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弃婴

替嫁之民国少奶奶 方一宇 5618 字 2025-05-03 13:19

陈厅长的夫人一来,店里的接待员先将人请到二楼的贵宾室喝茶,就赶忙来汇报,李月雁笑着说:“知道了,你下去吧,我们去接待陈夫人。”

以前她们跟陈若云做同学时,陈夫人并不会理会她们这种穷家庭的学生——陈若云十六岁生日,大摆宴席,请了全班的同学去她家,替她过生日,声明不收礼物,就图一个热闹。

李月雁和叶晚晴本来是不愿意去的,陈若云平时是瞧不上她们的,但这次人家亲自开了口,又这么说,她们要是不去,倒像是她们小家子气,故意扫人家的兴。于是两人就结伴去了。考虑到陈若云的性格,她们可送不起陈若云喜欢的东西,两人商量了半天,最后决定跑出城,去乡下的花圃帮人干一天活,然后跟花圃的老板用工钱换了一株月季——开橙红色花朵的绯扇,恰好陈若云喜欢橙色和红色。

陈若云的父母摆明了只跟有钱或有势的同学说话,到她们两人这里,则是眼光直接掠过去了。当时的李月雁和叶晚晴还涉世未深,气得不轻。两人觉得不能白来生一场气,于是中午真的吃到撑,结果一路走回家,都不敢走快了,只觉得一不小心,都要反胃。

如今几年过去了,没想到形势倒转,李月雁笑着说:“你知道吗,你和陶子砚大婚不久,陈夫人就上门来定制衣裳。如今倒成了我们的老客户。”

叶晚晴知道好友想起曾经的旧事:“这才好嘛。既然她是客人,只要是定制衣服,我们都要一视同仁。”

两人进了会客厅,还没来得及打招呼,陈夫人就笑着说:“哎呀,几年不见,晚晴看着比当初可漂亮多了,真人比之前报纸上看见的还漂亮。”

叶晚晴笑着伸出手,握手之后,请对方坐,说:“谢谢夫人夸奖。我们读书的时候,若云才是学校出了名的美人,更是被大家选为校花,幸亏今天若云没来,不然我可不好意思厚着脸皮收下这声夸赞。”

陈夫人哎呀一声,说:“你们和若云是老同学,别那么生疏,叫我陈姨就行了。”

花花轿子人抬人。

叫一声也不少一块肉。

叶晚晴笑道:“陈姨,这次你想做一款什么场合穿的时装呢?或者,你有没有偏好,我这次来申海,刚带了前段时间新设计的款式过来。”

李月雁将最新的设计册拿过来,递给陈夫人。

叶晚晴说:“要是这里面没有你喜欢的,我也可以按照你的要求,设计一款,颜色、风格、偏好,陈姨你讲的越详细,我这边设计也越好贴合你的要求。”

陈夫人一边看设计册,一边说了自已的要求,原来她下个月要去平京,参加陶夫人举办的募捐慈善宴。其中有一个款式,她比较中意,但细节方面,她希望改动一下。

叶晚晴拿过铅笔,几笔就画出她想修改的图案,陈夫人既然有意来当客人,借此续上关系,这一单生意很快就敲定了。

中午两人只在南京东路背后的一条小巷子里,找了个小门面的饭馆,解决午餐。

下午又接待了两三位客人,身份虽没有陈夫人高,但年纪比较轻,身材也姣好,意外见到叶晚晴,然后又和叶晚晴说上了话,这几位客人都很快下了单,觉得这一趟超值。

忙到傍晚,铺子关门,两人才一同回去。

张秋云已经准备好了饭菜,她们一到家,就摆饭。

吃过晚饭,两人带着张秋云散步,从张家走到李家,李月雁家人刚吃过饭,因为她们来了,李父便去收拾洗碗,李婶陪着她们在院子里的乘凉。

一人拿着一把蒲扇赶蚊子。

李月雁想起白天陈夫人提到的慈善募捐宴,问叶晚晴是怎么回事。

叶晚晴:”是我婆婆主办的,去年不是黄河泛滥,宋州、毫州等几个地方都受灾严重,她和我公公去慰问,发现很多孤儿,于是回来便想着募捐些钱过去。今年是第二次办了。估计是想着申海是富饶之地,陈厅长夫妇有心,便邀请了他们吧。“

李婶感叹:“哎,说到孤儿,申海城的孤儿可不少。你们不知道,我们巷子里西边的徐家,上个月他家大媳妇又生了一个女儿,徐太太整天骂她大媳妇,他们四处打听有没有人愿意领养这个女娃子,但一直都没人要。徐大郎顶不住他妈的压力,那孩子喂养了二十多天,,就在月初,徐家大郎趁着天黑,鬼鬼祟祟地把那个小小的婴儿给抱出去扔掉了!结果被月雁他爸给撞上!哎哟,真是造孽哟……”

“天啊,还有这样的事!”

叶晚晴惊呼,她一直以为,她和母亲早些年被赶出来,荣爱玲又克扣她们的生活费,已经够惨的了,没想到这个世上,比她悲惨一万倍的人都有。一个才出生二十多天的孩子,要是没有人及时捡到,只怕是凶多吉少……

“那李叔是亲眼撞见了吗?他们把婴儿丢在哪里了?”

李月雁摇头:“没有,我爸那天收工晚,回来碰见徐大哥抱着孩子出去,打招呼,徐大哥只说孩子哭,他抱出来走走。我父亲也没多想,结果第二天徐家隔壁的邻居说,孩子被丢了,我妈跟我爸说,我爸才反应过来。”

张秋云却比女儿更知道这社会炎凉。她以前在菜场杀鱼,就听说过不少这样的事。只是她没想到,能住在这条巷子里的徐家,已经有自已的房子了,居然也会遗弃婴儿,于是问:“徐家不是条件还挺好的吗?”

李婶摇头:“他家小儿子这不是马上要成亲了,也要花钱。徐大郎膝下,已经有两个女儿了,本来盼着这是一个小子,结果是个闺女,肯定就不要了。这种情况,在申海不知有多少,大家暗里也只是觉得徐大郎只怕命里无子,也没几个人觉得徐家做的不对。”

李月雁冷哼一声:“指不定他们以前也干过这种事。我说呢,我们这条巷子里的几户人家,都是儿子多,女儿少,原来是这个缘故。”

叶晚晴知道申海也有孤儿,那些流落街头的小孩子,她以前下班,常常会在公司出来的那条路上碰见他们乞讨,男孩女孩都有,大的顶多十一二岁,小的四五岁也有。只是当初她自已也为生计发愁,根本没有多想,只当这些流浪儿都是父母双亡的,从未想过,很可能,这里面好大一部分都是被遗弃的,尤其是女婴。

李婶瞪女儿:“月雁,不许胡说。没凭没证的话,容易惹出是非来。”

叶晚晴却是心里被触到了曾经的隐痛,她本来以为自已忘记了——当年她们母女来了申海,不久后荣爱玲就表面一套、背面一套,后来更是变本加厉。她当初也不是没找叶致远告状,想着父亲一定会为她们母女主持公道。

结果呢,叶致远怒斥她胡闹,说她心眼小,还骂她不懂尊敬长辈。

荣爱玲知道后,更猖狂,放话说:“你以为你真是叶家的长女啊,殊不知,你不过是一个赔钱货。要是当初你妈生的是个男孩,说不定你爸就不会抛弃你妈,要知道,我和你爸才是登记结婚的,从法律上讲,你妈那婚姻,没有法律效率,你顶多算是一个庶出的长女。”

原来自已一直没有忘记。

叶晚晴知道两位长辈虽然有同情心,但思想上却未必开明。于是等到夜里回了房,与李月雁私聊时,才说起自已的打算:“我想了解一下申海这边的流浪儿的情况。”

李月雁不愧是知交好友,马上就明白了她的意思:“你是想借着你婆婆办的募捐宴,到时想办法帮一帮这边的流浪儿?”

叶晚晴:“还有那些被遗弃的婴儿。像徐家遗弃的那个女婴,要是没有好心人捡到,只怕已经凶多吉少了。”

李月雁也心情沉重:“是啊。回头我向我父母多打听打听,像徐家这种情况,只怕想帮也帮不过来。”

叶晚晴苦笑:“我知道。不过是能尽一点力,就尽量做一点。明天我就去叶公馆,我想,只要我一提婆婆的慈善募捐宴,他必定乐意安排人帮我了解申海的情况。”

李月雁:“你这一招狐假虎威,倒是好使。”

“有权不用,过期作废。何况,我想做的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