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皇后重生——薛家搬走太子获赞高馨出生黛玉管家

黑楼梦之黛玉复仇记 方一宇 4304 字 2025-07-07 07:36

仲春时节,京城内外一片喜庆。

太子萧霆锐在万众瞩目中,迎娶了刘莹为太子妃。

如今朝局稳固、天下安定,皇帝又格外看重太子,所以太子娶亲,婚礼规格相当隆重,尽显皇家气派。

礼乐齐鸣,百官朝贺,京城百姓争相围观,无不称颂皇室的隆恩浩荡。

太子迎娶太子妃后的第二个月,长公主府也迎来了天大的喜事——长公主的大儿媳,终于生下了一个女儿!

长公主自己膝下无女,两个儿媳此前接连生的也是儿子,虽然也高兴,但心底总有些遗憾。

如今这个孙女的出生,简首让全家人都高兴坏了,仿佛是上天赐予的珍宝。

长公主尤其高兴,激动得合不拢嘴,立刻命府上下大张旗鼓地操办起来。

洗三礼办得热热闹闹,满月酒更是大宴宾客。

而林如海在去年年中,就将家里的铺子、田庄等账目,全都交给了黛玉,并让黛玉学着亲自打理。

而黛玉很快就显出不俗的掌家之才。

她先命人将历年账册搬至书房,青灯下执朱笔细核,不消三日,便查出城南绸缎庄的管事虚报损耗,暗中贪墨。

黛玉不露声色,只将错处圈出,另附一纸新拟的采买章程,条分缕析,连货比三家的市价波动都算得精准。那管事见了,冷汗涔涔,再不敢欺她年少。

田庄上的账目更是繁琐,她却另辟蹊径——命庄头呈上佃户名册,亲自圈了几户贫苦人家,免去当年三成租子,只道:"春寒伤苗,他们比账面数字更紧要。"

转头又对肥田丰产的庄子加了分利,赏罚分明,庄户们无不感念。

最妙的是,她将各铺子的盈余抽出两成,兑成小巧银锞子,命紫鹃系上红绳,逢节便赏给得力伙计。

不过两月,林府名下产业竟比往年同期多出三成利来。

连林如海翻看新账时都捻须惊叹:"我这女儿,若是个男儿身,怕不是要入阁拜相!"

因此这一次,长公主府上添了孙女儿,从如何准备贺礼,到打发管事去长公主府贺喜,全程都由黛玉来决定该送什么礼物,如何得体。

黛玉以前也曾多次往长公主府上送礼,但那都是代表她自己,作为长公主的干女儿,给干娘、干爹甚至嫂子们送的私礼。

而林家以家族名义送礼,和黛玉自己送礼,那当然是差别很大的,前者可是代表着林家的体面。

黛玉整理了礼单子,还是先请了父亲过目。

林如海细细看了一遍,眼中满含赞许与得意:“玉儿这些礼物,实在用心,想来长公主一家,都会喜欢的。”

“干爹干娘带我都极好,我自然要知恩图报了。”黛玉一向是个懂得感恩之人。

果然,长公主府上看见林家送来的礼物,旁人不说,长公主第一个就感叹起来。

其中三样礼物,长公主最为喜欢。

头一件是金丝楠木雕百子千孙匣,匣内分九格,放着錾"福寿康宁"的赤金长命锁、系五彩丝绦的羊脂玉平安扣、大小可调节赤金铃铛手镯等等每一件都异常精美。

第二件是西季锦绣襁褓套装,春日的是云锦面夹棉襁褓,绣"杏林春燕"图;夏日的冰蚕丝薄被,织"荷塘清趣"纹,秋日是软烟罗斗篷,刺"金菊傲霜"样,冬日则是紫貂皮暖兜,还缀着珍珠流苏。

最后一件,更有趣,是林如海朱批《千家诗》一册、书页留有六岁黛玉习字的淡墨痕迹,以及黛玉手制《婴戏图册》,一共是十二幅,上头特意歇了,到高馨一岁,黛玉每月添画一张送来。

更有林如海在礼单附笺亲笔:"此诗册曾教小女识得'二月春风似剪刀',今赠小郡主,愿她亦知'草木有本心'。"

高馨才出生,皇帝就高兴的册封了她为郡主的。

黛玉则另备一封花笺,上书:"待侄女握笔时,姑姑来教画蝴蝶可好?"

长公主捧着那本泛黄的《千家诗》,指尖轻轻抚过书页上稚嫩的墨迹,眼圈竟微微泛了红。

她转头对身旁的驸马叹道:"你瞧瞧,这才是至亲骨肉才舍得拿出来的心意。那金玉之物虽好,到底不及这诗册上的字迹珍贵——玉儿这是把心尖上的回忆都捧来给馨儿了。"

说着,长公主将黛玉的花笺郑重收起来,对家里人道:"你们且记着,等馨儿抓周时,谁都不许跟玉儿抢这开蒙师傅的位置!"

驸马当场玩笑一句:“这可是大好事儿,日后我这个大老粗,也有个才女当孙女儿了。”

长公主收了黛玉的贴心礼物,在皇帝跟前都忍不住显摆。

皇帝转日去看宝贝女儿,还未进院子,就己经听见了孩子们的声音。

皇帝刚转过回廊,便听见水榭里传来一阵银铃般的笑声。

只见太子妃刘莹正执壶斟茶,公主萧琳斜倚在栏杆上剥莲子,黛玉则执笔在素绢上勾画着什么,三人的身影倒映在碧波中,随着涟漪轻轻晃动。

皇帝想了想,便也不过去了,转而去了皇后的凤仪宫。

皇后正和乔贵妃说话呢,皇帝一来,二人自然赶紧起身。

“贵妃也在啊。”皇帝想,别的皇帝那儿,皇后贵妃多半是你争我夺的,怎么自己这儿,倒像是变了个样子?

不过嘛,这个想法也就一瞬间。

“前两日大姐进宫,百般夸她的干女儿。”皇帝见了桌上的桃子,自己拿起小刀开始削皮。

皇后打算接过来,皇帝摆摆手:“朕自己来,不必你们动手。”

皇帝削了一会儿桃子的皮,很是不耐烦,不过没递给皇后,而是将桃子和小刀,都递给了乔贵妃。

“朕是在想,林如海是个有能力的,他女儿又这样优秀,朕总觉得呢,要是放到外面人家里去,总是可惜了。”

突然间,皇帝来了这么一句,乔贵妃手一抖,差点儿都削到手指头了。

皇后倒是坐的住:“陛下这么说,老三老西都跟玉儿年纪合适呢。”

乔贵妃越发紧张的看向皇帝。

皇帝想,他这个贵妃,儿子女儿都这么大了,还是一点儿也不会隐瞒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