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百年王府的家底

替嫁之民国少奶奶 方一宇 4470 字 2025-05-03 13:19

叶晚霞与关皓大婚的第二天,关家宴请叶家上门做客。

荣爱玲这一次可谓是扬眉吐气,叶公馆虽然也疏阔大气,花木扶疏,几幢小洋楼,尽显新潮。可跟关家这传了百年的王府相比,还是远远比不了的。别的不说,单就王府大门巍峨耸立,朱漆大门上镶嵌着鎏金铜钉,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进入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九曲回廊,雕梁画栋间,处处彰显着皇亲国戚的非凡气派。

正厅前的汉白玉台阶,每一级都经过精心打磨,光滑如镜。台阶两侧,是两排整齐的紫檀木立柱,柱上的五爪盘龙纹栩栩如生,仿佛随时会腾空而起。正厅内,金丝楠木的梁柱上,彩绘着祥云瑞兽,寓意着富贵吉祥。厅中悬挂的宫灯,皆是出自宫廷匠人之手,灯罩上绘着精美的花鸟图案,在烛光映照下,流光溢彩。

关司长笑着说:“如今是民国了,已经不时兴过去的规矩了。我们两家才好坐在这厅里叙话。要是以前的时候啊,方才我与家兄该请叶部长去外院叙话。她们娘儿们,便要往内宅去了。”

关司长夫人道:“如今讲究一个民主、开放。正好,这离午饭的时间还早,亲家难得上门做客,不然,就让大哥大嫂领着,我们做陪,逛一逛家里的园子?”

荣爱玲满脸笑容,连连点头。叶致远也很高兴,如今眼见为实,这王府的官邸,到底非普通人所能想象,就是他,也大吃一惊,以前他也不是没来过平京,也打这王府门过,但方才从正门进来,还是大受震憾。什么叫高门大户,原来,除了皇宫,也就这百年王府,才最适合这四个字。

叶晚霞眼里则尽是得意,朝叶晚晴说:“姐姐,姐夫,正好我们家是传统的建筑风格,与陶公馆全然不同,你们不妨也逛一逛?”

神态之间,藏着一丝挑衅,是以往她每每在叶晚晴面前得意时的小表情。

陶子砚便有点沉不住气,正欲发作,不想叶晚晴却轻轻按住他的手,笑道:“我与子砚肯定要捧场,外头谁不知道,这可是昔日大名鼎鼎的奕王。要不是托你的福,我们还没有机会进王府的大门呢。子砚,你说是不是?”

陶子砚听妻子话里重音突显的“昔日”二字,一下子就心气平了,笑道:“谁说不是呢。今天原本我有事,但晚晴说了,既然是二妹妹和妹夫婚后首次请客,邀请我们,我们要是不来,倒成了不给二妹妹和妹夫面子。再有嘛,就是我也好奇的很,以前倒是跟着父母进宫拜访过太皇,却没有机会见识一下王府的规制。”

叶致远笑着说:“如今成了亲戚,她们姐妹在京,互相有个照应,也方便往来。以后你和关皓也要互通有无,往来密切才好呢。”

关司长的长子关昂笑着说:“子砚和关皓年纪相仿,又都在美利坚留过学,想来沟通交流,倒无阻碍,不像我,比关皓大七八岁,他倒嫌我这个堂哥落伍了。”

大家都笑了。

然后由关父关母领路,一行人穿过正厅东边的抄手游廊,便是花园。

一眼望去,花园中亭台楼阁,一步一景,以荷池为中心,布景造物。

池水碧波荡漾,锦鲤游弋。如今荷叶已半枯,莲蓬已采,却有残荷的余韵。

一路沿东行,至一木桥,通向池中,中间有一小岛,盖了八角亭,名为碧波亭。正是乘凉的好地方。穿过八角亭,往西来,太湖石堆砌的假山,形态各异,有的如猛虎下山,有的似蛟龙出海。

过了假山,便是临水的阁楼。

关母介绍:“这听音阁,既是听雨的地方,也可观戏。”

众人随她目光望去,隔着荷池,对面正是敞阔的轩厅。

叶晚霞笑道:“上次听说大嫂的奶奶过七十大寿,大宴宾客,还请了时下的明星来表演。明年母亲过五十大寿,不如我们也请明星来表演。”

她说这话,眼睛却看着叶晚晴和陶子砚,摆明意有所指。

可叶晚晴与陶子砚不接腔,连吴楠本人都没有接这个话,她到底没敢托大,于是话题就此终止。

叶致远心里不满,不过考虑到场合,既然叶晚晴与陶子砚都没说什么,他也乐得装没听出小女儿话里的含沙射影。

好在叶晚霞还没蠢到底,见这话题连未来的公公婆婆与关司长夫妇都没接腔,之后便没敢再作妖。

等到吃过午饭,略坐了一会儿,叶晚晴与陶子砚便提前告辞了。

而叶致远夫妇与叶晚枫,却是在王府吃了晚饭,由王府安排车子送回酒店。

隔日,关皓带着叶晚霞,来酒店接叶家三口,去游琼华岛,做足贤婿姿态。

荣爱玲这才放下心来,觉得女儿虽说没嫁进总理府,可到底关家也不比陶家差什么,嫁的又是心上人,想必将来一定会比叶晚晴幸福。

叶晚霞也这么觉得,嫁进关家后,她才知道,难怪古人要说皇亲国戚,这王府果然非同一般,气派、规矩,还有家里的丫头小厮,那都是家生子,可不是她娘家从外头买来的,连奴仆都是世世代代的,下人的规矩,也是一等一的。

她也算知道,为什么要说“一代看吃二代看穿三代看读书,五代才有出处”。相比之下,别说叶家,就是叶晚晴嫁的陶家,也不够资格说出处。

自已的选择果然没错。

自已嫁进来这几天,公公婆婆对自已都十分客气,之前母亲还担心,说怕王府规矩多,婆婆会让自已立规矩。谁知婚后头一天,拜见公婆,磕头行礼,婆婆却说:“如今是新时代了,民国了,王府旧时晨昏定省的规矩,我看啊,也免了。你和皓儿都是年轻人,好好睡足觉,白天精神好,比什么都强。”

而且,婆婆也说了,今天送走了娘家父母,明天起,便让自已跟着学管家。

叶晚晴,且看你能得意多久。婆婆都说自已聪明,想必学上三个月,便能让自已来管家理事了。到时候,再看看,父亲得知自已当了家,打理王府,还会不会偏向叶晚晴和张秋云这对惹人厌的母女。

只是,她怎么也想不到,关母只是嘴上说的好听,心里可不愿意真的放权。要知道,关皓又不是她的亲儿子,她的小儿子关晖春天才出国留洋,她自然是要牢牢掌着管家权,等将来关晖结了婚,娶了媳妇进门,那才是她正经的儿媳妇,要放权,也得交给自已真正的儿媳妇呀。哪里有教给一个小妾生的庶子娶的媳妇呢。

真可谓: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