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事件的发酵

生活就是这么美好 缥缈一生 5164 字 2025-03-31 09:36

不过虽说菊花巷街道群龙无首,可刘光福的这些属下,还是按照惯性在执行刘光福留下的方略。

菊花巷街道的棚户区改造,还在有序的进行中。

看到这种情况,这种局面,那些当权派竟然更看低了刘光福,他们一点没有深思这种情况发生的背景,

就自以为是的认为刘光福小小年纪,也才到任这么短的时间,菊花巷街道办的人,压根就不在乎刘光福的去留。

于是这些人就更加坚信,他们只需要派人接手,就可以顺利摘取胜利的果实。

这就在菊花巷街道产生了一种奇怪的现象,那就是隔一段时间,就有人被打出菊花巷街道办,并且还被人警告不得踏入菊花巷一步,不然就打断他们的狗腿。

就是派警察陪同,一个不留神之下,竟连警察都被打了。

这时候,他们才又想起来了刘光福。当派人去找刘光福时,刘光福的小院里,这时已经人去楼空了。

不单那些下来调研的燕城大妞不在了,就连刘光福两口子也失踪了。

现在的刘光福可没在他自已的小院,他和周小青回到了周家,而由于那些当权派的轻视,那些当权派只知道刘光福结婚了,竟然连刘光福的妻子是谁都不清楚。

就这样,时间过去了半年,刘光福这大爷的日子过的那叫一个舒服。娇妻在侧,每日做着自已喜欢的事,好不惬意。

可好日子总是短暂的,随着周小青的怀孕,刘光福每日开始了忙碌。得亏他的空间里啥都有,这回出来的时候,他就连小院地下室里的东西,都已经给收进了空间。

所以他要钱有钱,要票有票,要物资有物资。如果他想,他可以整年都不出门。

这部队大院的条件也是真好,配套设施齐全。军人服务社里的东西也可以比拟外面的百货大楼,就是样式少了一些,不过价格还是很亲民的,还有很多的东西不要票。

在短短的时间里,刘光福就与大院里的大妈们相熟了。加上刘光福手勤嘴甜,谁家有点小活啥的,刘光福就手就帮着做了。

于是老周家女婿是个好小伙,这话就在部队大院里传开了。不过有说好的,就有说不好的。

说不好的理由就是刘光福一天天的不务正业,也没有个工作,就在家待着,全靠媳妇养活。

这话不巧被周小青给听到了,回家就跟刘光福学了出来。周小青自已笑起来没完,可刘光福就只剩下苦笑了。

……

时间在人们的期盼中缓缓的流逝,在不知不觉之间就进入到了1970年,现在的刘光福是标准的奶爸,每日除了柴米油盐酱醋茶,还多了一项看娃。

周小青在1969年岁末,产下了一对龙凤胎。

在生产的前一天,周小青还在工作,当时就让刘光福很是担心,可又劝不了,没有办法之下,刘光福只得早上送晚上接,

这不就赶上了周小青发作,可就这样,周小青还是折腾到半夜才顺利生下了这一对孩子。

幸亏这个时间,周小青的父母也从外地回来了,这样才使得刘光福有了缓口气的工夫,

而周小白也因此从单位请假回家来了。看到这一对小宝贝,不是向别人一样夸上几句,而是皱着眉绕着婴儿床走了两圈,

说出来的话,差点没把大伙给笑喷过去。

“这也太丑了,不是真从垃圾堆里捡出来的吧。”

周小青直接起身就揪住她的耳朵,

“你是不是以为自已是被捡回来的,所以看谁都是像捡回来的。”

“哎哎哎,疼,疼,姐你都当妈了,怎么还这么暴力,你自已看看,你俩长得都这么好看,这俩孩子也太丑了。”

周小白即使被揪住了耳朵,也还在辩驳。

这时周母走了过来,拉开了她们两个,

“你瞅瞅你们两个,从小就干架,这一个长大了,一个都生娃了,还干架呐。小白别胡说,小孩一生下来是这样的,慢慢的长开了就好了。”

“我知道,我也是学医的,怎么会不知道这个,我就看不上她像个老太爷似的,指使姐夫提溜转。”

一听周小白这话,周小青又要上手了,可惜周母在边上,周小白一躲,她也就打不到了。

这时,刘光福端着一个小盆就进屋了,

“小白,好久没尝过姐夫的手艺了,看看姐夫做的怎么样,还有以前的味没。”

听刘光福这么说,周小白直接就跳到刘光福边上伸手就接过了小盆,拿起一个就扔到嘴里,还含含糊糊的说,

“嗯,好吃,还得是姐夫做的好吃,咱们部队那食堂的大厨,给姐夫提鞋都不配,好好的东西都能给做成猪食。”

这时听到屋子里的热闹,周父也走了进来,看周小白一手端着盆,一手往嘴里扔吃的,就皱了皱眉,开口说道,

“小白,坐有坐相站有站相,你瞧瞧你自已,哪有一点军人的做派。”

听到周父这么说了,周小白也仅仅是吐了吐舌头,不过还是没有停下吃东西的节奏。

周父看她那样子,也没有去管她,就笑着跟刘光福说道,

“光福啊,一会小青的两个哥哥也会到家,还得麻烦你多做两个菜。”

周父的客气可是刘光福最受不了的,不过他就一个女婿也不能说什么,只能答应下来,然后去看了一下孩子,见俩孩子没有状况,就起身去厨房了。

周母陪着周小青和周小白聊了会天,她也去厨房帮忙了,虽说刘光福说不用她动手,可她就是觉得自已一大家子人就刘光福自已做饭,有点不是那么回事。

待刘光福把饭菜做好后,周小青的那两个哥哥也到家了,这两个哥哥与刘光福那可是关系好的很。

当初见面时,他们听说刘光福会打拳,还与刘光福切磋过两招。

相互之间那可是熟悉非常,周小青怀孕期间,还多次往回邮补品,后来是刘光福给他们挂电话,告诉他们,这里啥也不缺,这才不邮了。

周父见人都到齐了,就张罗吃饭。

可孩子小就这点不好,刘光福和周小青始终得有一个人看着孩子,刘光福看周小青喂完两个孩子,就让她先去吃饭了。

而这时,客厅里的电话响了,刘光福就跑过去接起了电话,原来是王亮打过来的。

让刘光福看今天的燕城日报和百姓日报,刘光福也不知所以然啊。就直接开问了,

“你小子有事赶紧说,我现在看孩子那,可没工夫找报纸看。”

这王亮一听,看孩子是大事,他可是知道的。他现在也是一个孩子的父亲了,罗霞也给他生下来一个男孩,比周小青早两个月。

于是王亮就把事情给刘光福讲了出来,这还得从前几天菊花巷街道棚户区改造全面完工开始讲起的。

红星园三期工程完结了,而同时菊花巷街道的棚户区居民全部迁入了新家,虽说工程还未完结,可进入冬季,实在是无法施工。

这个消息被时刻关注这里的燕城日报百姓日报的记者们得知了,然后在报道里没有提到刘光福,也没有提到任何人,不过他们发明了一个新词,那就是菊花巷居民自治组织。

按照他们的思路这是没有错的,没有人领导的自发的行为,那可不就是自治组织么。

这下子就捅了马蜂窝了,于是各类调查组就下来了,还未等有结论那,这些文化人就把这报导给刊发出来了。

这不就那些个调查组的领导,在菊花巷街道大发雷霆。于是这么个大快人心的消息,就很快传遍了菊花巷街道。

据知情人士透露,这事要大发了,这不王亮就急三火四的给刘光福来了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