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拂过校园,樱花纷扬如雪。我站在办公室窗前,看着操场上追逐打闹的学生们,手里攥着刚收到的省级示范校奖牌——志德高中建校六十年来首次获此殊荣。
"吴老师!"米娜学姐风风火火闯进来,"快看校园论坛!"
屏幕上是一则爆炸性新闻:《教育局林某某涉嫌违纪被立案调查》。报道虽未点名,但所有人都知道是谁。配图中,那个曾经意气风发的林处长,正垂头丧气地被纪检人员带走。
"林墨怎么样?"我第一反应是他。
"请病假了。"米娜压低声音,"听说赵厅长把他接到家里住几天。"
下课铃响,我正要去教室,走廊上突然撞见崔志恒。她眼圈发红,手里捏着一封信。
"怎么了?"我心头一紧。
她递过信封:"林墨的退社申请。"
信写得很简单,只说因家庭原因无法继续参与社团活动。但字迹潦草,好几处墨水晕开,像是被水打湿过。
"我去找他谈谈。"
"没用的。"崔志恒罕见地流露出疲惫,"他舅舅出事当天,他妈妈突发心脏病住院了。"
我倒吸一口凉气。难怪这孩子突然消失...
放学后,我买了果篮首奔市立医院。在心血管科病房外,我看到了蜷缩在长椅上的林墨。才几天不见,他瘦了一圈,校服松松垮垮地挂在身上。
"吴老师..."他抬头,眼睛里布满血丝。
我坐到他身边:"妈妈怎么样?"
"脱离危险了。"他声音沙哑,"医生说...是长期焦虑加上突然刺激..."
我不知该说什么,只能轻轻抱住他。这个曾经傲慢的少年,此刻脆弱得像片枯叶。
"都怪我。"他攥紧拳头,"如果我没举报舅舅..."
"不。"我斩钉截铁,"做错事的是你舅舅,不是你。"
病房门开了,赵厅长走出来。她看起来苍老了许多,但眼神依然坚定:"林墨,妈妈醒了,想见你。"
男孩抹了把脸,踉跄着冲进病房。赵厅长长叹一声:"这孩子...从小就被他舅舅当棋子利用。"
原来林处长一首觊觎姐姐家的财产,故意挑拨林墨和父母的关系。这次更是利用外甥对正义社的愧疚,逼他做伪证。
"我会照顾好他们母子。"赵厅长疲惫但坚定,"林墨是个好孩子,只是需要时间疗伤。"
回到学校,我把情况告诉了崔志恒。她沉默良久,突然说:"我们应该做点什么。"
第二天清晨,林墨的课桌上多了一沓明信片。每张都是正义社成员的留言,有的分享社团趣事,有的回忆共同经历,还有的只是简单写着"等你回来"。
崔志恒的卡片最特别——一张青山小学孩子们的照片,背面写着:"他们问,那个会变魔术的哥哥什么时候再来?"
林墨返校那天,全班自发鼓掌欢迎。他红着眼眶走到座位前,发现抽屉里塞满了礼物:李正义送的篮球手环,杜伟组装的迷你机器人,郑贝贝亲手织的围巾...
"我..."他哽咽得说不出话。
崔志恒推了推眼镜:"周日下午两点,社团活动别迟到。"
春去夏来,校园生活重回正轨。六月初的一个周末,正义社全体成员来到青山小学,参加新图书馆落成仪式。林墨特意准备了一场魔术表演,逗得孩子们哈哈大笑。
"真神奇。"回程的大巴上,他望着窗外的青山,"一年前我还是个自以为是的混蛋..."
"现在也是。"李正义咧嘴一笑,在他肩上捶了一拳,"不过是我们喜欢的混蛋。"
暑假前的最后一次社团会议,我们总结了这学期的成果:推动食堂改革、建立学生申诉平台、组织城乡交流...厚厚一本记录册,写满了青春的印记。
"下学期就是高三了。"崔志恒合上记录本,"社团活动可能会减少,但正义社的精神不会消失。"
散会后,林墨悄悄留了下来:"吴老师,我有个想法..."
原来他想在暑假期间,组织志德高中和青山小学的"笔友见面会",让城乡孩子们真正走进对方的生活。
"费用我来解决。"他眼睛发亮,"我妈说可以动用家族基金。"
我正想夸他,手机突然响起。是李校长的紧急通知:"速来会议室,有重要事情。"
推开会议室门,我愣住了——除了校长和几位校领导,还有两位穿警服的人!
"吴老师。"李校长神色凝重,"警方需要协助调查一起旧案..."
原来张德涛在狱中举报,称前任校长——也就是李校长的恩师——十年前曾挪用公款。警方重启调查,需要查阅当年的学生档案和财务记录。
"这..."我大脑飞速运转,"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关键证据可能在你的'卧底报告'里。"李校长苦笑,"记得你记录过张德涛的言行吗?"
我这才恍然大悟。当初卧底期间,我确实详细记录了张德涛如何威胁学生、篡改账目,甚至提过"前任校长的事没人敢查"之类的话。
警方带走了我的笔记本复印件。他们离开后,李校长瘫坐在椅子上:"十年前我刚调来当副校长,亲眼看着恩师被冤枉却无能为力..."
"您是说..."
"那笔钱根本没被挪用!"他激动地说,"是张德涛做假账陷害老校长,就因为他反对食堂外包!"
我猛然想起崔志恒的父亲当年也是因为举报食堂问题被调走。难道这两件事有关联?
带着疑问,我找到崔志恒。她听完立刻拨通了父亲的电话。半小时后,我们得到了惊人答案——十年前那场风波,受害者不止老校长一人!包括崔老师在内的七位老师联名举报食堂问题,结果全被调离关键岗位。
"张德涛背后有人。"崔老师在电话里说,"一个利益集团..."
第二天,我们三人——我、崔志恒和林墨——坐在赵厅长办公室里。听完来龙去脉,她脸色越来越沉:"难怪当年调查草草了结..."
她当即拨通纪委电话,要求成立联合调查组。林墨则贡献了关键线索——他舅舅的电脑里,有个加密文件夹记录着多年来"打点关系"的明细!
"我可以想办法拿到密码。"他咬着嘴唇,"就当...赎罪。"
"太危险了。"我反对。
"不,让他去。"赵厅长出人意料地说,"有些路必须自己走完。"
暑假第一天,林墨带着U盘来到学校。解密后的文件令人震惊——十年来,张德涛团伙通过食堂外包、教材采购等手段敛财数百万,而保护伞名单上赫然有教育局、物价局甚至检察院的人!
"这份名单..."赵厅长的手微微发抖,"比我预想的还长。"
案件很快水落石出。随着调查深入,包括林处长在内的十二人被采取强制措施,而蒙冤十年的老校长终于平反。报纸用整版报道了这个"教育系统反腐大案",而我们三个人的名字,出现在"特别感谢"的小字里。
八月的校园空无一人,只有知了在树上不知疲倦地鸣叫。我坐在空荡荡的教室里整理教案,突然收到崔志恒的短信:
【看窗外。】
抬头望去,操场边的樱花树下,正义社全体成员不知何时聚在了一起。他们朝我挥手,阳光透过树叶斑驳地洒在他们身上,像一幅青春的剪影。
我笑着合上教案,快步走向他们。在这个特别的夏天,我们不仅洗刷了冤屈,更见证了正义的力量。而新学期,还有更多故事等待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