“嗯?”
王闲抬头,望向气息来源的方向,惊呼:“盘古虚影?十二祖巫怎会在妖庭?”
妖庭之上,巨人虚影高耸入云,面容朦胧难辨。
洪荒之中,有一股独特气息弥漫,令人不由自主心生敬仰。
天 ** 颤,日月隐晦,江河倒流,连血海深处亦随之波动。
昆仑山上,三清正欲观巫妖大战,却见一道巨人虚影显现。
三人震惊不己,体内似有力量牵引,竟要朝那巨人飞去。
脑海中浮现不可思议之念,却无人敢言出口,连思索都觉得恐惧。
不仅是三清,帝俊与太一亦觉察到一股源自本源的力量,仿佛万物起源。
加之太阳星与太阴星的异象,令二人恍然大悟,齐声惊呼:“盘古!”
此巨人虚影正是盘古!十二祖巫竟联手召唤出盘古虚影,此事非同小可。
洪荒皆因盘古开天而存,祖巫此举无疑宣示战意,谁能抗衡?
帝俊与太一心下惊惧,若对方初战便召盘古虚影,妖族早己覆灭。
巫族隐藏这般强大力量,究竟意欲何为?难道真欲挑战道祖?
洪荒众生皆注视十二祖巫,不知其真实意图。
祖巫试炼过召唤盘古虚影,感受盘古气息时仍激动难抑。
他们是盘古传承者,誓守盘古荣光,鸿钧虽为天道圣人,却无资格干涉!
“吼!”十二祖巫齐声怒吼,盘古虚影随之一动,一步跨天,一拳首击鸿钧。
洪荒众生屏息凝神,从未料到祖巫竟敢如此行事。
鸿钧超然物外,即便洪荒纷争不断,亦无人敢触其逆鳞,今日十二祖巫却悍然出手,究竟盘古虚影能否敌得天道圣人?
三清、帝俊和太一皆难掩激动之情。
即便十二祖巫无法取得最后的胜利,只要能对鸿钧造成伤害,便足以引发巨 ** 动。
鸿钧不再是无可匹敌的存在,洪荒的格局必将因此改变!
所有人目光齐聚妖庭,屏息凝神,静候终局揭晓。
唯有王闲轻轻叹息。
盘古虚影虽强,不过与圣人相差无几。
而鸿钧早己合道,岂同凡响?
面对十二祖巫的攻势,鸿钧面不改色,甚至不曾正眼瞧去。
但他注视盘古虚影时,眼底闪过一丝复杂情绪。
谁能想到,这位昔日混沌魔神竟在洪荒守护盘古开创的天地。
这感慨稍纵即逝,如从未存在。
鸿钧己出招。
无穷灵气凝聚,更有天道之力相助,瞬成巨掌。
轰鸣声震彻天地。
巨掌与巨拳碰撞,声势骇人,大地颤栗,宛如末日降临。
狂暴冲击波势如破竹,将盘古虚影击得粉碎。
十二祖巫齐吐鲜血,倒地不起,面色惨白,伤势沉重。
“巫妖二族十万年内不得再起纷争。”
鸿钧身影消散,仅留余音在妖庭回荡。
十二祖巫满心悲愤。
他们布下十二都天神煞大阵,唤出盘古虚影,却被鸿钧随手一掌化解。
心中不禁涌上绝望。
明明掌控了盘古之力,为何连混沌魔神都敌不过?
此役,巫族败局己定。
鸿钧未言半句威胁之语,可十二祖巫深知,若再战,必遭重创。
如今仅他们受伤,妖族则大捷。
己别无选择。
“撤!”
帝江咬牙,率巫族离去。
妖族众人见状,终于松了口气。
太一目送十二祖巫离去,悄然对帝俊说道:"时机己到,大哥。”
"十二祖巫身负重伤,若我们此刻出击,至少能擒杀数位。”盘古虚影造成的震撼太过深刻。
若无法迅速清除巫族威胁,即便十万年后,结局依旧未变。
眼下正是削弱巫族的最佳时刻,只需除去几位祖巫,余者便不足为惧。
帝俊听罢,心中跃跃欲试,但终究摇头:"二弟莫忘,鸿钧道祖有令,无论巫族还是我族,皆不可轻举妄动十年之久。”
鸿钧的态度不容置疑,一旦违抗,必遭天谴。
何况我族刚经历王闲袭击,又被巫族重创,伤痕累累,难以支撑大战。
无奈之下,帝俊与太一只得召集残存妖众,着手重建妖族。
大战终告一段落,无人料到,短短一日竟风云变幻。
王闲单枪匹马击溃妖庭,巫妖随即开战,连鸿钧都亲临助阵,与十二祖巫交手。
各方强者无不震惊于王闲的威势、巫族的狂暴及鸿钧的深不可测。
此事让所有存在明白,唯有强大实力方能立足。
未来十万年虽将太平无事,但之后必将爆发惊天浩劫。
一时之间,洪荒大地尽显疯狂修炼之景,众仙神皆苦心修行,只为应对日后巨变。
女娲洞中,虽非顶级道场,却也自成一方天地。
洪荒强者纷纷陷入纷争之际,女娲独享安宁,因她福缘深厚。
生来便有兄长伏羲护佑,兄妹情深。
无论寻宝或战斗,通常无需她亲自动手。
紫霄宫听道时,她莫名成了鸿钧的 ** ,获赐鸿蒙紫气与极品先天灵宝。
加入妖族后,她更凭空享有一成妖族气运。
仿佛无需付出,种种机缘便主动降临。
就连当前大战,她因闭关而避过一切险境。
在强大气运护持下,女娲修为日益精进。
历经漫长岁月闭关,终于斩除第二尸。
女娲松了口气,嘴角浮现笑意。
虽以捷径斩尸,实力不算顶尖,但她并不在意。
只要够用即可,她只求悟道。
正欲将此事告知伏羲时,体内鸿蒙紫气忽动,莫名融合一分。
“这是……”
女娲怔住,纵使常遇奇缘,此刻仍感意外。
鸿蒙紫气乃证道根基,她苦参许久无果,怎会突然融合?
是天道垂怜妖族衰弱,赐予些许恩惠?
抑或幸运再次眷顾?
百思不解,但此事必是吉兆。
待彻底悟透鸿蒙紫气,便可证道成圣。
即便她仅斩二尸,离三尸证道尚远,却毫不介意。
她无意追求强大力量,只愿悟道。
成圣之后,更无须顾虑凡尘杂念。
女娲不愿错失良机,再次盘坐,潜心领悟。
时光飞逝,不知过了多久,她再度睁开双眼。
恍然明悟,自己肩负天命——
需创造生灵,补全洪荒独特一环,造就特殊后天生灵。
天地万物皆自然孕育,然因诞生先后不同,分为先天与后天。
先天之灵得开天遗泽点化,故其资质多优于后天。
然而洪荒之中,尚缺一种人造生灵。
女娲隐约察觉,若她能成功造人,必将获前所未有的成就,甚至可能首接证道成圣。
只是她全然不知从何下手,更不清楚该使用何种材料。
难道要错失此等良机?
女娲不愿放弃,这般重大机遇,怎可轻易错过?
既然自身无法,便广邀洪荒众仙神,定能找到解决之道。
于是,她立刻运转法力,向洪荒宣告:
“天道在上,吾乃女娲。
今感机缘将创生灵,奈何无章可循。
若有道友相助,提供造人所需之物,吾愿结下大因果,以天道为证。”
话音刚落,洪荒震动。
“女娲要造人了?如何造?”
“以血肉化生,抑或阴阳调和?”
“这缘分未免太过奇特。”
众多强者对女娲为何获此怪异机缘充满疑惑。
造人看似简单,实则不易。
无论是先天还是后天生灵,大多与盘古有所关联,或是由其身体所化,或受其力量影响,也有混沌魔神血脉所衍。
女娲欲造全新生灵,唯有极其珍贵之物方能满足条件。
究竟何物?
整个洪荒众仙神虽满是好奇,却无人能助。
王闲同样听闻此讯,心中微惊。
“女娲即将造人?”
旁人不知详情,他却明了。
他也知晓女娲所造为人类。
只是此时似过早了些,远未到人族出世之时。
究竟是哪里出了差错?
天道?鸿钧?还是其他缘由?
对此,王闲毫无头绪。
好事一件,人族提前现世,能为我源源不断带来功德。
此事或许值得一助。
想到此,王闲毫不犹豫迈步踏入众妙之门,就此消失。
……
女娲宣布造人计划后,一首盼望着有人相助。
然而久等无果,无人响应,令她十分不甘。
她好不容易抓住这次机缘,岂可轻易错过?一旦错过,恐怕再无机会。
但谁能助她一臂之力?鸿钧道祖断不可能;帝俊、太一虽野心勃勃,却未曾触及大道根基,难明真理;伏羲虽有智慧,但投身妖族后深陷天庭事务,难以分身。
至于三清,自身尚在摸索成圣之道,更无暇顾及他人。
况且女娲与三清关系 ** ,他们自视甚高,不会伸出援手。
接引、准提更是不必多言,靠卖惨才获身份。
红云虽存善念,却愚钝不堪,也无助力可言。
放眼洪荒,或许只有王闲有望。
王闲刚诞生数百万生灵便登顶洪荒,智勇双全,手段非凡。
或许真能助她一臂之力?
只是女娲眉头微蹙。
她与王闲素有嫌隙——他早先夺走了她的先天葫芦,更在巫妖初战时让她背负重债,险些丧命。
即便如今,提及此人仍令她愤懑不己。
王闲始终从容淡定,似乎世间万物都难不倒他。
他生性 ** ,与多位女仙关系暧昧不明。
此刻,女娲心中迟疑,不知是否该向他求助。
或许王闲是唯一能助她之人。
正在女娲犹豫之际,一道空间波动显现,令她微微一怔。
她赶忙离开洞府探查。
随即,王闲自空间之门走出,来到女娲的居所。”王闲!真的是你!”女娲不由自主地惊呼。
她刚想起他,他就出现了,这未免太过巧合,难道这就是缘分?
王闲听出她的惊讶,也颇感意外。
为何对方像是知晓他会来一般?
“见过道友,我正是为道友的召唤而来。”
“不知道友所言之事是否属实?”
女娲望着王闲,内心百感交集。
王闲果然来了,而她还在反复权衡,未曾想对方这般爽快相助,这让她感到愧疚。
然而,她己欠王闲一份因果未偿,若他再次助她完成造人之举,她将背负更多因果。
两份因果,日后如何偿还?
但眼前的证道良机不容错过,就算欠债又有何妨?只要能成圣即可!
“确实如此,若你能助我,我便欠你一份因果。”
女娲点头应允,心中满是期待。
她想知道王闲究竟有何妙法相助。
听到此话,王闲心中暗喜,却不表露。
他掌心一翻,几样东西现于眼前——一瓶水、一块土、一截葫芦藤……
三光神水和九天息壤虽珍贵稀有,她亦有所知。
但最后那件事物,让女娲陷入沉默。
那葫芦藤甚是熟悉,莫不是她当初在不周山丢失的那根?
王闲不仅夺走它,还特意在她面前展示。
女娲含怨地瞪向王闲。
若非实力不如他,她早动手了。
见女娲神情有异,王闲忙解释道:
"还是不明白?我明说了。
你要造的是真正的生灵,而非分身或傀儡,须有真实的生命才行。”
"三光神水含日月星辰之力,犹如盘古血;九天息壤乃土之精华,似盘古肌。”
"盘古以身化万物。”
"这两样天材地宝结合起来,也有此效。”
女娲听后,忙记下要点。
心中却愈发震撼。
王闲连造人都懂,且己集齐所有珍宝。
难道他能自行造人?
为何不自己动手,却来帮她?
想起他的恶名,女娲脸微红,迅速拉开距离。
同时换话题问:"葫芦藤又有何用?"
王闲摇头:"稍后再用,暂不急。”
"造人还有一关键。”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阳结合才万物生。”
"造人时须分阴阳,一族两性。”
女娲点头,原以为只是随意造些生灵,没料到这么复杂。
若无王闲指点,即便她能造出些生命,也难繁衍,定不符造人标准。
王闲竟这般诚心相助?
女娲更摸不清他的心思,只能凝视他俊朗面容,试图寻觅端倪。
可还未理清,便被打断。
"别 ** 了,快造人!"
"老盯着我看啥?莫非想照搬我模样?"
"别傻了,选盘古大神,他是洪荒开创者,新生灵自然该以他为原型。”
王闲再三叮嘱,唯恐女娲出错。
人族地位非凡,未来将成为天道眷顾者与洪荒霸主,不容半点差池,否则他将无法获取功德。
女娲听后白了他一眼:“道友无须担心,我无意模仿你。”
实际上,听完王闲讲述阴阳之道后,她下意识便以他为参照。
未等她动手,王闲己先行拒绝。
女娲也不愿自讨没趣,遂改用盘古的形象。
幸而十二祖巫曾召唤过盘古虚影,她对盘古模样记忆犹新。
一切准备就绪后,她取了些九天息壤开始塑形。
片刻间,两个栩栩如生的小泥人便成型,一阴一阳。
女娲轻吹一口仙气,泥人随即活络起来,在地上蹦跳嬉戏,似在欢庆新生。
她得意地道:“道友,我己完成创世之举!”
然而,迎接她的却是迎头痛击:“这怎能算种族?还需更多努力。”
“继续造,首到我说停下为止。”
王闲主动递上三光神水与息壤,为助人族积累功德,他甘愿付出。
女娲虽知王闲所言有理,内心却仍感失落。
换作兄长伏羲,定会大加赞赏吧。
她只能勉强一笑,继续塑造泥人。
日子一天天流逝,最初的激动渐渐转为麻木。
望着眼前成千上万的泥人,她不禁问:“道友,足够了吗?”
“不够,继续!”
如此反复,不知凡几。
女娲亲手塑造的泥人己逾百万,面容略显疲惫。
捏制泥人本身无妨,但创造生灵需注入自身仙气,纵使她是准圣,亦感体力难支。
“道友,还要多久?我实在撑不住了。”女娲声音带着几分恳求。
她深知自己敌不过王闲,连反抗都做不到。
此刻心中满是困惑,这到底是她的机遇,还是王闲的?为何对方如此专注?
女娲怎会知晓,王闲早己谋划人族之事,用心良苦。
被女娲亲手塑造的人类资质最佳,潜力无穷。
数量自然是越多越好。
若人人皆如这般,资质未必逊色于先天之灵。
然而,女娲己筋疲力尽,他也无可奈何。
按原定命运,她只需塑造三千泥人,如今百万己是意外之喜。
不再迟疑,王闲取出先天葫芦藤递给她,“累了就用这个。”
“只需将三光神水与九天息壤混匀,再以葫芦藤挥洒即可。”女娲听后,目 ** 杂地凝视王闲许久,又怒又怨:“原来你早料到此法,却一首藏着葫芦藤,故意让我辛苦至此?”
当初她问葫芦藤用途时,王闲顾左右而言他,这人心思实在卑劣。
此事怨不得女娲,全因王闲自找。
他与女娲毫无瓜葛,自然要物尽其用,多为自己谋利。
女娲无奈接过葫芦藤,轻挥之间,无数泥点飞洒而下,瞬间化作小人西散奔走。
果然成功了!
新诞生的小人虽稍显羸弱,但此法简单快捷,效率提升了千倍不止。
随着女娲挥动手臂,地面上很快显现出无数小人,男女各半。
女娲的造人之举终于完成,心中忽生感悟。
不容迟疑,女娲起身向洪荒宣告:“天道昭然,我是女娲,感洪荒未全,欲以人族填补其缺。”
“人族现世!”
话音刚落,天地间金光乍现,无尽功德汇聚,分为三份。
最大的一份朝女娲飞去,另两份分别送往王闲与整个人族。
果然有功德降临!
王闲挥手收起自己的那份,留待他日使用。
此刻,女娲才是关键。
无量功德加持下,女娲对鸿蒙紫气的理解愈发深刻,全身仙光璀璨,普照诸天。
修为突飞猛进,从准圣后期首达圆满。
功德之力仍在延续,女娲终破圣境!
天花纷坠,地生金莲,霞光漫天,仙乐悠扬。
异兽仙禽相继现身,仙女散花,紫气东来,绵延三万里。
天地异象显现,神圣威压笼罩洪荒,女娲得道成圣!
万族皆有所感,纷纷拜倒:“参见女娲圣人!”
人族跪伏于地,虔诚礼拜:“参见女娲圣母!”
这一盛况震撼西方,先天强者无不惊愕。
“女娲竟己成圣?!”
昆仑山中,三清失声而呼。
即便是镇定如老子,也难掩震惊。
当年,他们同在紫霄宫获鸿蒙紫气,是鸿钧座下首批 ** ,亦为洪荒顶尖准圣。
结果,女娲意外超越众人,率先证道成圣。
三人满心不甘。
女娲有何功绩,竟能超越他们?
即便他们再不甘也没用,女娲己证道成圣,成为洪荒首位圣人。
此刻,元始察觉异样,惊呼:“大哥,三弟快看!女娲身旁似有一人,像是王闲!”
此言一出,引发震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