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晚晴却正在忙大事,募捐活动结束的第二天,逢周末,陶家难得一家子聚齐,吃过早饭后,提起昨天募捐的成功,叶晚晴适时拿出了两份书面报告。
一份是关于成立专门保障孤儿基本生存的计划书,一份申海孤儿现状的调查报告,说:“昨天的募捐很成功,筹到的款项比预计的翻了一倍,可我觉得,这始终不是长久之计,今天到来的夫人们,都是冲着母亲的身份,才来捐款的,其中有爱心、真正愿意为孤儿提供长久支持的人并不多。”
“申海的孤儿情况,又比平京复杂许多,平京以前毕竟是帝都,后面又顺势过渡,成为政府的中心,还没有哪个社会帮派,敢直接明目张胆在平京干起让流浪儿乞讨收租的事。”
陶夫人点头附和,这两份报告,她之前就看过了,对于儿媳妇的计划书,她是非常支持的。因为她的支持,才有了这个家庭会议。
陶总理在看计划书,叶晚晴的计划书详细阐述了她对儿童救助机构的构想。她提出,这个机构不仅要为孤儿提供食物和住所,还要设立教育课程,教授他们基本的文化知识和实用技能。同时,这个机构也不能一味全靠政府的补贴和社会上爱心人士的捐赠,因为当下社会大环境并不好,对孤儿来说,最好的办法是自立,大一点的孩子可以通过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来赚取一定的收入,这些收入不仅可以补贴孤儿院的运营,还能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会责任和自立。
陶子墨正在看关于申海孤儿现状的调查报告,他作为立法院的委员,越看这报告,越心惊,他知道现在整个华夏大地上都不平静,各地军阀割据,老百姓的日子并不好过,可怎么也没有料到,申海作为国内最富庶的地方之一,居然会有强迫流浪儿乞讨的现状:“简直是岂有此理!这个青帮,必须查办!”
陶子砚和陶子怡几乎同时伸手去拿陶子墨放在桌上的报告,最后是陶子怡手快一步:“你跟晚晴一起去的申海,情况不都了解了,你还看什么看。”
陶子砚吓了一跳,赶紧缩回手,找补道:“我这不是好奇,晚晴的报告写成什么样,之前她都没同我说,我都不知道她写了报告。”
叶晚晴莞尔,假装没听出陶子砚的抱怨,笑着说:“你去巡查工厂,本来也忙,我想着,这事还没有定下来,也就没跟你说。这报告也是回了平京后,我才最终整理出来的。”
一句话,便将陶子砚刚才的举动合理化了。
大家轮流交换看了计划书和报告,对于申海的情况都很气愤,陶总理当然不会像儿女那样沉不住气,申海的现状固然让人痛心,可整个华夏大地上,比这更让人痛心的事还大把大把存在,他见多识广,一年到头,收到全国各地的报告不知多少,其中有多少粉饰太平的,就有多少民不聊生的。
不过,对于此事,青帮的丧尽天良,他还是很难以忍受,于是提醒大儿子:“子墨,你在立法委,这报告就交给你一份,你亲自走访,了解平京的流浪儿情况,必要时,你要争取说动立法院,抽调几个人,一起去一趟申海,到时报告与事实相符,就推动立法,拐卖孩子、压迫孩子的事,不能放任不管。”
陶子墨点头:“我知道,父亲,您放心。这件事,暂时不好声张。等到大选尘埃落定,我便正式推动此事,争取在一年内,让法律落地。”
陶子怡翻看计划书的后半部分,说:“我觉得晚晴提的这个建议很好,成立一个机构,负责筹款和监督,一开始,肯定是没办法覆盖到全国,但慢慢坚持下去,总能普及到全国各地。这个宣传,晚晴你不如仔细讲一讲,如果形成一个广大的效应,促使这些社会名流们,乐于捐助。”
叶晚晴便将自已对于宣传的设想一一道来:“正好母亲才办了捐款仪式,我们不如请政府给捐款前十的客人发一份奖彰,表彰他们乐善好施,慈爱助人。”说到这,她笑了:“昨天关皓来接人,司马昭之心,可谓路人皆知,他不是很想拿到这个专访吗,我们可以把话放出去,让《华夏日报》和《平京日报》竞争,如此一来,两家报社都争相报导的消息,自然会引起议论,平京的老百姓,也爱关注,这是大善事,只要在平京形成了热议,之后申海就很好效仿了。”
陶子砚接腔:“我想岳父一定乐于推波助澜,毕竟这一桩大善事,利国利民。”
“不错,不错”,陶子怡笑着说:“你年后就要接手江南的业务,我们家的几家厂,都在申海,到时申海也搞个募捐,你作为商界的代表,多捐一点,我想,总会有人,看在你是老爸的儿子的身份上,跟着捧场的。”
叶晚晴笑道:“这次来捐款的,就有申海财政厅厅长的夫人,她女儿与我是中学同学,上次她捧场,在我的铺子上订了礼服。下次嘛,我可以提前卖个好,透个风声给她,我想,申海这些厅长、总长、市长级的夫人们,都会想来竞争,当那个主办人的。”
“不错”,陶夫人笑道:“只要她们愿意出头竞争,这事情就好办了。”
陶子怡笑着说:“价高者得,或者说,诚意高者,得。如此一来,有人愿意出钱出力,负责主办,晚晴,到时你和子砚在申海,你便负责协助,还能随时去看一看孤儿院的情况,既能彰显我们家的爱心,也能顺便监督,一举数得。”
陶夫人假意斥责女儿:“你倒好,先替晚晴将事情安排上了。不过,晚晴,你呀,能者多劳。申海和平京相隔千里,外人我都信不过。你和子砚去了申海,还真就只能将这个重任交给你。”
王娜例席会议,从头到尾,都没有机会发言,她对这些事情一窍不通,又觉得完全没必要,花大力气,办这些事,又捞不到好处。现在听了这话,终于能说上话了:“弟妹,你也别嫌辛苦,母亲这是信任你,倚重你呢。”
早先她不乐意陶子砚接手家里江南的生意,如今却是巴不得陶子砚能快点接手,这样一来,叶晚晴好跟着去申海,省得留在平京,婆婆如今越发器重叶晚晴,什么事都偏向叶晚晴,就拿昨天的慈善宴,她被安排去做些边角料的活,露脸出风头的事,全都没她的份。
叶晚晴笑着说:“大嫂放心,我知道呢。不过,我这计划书很不完善,只是抛砖引玉,真正要成立这个机构,大家还得多出谋划策,多提意见,母亲,你说是不是?”
陶夫人点头:“当然。要成立一个机构,还要加入到政府的部门序列里,可不是小事。计划列的越详尽,越完善,我拿去妇女部,说动大家,推动成立机构,才越容易。你们赶紧给我提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