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等待

九千岁的小娇妻 用户59707341 7936 字 2025-06-18 13:47

京城的天气总是变幻无常,前几日还骄阳似火,这几日却突然飘起了细雨。

苏郁欢站在沈府的庭院中,望着那灰蒙蒙的天空,心中满是牵挂。沈诀出征北狄己有月余,这一个多月来,她每日都在府中盼望着他的归来。

“夫人,该用膳了。”贴身丫鬟小翠轻声说道。

苏郁欢微微点头,却没有立刻移步。她的目光落在庭院中那株正含苞待放的玉兰树上,思绪飘远。还记得沈诀出征前一晚,两人也是在此处,他握着她的手,轻声安慰:“欢儿,莫要担心,我定会平安归来。”

如今,玉兰即将绽放,他却还未归。

用膳时,苏郁欢食不知味。府中的下人都小心翼翼,生怕触碰到夫人的心事。

“夫人,最近府里的账目有些变动。”管家王伯恭敬地说道。

苏郁欢放下筷子,“哦?是何变动?”

“以往每月给庄子上的拨款,这个月似乎多了些。”王伯递上账本。

苏郁欢仔细查看,发现确实如此。“去查查,是庄子上有何特殊用度,还是账目有误。”

王伯领命而去。

午后,雨渐渐停了。苏郁欢来到书房,想要整理沈诀的一些旧物,以此来打发时间。

书房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苏郁欢轻轻抚摸着沈诀常坐的那把椅子,仿佛还能感受到他的温度。

她打开一个抽屉,里面放着一些信件,大多是沈诀与友人探讨兵法的往来书信。

突然,一封信滑落出来,苏郁欢拾起,发现是一封未寄出的信。

展开信纸,上面写着:“欢儿,此去北狄,凶多吉少。若我不幸……”

苏郁欢的心猛地一紧,后面的字迹被泪水模糊了。她慌忙用手帕擦拭,却发现信纸己经被泪水浸湿了一片。

“夫人,王伯求见。”小翠在门外说道。

苏郁欢急忙将信藏好,整理了一下情绪,“让他进来。”

王伯走进书房,“夫人,查清楚了,是庄子上今年遭遇了虫害,收成不好,所以多拨了些银两用于补种。”

苏郁欢点头,“知道了,你去安排,让庄子上的人用心打理。”

王伯退下后,苏郁欢再次陷入沉思。

日子一天天过去,京城中关于北狄战事的传闻也越来越多。有的说沈诀大胜,有的说北狄人狡猾,战事陷入胶着。

苏郁欢每日都派人去打听消息,但得到的都是些模糊不清的传闻。

这日,府中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夫人,门外有位自称是沈将军旧部的人求见。”小翠说道。

苏郁欢心中一动,“快请他进来。”

片刻后,一位身着铠甲的年轻男子走进大厅。他单膝跪地,“末将陈林,见过夫人。”

苏郁欢打量着他,“你是沈诀的旧部?此次前来,可是有沈诀的消息?”

陈林抬头,眼中闪过一丝犹豫,“夫人,将军……将军他……”

苏郁欢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他怎么了?”

“将军在战场上受了伤,但他让末将务必告诉夫人,他会尽快归来。”陈林说道。

苏郁欢只觉一阵眩晕,险些摔倒。小翠连忙扶住她。

“夫人,您没事吧?”陈林关切地问道。

苏郁欢强撑着精神,“我没事。你且说说,他伤得重不重?”

陈林摇摇头,“末将也不清楚,只是看到将军受伤后被抬下了战场。”

苏郁欢深吸一口气,“你先下去休息吧,有劳你带来消息。”

陈林退下后,苏郁欢回到房中,再也忍不住,泪水夺眶而出。

她坐在床边,望着窗外渐渐暗下来的天色,心中默默祈祷。

夜晚,苏郁欢躺在床上,却怎么也睡不着。她起身,走到窗前,望着那轮明月。

“沈诀,你一定要平安归来。”她轻声呢喃。

接下来的日子,苏郁欢一边操持着府中的事务,一边等待着沈诀的消息。

府中的玉兰花开了,洁白如雪,散发着阵阵清香。

苏郁欢站在花下,心中却没有丝毫喜悦。

“夫人,京城来了圣旨。”王伯匆匆跑来。

苏郁欢心中一紧,“快请宣旨的公公进来。”

片刻后,一位公公走进大厅,展开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沈诀将军北狄一战,虽初有小胜,但因指挥不当,致我军损失惨重。念其往日战功,暂削其职,押解回京候审。钦此。”

苏郁欢只觉天旋地转,“公公,这……这是为何?”

公公微微一笑,“夫人,这是陛下的旨意,咱家只是奉命行事。沈将军不日便会押解回京,夫人还是准备准备吧。”

说罢,公公便离开了。

苏郁欢瘫坐在椅子上,泪水再次涌出。

“夫人,这其中定有误会。将军向来用兵如神,怎会指挥不当?”小翠说道。

苏郁欢点点头,“我相信他,只是如今……”

她心中思绪万千,沈诀若真被削职,那他们一家该如何是好?

几日后,京城的街道上,一队官兵押解着一辆囚车缓缓前行。

苏郁欢站在府门口,远远地望着那囚车。

囚车越来越近,苏郁欢看到了沈诀,他脸色苍白,身上带着伤,但眼神依然坚定。

“沈诀!”苏郁欢大喊一声,冲了过去。

沈诀看到苏郁欢,眼中闪过一丝温柔,“欢儿,我没事。”

官兵拦住苏郁欢,“夫人,这是陛下的旨意,我们不能让您靠近。”

苏郁欢望着沈诀,“沈诀,我等你。”

沈诀微微点头。

囚车继续前行,苏郁欢望着那渐渐远去的背影,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为沈诀洗清冤屈。

回到府中,苏郁欢立刻开始打听朝中的消息。她得知,此次北狄犯境,朝中本就有主战和主和两派。沈诀主战,且初战告捷,却不知为何突然传出指挥不当的消息。

“夫人,老奴觉得此事定有蹊跷。”王伯说道。

苏郁欢点头,“我也觉得,他不是那样的人。”

“夫人,或许我们可以从北狄那边入手,查查是否有什么隐情。”王伯建议道。

苏郁欢沉思片刻,“好,你去安排,派些可靠的人去北狄打探消息。”

王伯领命而去。

夜晚,苏郁欢坐在房中,望着桌上沈诀的画像,心中满是担忧。

“欢儿。”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

苏郁欢猛地抬头,看到沈诀站在门口。

“你……你怎么回来了?”苏郁欢又惊又喜。

沈诀走进房内,“我买通了狱卒,偷偷跑出来的。”

苏郁欢急忙查看他的伤口,“你的伤……”

“无妨,只是些皮外伤。”沈诀说道,“欢儿,我此次回来,是有重要的事告诉你。”

苏郁欢扶着他坐下,“你说。”

“北狄此次犯境,背后似乎有朝中势力支持。我在战场上发现了一些端倪,他们的兵器、粮草,都不像是北狄自己能筹备的。”沈诀说道。

苏郁欢一惊,“朝中有人通敌?”

沈诀点头,“很有可能。我此次被诬陷,恐怕也是因为触及了他们的利益。”

苏郁欢握紧拳头,“那我们该怎么办?”

沈诀看着她,“欢儿,我需要你帮我。我不能一首在外逃亡,我要回去查明真相,还自己一个清白。”

苏郁欢坚定地点头,“好,我帮你。”

两人商议了一夜,制定了一个计划。

第二日清晨,沈诀悄悄离开了沈府。

苏郁欢望着他离去的方向,心中默默祈祷。

接下来的日子,苏郁欢按照计划,在京城中西处奔走。她拜访了一些沈诀的旧友,希望他们能帮忙在朝中说话。

同时,她也在等待着王伯派去北狄的人回来。

终于,十日后,派去北狄的人回来了。

“夫人,我们在北狄发现了一些线索。”那人说道,“北狄的一些贵族,手中拿着我朝的兵器,而且他们似乎对我朝的军情了如指掌。”

苏郁欢心中一凛,“可有证据?”

“有,我们找到了一些书信,上面写着兵器的交易往来。”那人呈上书信。

苏郁欢查看书信,心中大怒,“这些卖国贼!”

她立刻让人将书信收好,准备呈给陛下。

然而,就在她准备进宫时,却得知陛下今日不见任何人。

苏郁欢心中焦急,却也无可奈何。

夜晚,苏郁欢坐在房中,思索着对策。

突然,外面传来一阵喧闹声。

“夫人,不好了,官兵包围了我们府。”小翠惊慌地跑进来。

苏郁欢心中一惊,“为何?”

“不知道,他们说奉陛下旨意,要搜查我们府。”小翠说道。

苏郁欢心中暗叫不好,难道是消息走漏了?

她急忙将书信藏好。

片刻后,官兵冲进房内。

“夫人,得罪了,陛下怀疑沈诀将军通敌,让我们搜查府中。”为首的将领说道。

苏郁欢冷冷地看着他,“你们尽管搜,但若搜不出什么,我定要陛下给个说法。”

官兵们开始西处搜查,苏郁欢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就在这时,一个官兵在床底下发现了一个箱子。

“夫人,这是什么?”他问道。

苏郁欢一看,是自己藏书信的箱子,心中暗叫糟糕。

她急忙说道:“那是我一些首饰,你们莫要乱动。”

然而,那官兵却不听,打开了箱子。

苏郁欢闭上了眼睛,等待着最坏的结果。

“大人,里面都是些首饰。”那官兵说道。

苏郁欢睁开眼睛,心中疑惑,难道自己记错了藏书信的地方?

她偷偷查看,发现书信果然不在箱子里。

官兵们又搜查了一番,没有发现什么可疑之物,便离开了。

苏郁欢瘫坐在椅子上,心中后怕。

她开始回忆,书信到底藏在了哪里。

突然,她想起,昨日自己将书信藏在了书房的一个暗格里。

她急忙来到书房,打开暗格,书信果然还在。

苏郁欢松了一口气,看来是老天保佑。

她决定,明日无论如何都要进宫面圣。

第二日清晨,苏郁欢早早地来到宫门口,等待着陛下接见。

终于,在中午时分,她得到了陛下的召见。

苏郁欢走进大殿,跪下说道:“陛下,民妇有重要军情禀报。”

陛下看着她,“说吧。”

苏郁欢呈上书信,“陛下,北狄此次犯境,背后有我朝官员支持。这些书信便是证据。”

陛下接过书信,脸色渐渐凝重。

他看完书信,问道:“这书信从何而来?”

苏郁欢如实相告。

陛下沉思片刻,“此事重大,朕会派人彻查。你先回去吧。”

苏郁欢心中虽有不甘,但也只能退下。

回到府中,苏郁欢继续等待着消息。

几日后,朝中传来消息,陛下派人彻查,果然发现了一些官员通敌的证据。

沈诀的罪名也被洗清,官复原职。

苏郁欢得知消息,心中大喜。

然而,就在她以为一切都将过去时,却接到了一封神秘的信件。

信件上写道:“苏郁欢,你以为事情就这样结束了?沈诀得罪的人,可不止那些通敌的官员。等着吧,你们的噩梦还在后头。”

苏郁欢看着信件,心中一惊,这背后还有更大的阴谋?

她握紧信件,决定一定要查出真相,保护沈诀,保护沈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