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病就好几日过去了,首到唐若蓁嗓子彻底好了,郡王和郡王妃才放下心。
这老天爷脸色说变就变,今日寒风刺刺,早晨飘了点雪,旁边的梅花枝头上还依稀看得到寒酥,挡住了悄悄绽放的小花。
郡王妃帮唐若蓁拢了拢大氅,忍不住说道:“蓁蓁你想吃那梅花糕,让人去买回来便是,何必一大早就大费周章跑过去亲自买。”
那商铺在城南,郡王府在城北,隔了将近一整座城。
唐若蓁捧着汤婆子示意了一下:“热乎着呢,前两日便开张了,一年就这两个月吃得着,我可馋太久了。”
那商铺什么糕点都卖,但唐若蓁最爱这口冬天里的梅花糕,最是香甜软糯。
头一回吃是孙文钰她们那儿吃到的,淡淡的梅花香,甜而不腻,当时也没觉得是什么神仙糕点,可就是第二日还想尝尝。
唐若蓁后来路过城南,正巧碰上店家新鲜出炉的梅花糕,让紫苏买了点,这新鲜的热糕比买回来温凉后还要好吃许多倍。
从那之后,她惦记了便常常亲自跑去城南那边赶早吃一口热乎的,可惜店家只冬天做这个糕,因为只有这个季节有梅花开满城,晒干的花没那么香,做出来总归是差了点。
郡王在旁边,揣着手,他怕冷,每年冬天都缩起来,除了面目,其他一点肌肤都不想露出来。
“呵呵呵,蓁蓁喜欢,便以重金把那糕点师傅请到府上来。”
因为冷,笑起来有点僵,呼出的热气顺着风斜上着飘。
唐若蓁遗憾地摇了摇头:“算了,老师傅腿脚不便,唉,我待会再问问。”
她前年也问过老师傅,愿不愿意到她郡王府的后厨来,老师傅以腿脚不便、年纪大了婉拒了。
“走了,爹、娘,晚膳不必等我。”唐若蓁上了马车,抱紧了汤婆子,今日是有些冷。
阿俊与紫苏也跟着上了马车,待人坐稳了,马夫驾车而去。
车里一时无言,马车晃晃荡荡地走着。
自那夜以后,唐若蓁与阿俊的关系更亲近了几分。
她正处于情思蠢蠢欲动的时候,忍不住挪动藏在袖子里的手,悄悄地靠近阿俊的手。
“怎么这般凉。”唐若蓁碰到后,忍不住道,随即将他的一双手都握住,暖了暖。
阿俊摇摇头:“我不冷。”
“不,你冷。”
摇头。
“你冷。”
阿俊带着笑意点点头:“嗯,冷。”
紫苏在一旁恨不得缩进这马车内的矮柜里,不堪入耳,不堪入目啊……
紫苏是她最亲近的人,唐若蓁也不恼,笑着问紫苏:“紫苏,你冷不冷。”
紫苏正要摇头,唐若蓁就把热乎乎的汤婆子塞进了她的怀里,冰凉的手瞬间回暖了些。
紫苏迟疑点头:“多谢小姐。”
唐若蓁莞尔一笑,握紧了些阿俊的手:“这样就不冷了。”
阿俊手很大,回握住她的手,将她的手一整个都包了起来。
车马缓行至城南糕点铺子,唐若蓁下了马车,才发现又飘起了小雪。
紫苏撑开伞正准备给小姐挡落雪,不料更高的阿俊己经撑着伞站在了小姐身后,为她遮风挡雪。
紫苏有些气闷,总觉着自己的位置被取代了,好心塞。
紫苏连忙将汤婆子归还小姐,唐若蓁摇摇头:“你拿着吧,我不大畏寒,等我吃完再给我吧。”
紫苏点头称是,跟着小姐走到了糕点铺子。
老师傅这生意好的很,前面排了不少人,有布衣打扮的百姓,也有穿着几个明显看着是下人的丫鬟小厮。
紫苏西下张望,看向了旁边的馄饨店,对小姐道:“小姐,奴婢在这等候,您先去旁边喝杯热茶吧。”
唐若蓁点点头,也好,便带着阿俊去旁边馄饨店坐下了。
店里还是暖和许多,唐若蓁要了一壶热茶,与阿俊两人坐下等候。
唐若蓁喝了口热茶喟叹一声,随即好奇问道:“阿俊,你吃过馄饨吗?”
阿俊思考了一下,然后看了看旁边那桌吃的馄饨,摇了摇头:“不知道。”
唐若蓁觉得自己问了个傻问题,叫小二上了三碗馄饨,有一碗先热着晚些上来。
“小姐,这馄饨放久了就变味了,您若是还有同伴,小人再让厨子煮,小姐您看如何?”小二建议道。
唐若蓁采纳了,很快两碗馄饨便端了上来。
她自然是吃过馄饨的,府里的膳房师傅各怀本事,这些常见面食自然是吃遍了的。
唐若蓁期待地看着阿俊尝了一口:“怎么样?”
阿俊噙着笑意,沉默了一秒道:“太滑了,我还没来得及尝,就进我肚子里了。”
唐若蓁笑地肚子有些疼,她看了看碗里的小馄饨,再看看人高马大的阿俊。
“那你再尝尝。”
阿俊闻言,多吃了些,很新颖的口感。
“好吃,就是分量太少了,肉一点点。”
唐若蓁也吃了几口,她摇了摇食指:“这你便不懂了,小馄饨就是要这样才香。”
阿俊点点头,他抿抿唇,确实,意犹未尽的感觉。
正巧,此时紫苏买好了梅花糕,捧着用干净的丝帕包着热乎乎的糕点走了进来。
“小姐,才蒸好的,您快尝尝。”紫苏高兴地将帕子展开,糕点露了出来。
唐若蓁示意她快坐,小二也眼尖地给厨房师傅加了一碗馄饨。
这梅花糕形状也做成了花状,淡淡的粉白糕点,一点花蜜点在花心,又好看又好吃。
唐若蓁给他们一人分了两朵,示意他们也尝尝。
唐若蓁也不管他们了,丝帕包着热乎乎的梅花糕,克制地咬了一小口,还是这个味儿。
真香。
很快,紫苏的馄饨也上来了。
这一顿早膳吃的饱饱的,紫苏去付了钱,三人便提步出了店门。
这时太阳也升了起来,旁边的糕点似乎卖完了,老师傅正涮洗着用具。
唐若蓁走近了些,搭了话:“老师傅,你的梅花糕真好吃,我府里今年梅花开得特别好,可愿意来我府里做事。”
老师傅他摇了摇头:“多谢小姐抬爱。”
他记得这位小姐,前两年也问过他,可他一介乡野村夫,半道琢磨的糕点,哪里敢伺候官家,那可是一不小心要掉脑袋的。
就这样做做小生意,日子过得也快活。
唐若蓁有点遗憾,但也不强求:“今日怎么这么早便收摊了?”
老师傅捶了捶腰,尽力站首了些道:“我这老家伙干不动了,便少做了些。”
“小姐您若喜欢,今年多来买点吧,明年啊,老夫就要回乡去了。”
唐若蓁有点惊讶,老师傅继续低头涮洗,嘴里念叨着:“大儿回来了,找了个活计,给的银钱还不错,大儿孝顺,心痛我这把老骨头,要把我接回去还乡养老咯……”
他明明是笑着说着,却令人听起来有些悲伤。
唐若蓁知道,他有个儿子,寒窗苦读十几载,年纪轻轻就考过了秀才,可惜九年了,都未中举。
如今重文轻武,文又被世家牢牢把持,寒门子弟都难以出头,何况一个平民出身呢?
唐若蓁不再多问,只道下回定多买些,便告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