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砸了自己的脚

生活就是这么美好 缥缈一生 6096 字 2025-03-31 09:36

回到了自已家,刘光福心情这个好啊。连续喊人在家吃了一个星期,热情劲消退后,刘光福才不蹦跶了。

而维修部也是一直处于停业状态下,可维修业务却没有落下,

这菊花巷都是老客户,他们是直接到回收站找刘光福的另外三个徒弟,维修业务的飞涨,让这三人的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收入也是飞涨。

随着刘光福三人的回归,一切都进入到了正轨。索性那三人就把维修部当成了主业,王亮也是睁一眼闭一眼。

讲学班的学员也成为了三人的跟班,除了听刘光福的课,就是跟着这三人练手。

这种情况在最后一批学员结业,这才结束。刘光福这才想起,其他的街道他给每个街道都培训了不下三十人。

可菊花巷街道这里自已的本盘,竟然还是靠着王亮他们四个人。

于是刘光福就跟王亮他们四个人说了这事,本以为会有不同意见,结果这四个人竟一致同意了。

不过,刘光福就是这个性子,定下来就做。他就去找了菊花巷街道办,到了那里以后才发现,整个班子他都不认识了,可人家还认识他。

刘光福也是没有什么可寒暄的,直接就道明了来意,这事街道办肯定会同意啊,原来是因为与刘光福他们不熟,不好意思登门说这事。

没曾想,刘光福主动提出了这个事,对于菊花巷街道办那是喜从天降,其他的事都不让刘光福忙了,学员他们来负责,

主动的事办的是真快,第三天就带着一百多人来到刘光福的维修部了,这把刘光福都给看愣了。

可是刘光福谁啊,一概是来者不拒,王亮也是把回收站的事先放下了,与另外三人一起来维修部帮忙,

政务院车队好像知道维修部人够了似的,他们直接就来了十六辆车维修。

这下子,刘光福可有了演示实务的机会了,全体学员立刻就变成了小工,所有人最后都是弄得油渍麻花的。

刘光福一瞅,这个不好意思啊,于是当天晚上做了一大锅的杀猪菜,犒劳了这些学员。

只要这些车辆没有出场,刘光福都是一大锅一大锅的杀猪菜的做。

就在这批学员结业后,刘光福就为他们在菊花巷街道划分了片区,主要目的就是,都是自家兄弟可别为了一点生意伤了和气。

所有的维修部还给进行了统一编号,从一到二十二。

这时候,刘光福新的任命下来了。

区里的组织部门领导来找刘光福谈话时,并没有认为刘光福会有抵触情绪,就兴冲冲的跟他宣读了任命书。

可看到刘光福的脸色十分奇怪,才问了原委,知道这些事后,就哈哈的大笑起来。

就告诉刘光福,原来交道口那个王主任因为没能完成组织任务,而被撤职了。

现在的新任街道办主任,是一位即将退休的老同志,是一位老战士。因为身体原因才来到交道口办事处过渡,准备退休了的。

刘光福也是没法,组织任命是一定要执行的。于是就把工作交给了王亮,以后这个维修部就与回收站不是合并也算合并了。

但刘光福一再叮嘱王亮,财务制度一定要看紧了,什么错误都可以犯,这种坏名声的错误不能犯。

过了两天,刘光福就走马上任了。

新职务是交道口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同时还是组织部门副书记。

他报到的时候,见到了他的搭档街道办主任也是组织部门书记。

这位主任叫马前进,据他自已说他的名字是国家领袖给起的,他以前曾是那位的司务兵。

这位马主任身高足有180公分,非常非常的瘦,就好像是一个套着衣服的电线杆子。一双可能是因为瘦而显得很大的眼睛,格外的有神。

不过,他走在路上都让人感觉,来阵风就能给吹跑。

这位马主任见到刘光福的第一面就告诉刘光福,他可以放手去做,出了什么篓子,他都给接着。

刘光福刚开始以为这是客套话,谁知这位是玩真的,就在刘光福要建立维修部的时候,另一位副主任跳出来说是劳民伤财,

被这位马主任一顿臭骂,还一个电话挂到区里,直接就给调走了。

这时候,刘光福才知道,原来这位是玩真的,老一辈人下来就是给他保驾护航的。

这下刘光福就放开了手脚,直接就把上回没有通过考核的人直接取消资格,重新招收了四十人,经过一个多月的培训,都顺利的结业了。

维修部的顺利开业,刘光福就又与回收站和信托商店建立了联系,于是在刻意之下,一条龙就这么建成了。

可刘光福还不满足,他将整个街区都画成了地图。还对整个街道的各个大院进行了统计,

各个大院里的人均居住面积,有多少农村户口长期居住在城里的,又有多少贫困户,多少军烈属,贫困户里有多少军烈属,

一张张表格统计出来后,马主任都惊呆了,原来工作还能这么干。

所有的数据一目了然,就连马主任这个外行都认为自已看着这个表格,都能干好一切。

可做出这些仅仅是个开头,刘光福的工作安排还在后面。

1964年的9月,刘光福的第一项大举动来了。

建房,就是刘光福的第一项工作。

房子,作为燕城这个大夏国首都来说,一直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难题,民居是有限的,可是发展是无限的,

外边的人口进入,一般就不走了,所以房子一直都是很紧张的。

另外在城里还有的是残破不堪的院子,在这里面有的是无主残破的,有的是房主走死逃亡而无人维护而残破的,

最让刘光福气愤的是,有些院子是人为故意破坏的,理由竟然是怕别人进去住,这些房子的房主都是一些遗老遗少,本身都不缺房子居住。

刘光福先是让街道办的房管科组织人手,对那些无主的院子,和走死逃亡的那些院子全都进行了拆除。

然后他又去城外的那些砖瓦厂赊了一批砖瓦,不过他可不是要建设平房,他要建设两层的楼房,还不是那种所谓的筒子楼。

他认为筒子楼太过浪费面积,并且布局十分的不合理,给居住在里面的人,生活带来很大的不方便。

可是配套设施刘光福也没有办法,于是他就把图纸给改为了三层楼,

他就去城建电力自来水这几家部门跑了一圈,他们街道办出人出图纸,这些部门给这些房子配套,出一些紧俏材料,

街道办盖完房子后,分给他们一部分。按刘光福的话就是,肯定不会让他们吃亏就是了。

一个月的时间,交道口街道办的房子就盖好了,都是一套套统一面积的房子,每套都是五十平,屋子里都有卫生间和厨房,里面也是两居室,烟道啥的都是建好现成的。

根据刘光福的图纸,一个一进的院子可以建两座楼房,二进的院子直接就是三座,如果边上比较宽敞,就是四座楼房。

三进的院子,普通的三进院子就是六座楼房,如果有跨院,一个跨院就是还有一座厢楼。

刘光福设计是设计的过瘾了,这可把那些给工程配套的部门折腾坏了。

不过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那就更得上了。于是交道口街道所有的马路都在施工,

按刘光福的方案,就是以后还要建那,这回一定不能糊弄,分房子的风声一传出来,这些工人那是更卖力气了。

废旧院子被推倒翻建,新楼房直接就分了下去,街道里的那些家里人口多房子面积小的困难户,纷纷提出了申请。

刘光福根本就不予理会,就连马主任都过来过问了,刘光福就笑着跟马主任说着,

“马主任别着急,让这事先发酵一会,动静越大,最后我们的主动权就越高。”

这马主任看刘光福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也就不去管了。他就是给刘光福保驾护航,别的就只求刘光福别惹太大的祸就行。

房子建成后,刘光福并没有管辖区的意见,直接就让那些配套部门先挑,几家平均分配。

但是房租得交给街道办,并且一次十年的。这么好的房子这么好的地段,就是一次十年的房租这点事,那叫问题么,这些部门也都是开了锅,不过那不是刘光福操心的事。

接下来就是在上冻之前,将那些有主的但却残破的院子进行强行收缴,不过是给钱的,国家牌价不是市价。

刘光福直接就引发了一片怨声,可刘光福不在乎,愿意告就告呗,谁怕谁啊。

对于这种人不踏上亿万只脚让他们永世不得翻身,都对得起他们。

第二期工程结束,街道内的居住困难户集体找来了,这时刘光福提出了自已的要求,这批房子可不但是要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还要持续发展,

所以居民提出上楼可以,不过不是简单的分户出去,而是按照人均十平米的居住面积进行置换,一户一户的搬家,原有的住房需要腾出来交还给街道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