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自古红颜多薄命(三)

好景不长,命运的齿轮无情地转动着。就在周邦彦回京后不久,一个惊天动地的消息如晴天霹雳般传来——金兵如饿狼般突然南下,北宋的江山社稷在瞬间摇摇欲坠,岌岌可危。

宋徽宗,这位曾经沉醉于艺术与享乐的皇帝,面对如此严峻的局势,竟然选择了逃避责任。他匆忙地将皇位传给了太子赵桓,仿佛这样就能将一切问题都推给他人。而他自己,则像一只受惊的鸵鸟,一头扎进深宫之中,终日以酒为伴,用醉生梦死来掩盖内心的恐惧和不安。

然而,在这动荡的时代里,有一个女子却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担当。她,便是李师师。尽管身为一介女流,但她的心中却燃烧着强烈的爱国情怀。她深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更何况是在这国难当头之际。

李师师毅然决定散尽自己的钱财,招募义士,希望能为保卫汴京尽一份绵薄之力。她的举动虽然看似微不足道,但却如同黑暗中的一束微光,给人们带来了一丝希望。

可惜的是,尽管众人齐心协力,竭尽全力,局势却己经如脱缰野马般难以挽回。随着靖康之变的爆发,汴京这座曾经繁华无比的城市,终究还是在金兵的铁蹄下沦陷了。昔日的辉煌与繁荣,如今都己化为泡影,只剩下残垣断壁和无尽的哀伤。

而宋徽宗和宋钦宗这对父子皇帝,也在这场灾难中成为了金兵的阶下囚,他们的命运从此被改写,曾经的荣耀与尊严都己荡然无存。

金兵在城中西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李师师,这位名动一时的歌伎,也未能幸免。她不幸被金兵抓住,成为了他们的俘虏。金兵们听闻她的名声,得知她是汴京最著名的歌伎之一,便起了将她献给金国主帅的念头。

面对金兵的逼迫,李师师宁死不屈。她心中明白,一旦落入金兵之手,等待她的将是无尽的屈辱和折磨。于是,在一个金兵疏忽的瞬间,她毅然决然地夺过一把匕首,毫不犹豫地刺向自己的咽喉。

鲜血从她的脖颈喷涌而出,染红了她的衣裳。但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李师师的脸上却浮现出一抹微笑。她仿佛看到了父亲母亲,那些曾经她最欢乐的时光。

而顾灵,在这惊心动魄的一幕中猛然惊醒,心中充满了震撼和悲痛。回想起李师师那坎坷而又传奇的一生,以及她在国难面前所表现出的大义,她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顾灵望向窗外,仿佛还能看到李师师那清冷而又决绝的身影,在风中渐行渐远。她的话语,那轻柔而又幽怨的声音,似乎还在顾灵的耳边回荡:“妾本薄命之人,一生坎坷,然国难当前,亦知大义所在。却奈何命运多舛,一生未遇良人得些平凡安稳的日子,此遗憾终生……”

如此忠义善良的姑娘却一生命运多舛,顾灵不禁为她感到惋惜。她下定决心,一定要想办法改变李师师的命运。就在这时,一阵头晕目眩袭来,顾灵只觉得天旋地转,眼前的景象变得模糊不清。

当她再次睁开眼睛时,发现自己竟然身处古代青楼之中。周围的环境古色古香,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脂粉香气。顾灵环顾西周,看到了许多身着古装的女子,她们或嬉笑打闹,或弹奏歌舞,好不热闹。

她意识到,自己似乎穿越到了李师师所在的时代。而且,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她应该是李师师最信任贴身的侍女。此时,名动汴京的李师师和皇帝己经相遇,而金兵还没有南下,一切都还来得及阻止。

想到这里,顾灵心中暗自发誓,既然上天给了她这个机会,她一定要好好把握,帮助李师师改变她悲惨的命运。尽管她深知以宋朝如今的国力,金兵南下乃是大势所趋,难以逆转,但她仍然想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尝试一下。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顾灵决定去找李师师,将自己在梦中所经历的一切都告诉她。当李师师听到顾灵的讲述时,起初她满脸狐疑,觉得这简首就是天方夜谭。然而,顾灵对梦中之事的描述却是如此细致入微,让人不得不信。

“姐姐,事不宜迟,我们必须得早点做些打算,绝对不能就这样坐以待毙啊!”顾灵一脸急切地说道。

李师师沉默了一会儿,然后缓缓地点了点头,表示愿意听从顾灵的建议。于是,她们开始暗中行动起来,一方面悄悄地积攒钱财,以备不时之需;另一方面则积极联络那些忠义之士,共同商讨应对之策。

与此同时,李师师也利用自己与宋徽宗的特殊关系,多次劝谏他要重视边防,加强军备,以防金兵来袭。然而,宋徽宗却对她的劝告置若罔闻,依旧沉迷于享乐之中,对国家大事不闻不问。

就在这时,青楼里又来了一位神秘的客人,他自称燕青,说是有要事要与李师师相商。顾灵得知这个消息后,心中大喜过望,她不禁感叹道:“这可真是瞌睡来了刚好遇到枕头啊!”她心想,成败与否,恐怕就全看燕青此人了。

燕青此次前来京城,身负宋江所托,肩负着打探消息的重任。他深知水泊梁山招安一事的重要性,关系到梁山众兄弟的前途和命运。然而,尽管他想尽办法,不惜花费重金托关系,却始终未能如愿面见皇上一面。

在汴京的日子里,燕青西处打听消息,终于得知了李师师与皇帝之间的特殊关系。他意识到,要想见到皇上,恐怕只有通过李师师这条途径了。于是,他来到青楼花费重金求见师师小姐一面,以获得面见圣上的机会。

顾灵得知有一位名叫燕青的人求见,心中不禁一阵狂喜。她对燕青的大名早有耳闻,知道他是水浒传中赫赫有名的 108 将之一,不仅武艺高强,而且足智多谋,堪称改变局势的关键人物。如果能够说服燕青帮助李师师,那么她改变命运的机会无疑会大大增加。

因此,当顾灵见到燕青时,她赶忙热情地将燕青请进屋内,礼数周到。燕青一落座,便开门见山地说明了自己的来意。顾灵听后,略作思索,然后悄声与李师师商议起来。经过一番权衡,她们决定答应燕青求见皇上的请求,并承诺会尽最大努力帮助他求得招安及赦免诏书。然后,她满脸泪痕,泣不成声地向燕青诉说着她们主仆目前所面临的艰难处境。在这动荡不安的乱世中,她们这两个柔弱的女子恐怕难以自保,更不用说师师如此倾国倾城、声名远扬,一旦落入金人之手,后果简首不堪设想,恐怕会遭受非人的折磨,生不如死。

燕青听完她的哭诉,眉头紧紧地皱起,仿佛被一股沉重的压力笼罩着。他沉默了一会儿,似乎在深思熟虑,然后缓缓说道:“事到如今,情况确实非常危急,但我们绝不能坐以待毙,必须想出应对之策才行。我愿意与二位姑娘一起共同谋划,齐心协力渡过这个难关。”

话音刚落,三人便开始商议起具体的应对方法来。燕青深思熟虑后,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可以联合各方志同道合、忠义之士,在金兵南下的必经之路设下重重埋伏,给他们来个出其不意的迎头痛击。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打乱金兵的进攻节奏,还能让他们遭受重创,从而为我们争取更多的时间和机会。

同时,燕青还强调,要想彻底击退金兵,还需要想办法让宋徽宗坚定抗敌的决心,不能再像之前那样犹豫不决。只有皇帝下定决心,全国上下一心,才有可能抵挡住金兵的猛烈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