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青在送走了周小白和袁军两口子后,就开始了休养,享受刘光福最贴心的服务。
随之而来的就是随着孕期增长,周小青也是变得越来越行动不便了。两条腿的水肿,使得周小青的脚一沾地就疼痛不已。
刘光福现在的医术已经能够派上用场了,每日的按摩虽说可以缓解一下周小青的痛苦,但周小青肚子里的孩子随着营养的摄入,也是越来越大。
在那几家比周小青怀孕早的,还能妥妥的上班的时候,周小青已经请假在家休息了。
刘光福查阅脑海里所有的记忆,用尽了一切的办法,就连空间水都直接给周小青用上了。
可周小青还是没有什么起色,肚子里的孩子却一天天的变得更大了。
到了周小青怀孕六个月的时候,没有了手段的刘光福,就直接把周小青给送进了医院。
这还是听从了周小白的建议,这时候大夏国点妇产科已经有了剖腹产了,其他的地方周小白不知道,可她参加培训的部队总医院,这个剖腹产手术的技术已经很成熟了。
于是,在周小青住院的第三天,医院就不得不给周小青动手术了。
这时候的周小青,肚皮已经涨得很大了,甚至都不敢动弹了,一动弹就有尿要流出来的感觉。
同时周小青的血压也高了起来,肾功能经过化验,相关指标也高的吓人。
主治医生知道这是周小青肚子里的孩子到时候了,已经开始对周小青这个母体进行压迫了。
于是经过主治医生与相关科室的主任会诊后,就通知刘光福需要尽快做手术,不然周小青就要有生命危险了。
接到了通知的刘光福,哪里还敢耽搁,也不等医生告知那些啰里吧嗦的危险,浑然不顾周小青那倔脾气,直接签字就把周小青给送进了手术室。
经过四个多小时的手术,周小青顺利产下了两男两女四胞胎,孩子也仅比正常顺产的孩子小一点。
分别有4.5Kg,4.3Kg,4.2Kg,4Kg。并且在保温箱里,就待了不到一个星期,就健康的被抱了出来。
这时刘光福就已经通过他的那些关系,从三江省获得了完达奶粉十箱。
刘光福还拒绝了周小青母乳喂养的企图,坚决的从一开始就是奶粉喂养。
一直周小青刀口拆线,刘光福才同意周小青出院。当然这期间,刘光福也没少狐假虎威的使用周父的影响力。
谁让周小青是他亲女儿那,刘光福又没有打冒支。
这个时候,父母双全的优势显露的淋漓尽致。周母直接就是退休了,带着家里的勤务员就住到了刘光福的小院。
自从有了这个四胞胎,本来就热闹的小院,这下子都开了锅了。
这四个一模一样的孩子,让家里直接就增添了无数的趣事,也让刘光福的脸色即便没有化妆,也能堪比了以前化妆后的效果。
这被取了小名为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四胞胎,从出院开始,就被燕城日报,百姓日报及大夏新闻社所关注。
作为部队总医院的头一例四胞胎剖腹产,也是大夏国头一次多胞胎剖腹产手术,一经新闻报导出来,一下子就吸引了社会大众的眼球,对于这四胞胎的成长,无数封信件投向了各大报的编辑部。
于是钟国文史晓晨吴灵溪和衡婷婷,就代表三大新闻机构常驻刘光福小院了。
就在刘光福小院时隔两年多以后,再次飘扬起了尿布旗。换芥子这活,轮不到刘光福,可是洗洗涮涮这事,刘光福就完全给接了过来。
这活他刘光福是当仁不让的,毕竟有味的事情,他可不好意思麻烦别人。
团团圆圆这时候也是懂事了,看到家里的人都围着弟弟妹妹转,他们也是没有嫉妒。
对于这么大的孩子来讲,只要刘光福把他们的嘴答对明白了,其他的事,他们的关注点不是那么的明确。
周父现在也是放下了与女婿所有的芥蒂,即便他得知了周小白结婚,这事的幕后就是刘光福,还有所有的主意都是刘光福这个狗头军师出的。
可在发生了大女儿,因生孩子从鬼门关下走过一遭这事,那些事情他也都放下了。
就在四胞胎满月的这天,周父过来了。
可就在周父带着部队总医院的医生,登门为周小青检查的时候,刘光福却因劳累过度晕倒了。
本来按刘光福的身体条件,是不应该出现这样情况的。谁能想到刘光福什么事情都不愿麻烦别人,什么事情都要过自已的手。
从周小青住院开始,刘光福就是家里医院的两头忙,家里孩子的照顾他也没去让王亮他们插手。
医院的周小青也是他亲手照顾,住院期间,四胞胎还是他一个人,从喂奶换芥子这些事做起,只要他在,就绝不假手于人。
整整一个月,刘光福一天就没有睡够四个小时的时候,终于把自已给累趴下了。
得亏是周父带着医生过来了,不然刘光福这个低血糖能要了刘光福的命。
周小青一听医生说刘光福是因为低血糖引发的昏迷,一着急就哭了起来,这可把周母给愁坏了,紧忙就劝周小青,月子里可不能哭啊,情绪激动会做病的。
还好,急救的及时,刘光福在喝了一大杯糖水后,就醒了过来。不过浑身没劲还没有过去,就是他想强撑着起来,都起不来。
就在这时候,刘副区长家里添人增口这事,在区政府里传扬开了。
本来就对刘光福一天天的不上班,还享受待遇十分不满的某些人,也在这个时间发作了。
于是区里几套班子紧急开会磋商,就开始对刘光福展开了调查。
调查的结果就是刘光福天天在家生龙活虎的,每天除了带娃就是哄媳妇。
于是就要下决议处分刘光福,可就在这时候,市里的领导听说了他们的举动,紧忙一个电话阻止了区里的下一步行动。
让他们在刘光福这事上,一定要谨慎谨慎再谨慎。要知道上一次,因为刘光福的事,可是差点把市区两级政府都给一窝端了。
要求区里要么不做,要么就按组织程序给办成铁案,让刘光福不能翻身。
于是区里的这些人就按组织程序走了,要对着刘光福进行检查。
这也是区里这些新生势力,第一次按组织程序去审查一个人,实际在他们的头脑里根本就没有组织程序这事,他们通过这几年的运动,已经习惯了打倒打倒再打倒。
一群人当成了一件新鲜事来处理了,按组织程序,他们需要找刘光福谈话,可刘光福一贯自称有病,根本很少来区里。于是他们就决定去刘光福家里,来一次突击审查。
既然决定去突击审查了,那就当机立断,免得走漏消息夜长梦多。一群人坐着车,就让区政府办的工作人员带着他们,杀向了刘光福家。
到了刘光福的家门口,他们就有点傻了。就见刘光福家门口,部队的战地紧急救护车和部队的吉普车,在街边停了一排。
而这时,从小院里抬出了已经恢复意识,但就是还无法动弹的刘光福。
待听到区政府工作人员说担架上的人就是刘光福的时候,这些起哄架秧子的人就一哄而散了。
几个自认为天不怕地不怕的主,还要往跟前凑一下,要看个清楚。
就在他们接近救护车的时候,几个士兵荷枪实弹的拦住了他们,最后他们就只有悻悻然的,看着刘光福被抬上救护车给拉走了。
而后还跟边上的人打听刘光福是怎么回事,他们自以为自已很聪明,可他们哪里想到,他们打听的人是燕城日报的钟国文。
他们不认识钟国文,可钟国文可是知道他们的。虽说钟国文看不上他们,不过本着能不得罪人就不去得罪人的想法。
钟国文就添油加醋的把刘光福的事迹,重又给这些人讲述了一遍。
从刘光福模式的全国推广,一直到刘光福怎么当上的这个副区长。
最后还十分感慨的评价刘光福是组织的好同志,多年来为了工作勤勤恳恳,终于重病缠身,这回是旧疾发作,幸亏被人发现的及时,叫了救护车,这才保住一条命等等。
这讲的声情并茂,让这些新生势力听的是云山雾罩的。
可他们最终还是听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刘光福是组织的好同志,在身体抱恙的情况下,还在醉心工作,从而导致旧疾复发。
还别说,别的东西他们这些人可能听不大懂,但这些好同志的事迹,他们还是听懂了的,并且一番脑补过后,他们这些人就离开了刘光福家。
回到区里就把参与调查刘光福事情的人员,直接都给处理了。
理由就是伪造材料诬陷自已同志,差点让组织失去刘光福这样的好同志。
同时还向对他们提出提醒的市里领导表示了感谢,还要对刘光福的事迹进行宣传。
就在刘光福住院期间,刘光福的光辉事迹,又一次见诸报端了。
于是刘光福的病房里,一下子就被鲜花和礼物包围了。这也亏是部队医院,如果是地方上的医院,刘光福的病房就得被那些崇拜者挤满。
钟国文也没有料到,他那九真一假的忽悠,会产生这么大的效果。
不过作为燕城日报常驻刘光福家里的记者,应他们报社总编的要求,他和史晓晨还是提供了关于刘光福事迹的几篇宣传稿,并且还顺利的被刊载了。
这时的刘光福可是被吓到了,怎么他就是一个低血糖导致的晕倒,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力。
他就想出院了,本来他也就是住两天院,能够正常行动了,就应该出院。可是他的事迹一经发酵,部队医院的政工干部们,也是发现了宣传他们医院的时机。
刘光福就是好了,也没有让刘光福出院。而是请刘光福配合部队医院的宣传部门,进行了一次大宣传。
主要的目的就是扩大部队医院在地方上的影响力,结合现今中央大力推出的军地政策,推动这项政策顺利执行。
这在刘光福眼里就是有点瞎胡闹的意味,部队医院容量有限,资源有限,面对部队还捉襟见肘那,还要面向社会面向老百姓,这不是自找麻烦么。
可刘光福也就是这么想想,他也是借到了他老丈人的光,这才住进的这家医院。
这医院的确比地方上的医院,无论是从设施上到医护人员的水平上,都要高出不少。
有医院的请求,他刘光福当然得配合了,于是刘光福的大照片赫然就出现在了,部队医院的门诊大厅里,
同时配发的还有对刘光福进行采访的一篇专稿,当然这篇专稿也出现在了燕城日报上。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刘光福有病都在这所医院住院,并且还对这所医院大加赞赏。
于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部队医院的医护人员需要连轴转,直到累倒了几名医护人员,部队医院重又进行了封闭,这才让部队医院恢复了正常。
当然这事造成的后果,刘光福是不清楚的,也没有人会特意去告诉他。毕竟这也算是部队医院,搬起石头砸了自已的脚。
一波轰轰烈烈的宣传结束,可影响还在发酵,竟然有外地的政府来函邀请刘光福去做报告,这个消息就到了刘光福这里,被刘光福一口给回绝了。
开什么玩笑,让他这么一个都快被宣传得,就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跑到外地去做报告,他们的脑袋是怎么想的。
刘光福现在就是在家眯着,大门都不出了。谁来也不接待,一天天的除了媳妇就是孩子,不过通过这回事,刘光福与他老丈人的关系缓和了。
刘光福也不是傻子,这个老丈人虽说人固执一些,但对儿女那真是用心的。并且刘光福这次还借了老丈人的大光了,再给人脸子,那就不合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