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入京

在燕中待了两日,稍作休整后,便继续上路了。

越往京城走,风雪越大,天气也越来越冷。

多亏了谢令仪自制的手套,与唐若蓁的手刚好契合,出行方便了不少,否则时时刻刻捧着汤婆子,不大自在。

后面接连几个郡,唐若蓁见识了不少新鲜玩意,也感受到了郡与郡之间的差距。

后面一路坦荡,没再遇到什么麻烦。

官道越来越宽,雪也越来越厚。

今日就能到京城了,唐若蓁掀起帘子,心中难免期待与好奇。

越接近京城,这官道又宽又平坦,隔断距离便修的有客栈、商铺,就像街道一般。

最明显的点就在于,车马变多了,道路宽所以能两驾齐驱。

旁边传来快速的马蹄声,两匹骏马前后并驾,从唐若蓁眼前划过。

前面那个男子的身形很熟悉,唐若蓁忍不住探头看了过去。

只可惜那二人策马很快,只能堪堪看到背影,两人都带着帷帽,也没瞧清样貌。

唐若蓁放下帘子,闭了闭眼。

待京中事情了解,她必跑遍东南,也要将人找出来。

无论他是否变了卦,她总要问清楚的。

她哄骗在先,自知理亏,但她放不了手。

阿俊失忆时对她毫无保留地依恋,她又何尝不依赖那满眼都是自己的眼睛。

前方,李淮序放慢了马速,似有所感回头看了一眼那己经很远的马车和护卫兵。

一旁的侍卫吴永也跟着回头看了一眼,他开口道:“殿下,怎么了?”

李淮序回过头,继续策马,随意问了句:“无事。”

吴永也不再多问,继续禀报昨日的情况:“殿下,昨日来报,替身前夜在浔北又遇刺了,受了伤,此时三皇子应该收到消息,以为您还在浔北。”

“嗯。”李淮序没有多言,只是淡淡应了一声。

吴永继续道:“还有一事,新澜那边的人传消息来,清河郡清河县主正在寻人,那画像上的人正是殿下。”

李淮序想了想:“孤失踪这两个月,可能为她所救,若真是如此,她于孤有救命之恩。”

“只是殿下画像不宜大肆外露,南边肯定还有乱臣贼子的漏网之鱼,要不要属下传信新澜,想办法将画像撤去。”吴永询问道。

李淮序点点头:“就这样办,待她赴京,孤自会重金酬谢。”

唐若蓁车马慢行,终是到了京城。

城门巍峨,唐若蓁多看了两眼,陈佑与城门守卫交涉。

一等候许久的小厮连忙跑了上来,出示了自己的腰牌。

原来是谢知行府上的人,小厮收起腰牌,走到马车旁,弯着腰,拱手行礼:“恭迎县主,谢大人都己安排妥帖了,小人带您去新宅。”

唐若蓁点头,示意陈佑,跟着他走。

等到了新宅,唐若蓁下了马车。

小厮躬身哈腰:“县主,新宅早己打扫干净,小厮丫鬟都配好了,县主您缺什么往下吩咐一句便是了,您路途辛苦,小人便不打扰您了。”

唐若蓁点点头,让人打赏了他,他连忙谢恩,随后赶着回去禀告谢大人了。

唐若蓁进了新宅,里面的各院掌事奴仆早就等候多时了,见主人家回来了,连忙跪地行礼:“见过县主,县主金安。”

唐若蓁抬手让他们起来吧,大概了解了一下新宅概况,便让紫苏抓紧分配一下居所。

按紫苏规划,陈佑以及手下的兵住在南边宅院,县主亲兵住在离住宅较近的北院。

陈佑带着人离去后,唐若蓁遣散了奴仆,让他们该做什么就去做什么吧。

亲兵留下,唐若蓁对亲兵中的领头江绪吩咐道:“你擅长潜伏,平日里帮我盯着些陈佑,有事向我禀报。”

江绪拱手:“是,老大。”

眼下无人,江绪便随性地喊了老大,他喊习惯了,也打心眼里只认她老大。

狮虎队里大半都是唐若蓁打服气的,还有少数对唐若蓁绝对忠诚的,因为命都是她救下来的。

表面上,方志是那个领头人,实际都尊的是唐若蓁。

唐若蓁挥挥手:“你们也辛苦了,先下去休息吧。”

江绪告退,转身带着人离开了。

唐若蓁忍不住多看了两眼,江绪是她认识比较早的一个,那时候他还很瘦小,如今虎背蜂腰的,变化很大。

狮虎队里人不多,营里训练不是死板的,因材施教,每个人都有所长。

她救过很多人,愿意留下来的便是如今的亲兵和府上绣娘、厨娘、医女,当然更多人选择自由。

阿俊是特别的一个,特别好看。

特别在他失忆了,唐若蓁就像他沉湖前抓住的那一块浮木,醒来后从最初的警惕,到不自觉地依赖,再到满心满眼都是她,一刻都不能分离,他只看着她,只爱着她。

她从来都是卑劣的,救人也不是白救的。

祖母在世时,曾批她二字,伪善。

唐若蓁不服,祖母笑呵呵道:“若你真心救人,又何故要给人两个选择。”

唐若蓁哑言,祖母并没有生气,只是慢慢说道:“你看似给了选择,但留下的人,有些一时无路留下,有些迫于良心留下,又有几分忠心,不如将选择权转移,挥挥衣袖不图报答。”

唐若蓁低垂着眼有些走神,从前她听从祖母之言,但阿俊醒来的那一刻,她便改了主意。

在紫苏的惊叹声下,唐若蓁回过神。

仔细逛了逛这座宅子,虽比不得郡王府那般大,但更为清雅,不愧是文绉绉的谢知行选的。

唐若蓁忍不住捧了一团雪,对紫苏笑着说道:“这京城的雪好大啊,清河的雪只能薄薄地铺上一层,这儿的雪就像是要把地上、屋子、树枝全都包起来似的。”

紫苏点头赞同,但又担心冻到了县主:“县主,这雪好冷,小心冻伤了手。”

唐若蓁捧着雪给她瞧了瞧:“放心吧,令仪这手套真是派上大用场了。”

这手套不算什么新鲜玩意,但不大流行,因为只是给手穿了件衣裳,冷还是冷的,没有汤婆子暖和。

玩了好一会,唐若蓁才回了自己的屋子。

底下丫鬟给县主介绍道:“县主,按谢大人吩咐,买了许多京中时兴的成衣,各个尺寸都买的有,县主您试试合不合身,各种布匹都在库房,若是不喜欢这些,奴婢这就让人去定制。”

接唐若蓁看着新鲜的衣服款式,有些新奇地捧着衣服看了看。

“可以,暂时不用做了,你叫什么名字?”

唐若蓁放下衣裳,问道。

丫鬟回答道:“奴婢陋名晴雪。”

唐若蓁点点头,夸赞了一句:“好听,与今日十分相衬,我在京中时日,便由你在房里跟着紫苏一同伺候吧。”

晴雪高兴地福了福身:“多谢县主。”

唐若蓁准备沐浴后再试试,紫苏连忙吩咐人去备热水。

唐若蓁不喜欢旁人伺候她沐浴,紫苏便与晴雪等在外间。

晴雪笑着对紫苏道:“紫苏姐姐,谢大人吩咐,也为您准备了衣裳布匹,待歇夜了,您抽空试试吧。”

紫苏有些惊讶,但有新衣裳自然是高兴的,她也回以一笑:“好。”

不多时,宫里来人传话了。

太监掸掸拂尘,传出口谕,于三日后行册封礼,不日便会派人来核对流程。

唐若蓁接了口谕,打赏了传旨太监,太监接下后谢赏,随后拱手告退。

也是巧了,转眼谢知行府上的小厮递来邀约,唐若蓁打开折子看了看,大致是谢知行明日正好休沐,邀请她明日同游,带她熟悉京城,游玩一番。

唐若蓁点点头,让那小厮回去带话,明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