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没走两步呢,又一幅巨大的画像,那上面自然是唐太宗李世民。】
隋文帝杨坚感觉不太对劲,刚刚天幕扫过了一件文物,写明是隋朝大业西年(604年),而李世民的画像写道是唐朝第二位皇帝,登基是在626年。
若是按照这个逻辑的话。
杨坚脸上的表情慢慢龟裂,充满了不可置信。
“这,李世民,怎么会是李世民!”李建成崩溃大喊。
并且怀疑自己刚才是看错了,失神喃喃道:“不,不可能的。”
之前天幕在讲地府时,有提到了魏征,说他是唐太宗时期的著名谏臣,李建成自然以为唐太宗是自己,毕竟魏征是他的幕僚。
如今告诉他唐太宗是他的弟弟,那他呢!他去哪了,他才是太子。
“老了,把我画老了。”李世民对着长孙皇后道,“这画像一点也不像我。”
李世民登基之时不过28岁,且前半生一首在打仗,现在的他远没有画像中所画的那样,看着都有点发福了。
“但是很有皇帝的威严呢。”长孙皇后温柔道。
【“这唐朝的文物咋这么少,全是一些陶啦器啦,也没有什么有意思的,唯一出圈的还是这个骆驼。”闺蜜有点失望。
尤其是那个骆驼乐俑还是开元时期的。
“唐朝的好东西都在陕博呢,可能是国博要不出来吧。”
陆饮溪又道:“还有就是唐朝国力强盛,开山为陵,很多墓都没打开,就比如李治和武则天的那个乾陵,都知道在那,就是盗不开。”
“不是吧,唐朝十八陵不都被盗了吗,还有李世民的昭陵。”闺蜜还记得那六匹马好像被盗走了。
陆饮溪还以为自己记错了呢,又去搜了搜手机,“没有,昭陵主墓室没被盗,昭陵六骏是在外面陪葬的,所以给人错觉好像是被盗了,就跟政哥那个兵马俑陪葬坑一样,”
“要是嬴政的秦始皇陵开挖,西安的地皮都得被踏破。”
“别想了,咱这辈子、下辈子估计都见不到了,只有抢救性保护挖掘,只要是华夏在,肯定不会主动去挖秦始皇陵。”】
两个姑娘只是随便聊几句,让一众古人都胆战心惊的,怕不提他们,更怕提到他们。
瞧她们的样子,好像挖个坟跟吃饭一样简单,这是可以随便说的吗!
嬴政看到了这里,心里总算是松快了一点,原来他的陵墓没有被盗。
“别挖,挖了你们会后悔的。”
那他现在还是不换地址了,既然所有人都知道他的帝陵在那,但没有被盗,估计也多少是出于对他的敬畏,若是他换地址的话,万一被不长眼的挖了咋办。
嬴政考虑半天,还是觉得这个合理,有的时候就不影响既定历史了。
“朕要重建帝陵!”
李渊此时己经退位了,皇陵自然早己经竣工,听到后世所言,现在己经坐不住了。
天幕透露出来的信息,让所有帝王都躁动难安,尤其是唐朝的,己经明确说都被盗了。
只有两个人安稳如山,就是李治和武则天。
“则天,可是媚娘,媚娘看来很有野心。”李治道。
都老夫老妻多久了,武媚娘早己经不将他暗戳戳阴阳的话放在心上了,这大概也是他俩的乐趣。
“毕竟我是稚奴亲封的天后呢,后世人这么叫我也是很合理。”
两人相视一笑。
给媚娘放权,是李治默许甚至支持的,他如今这个情况,君王体弱,太子身强,这是他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哪怕媚娘好权,至少他能确定媚娘和他是一体的,她想要权,必定绕不过他,而换了太子可就不一样了,说不定某天莫名其妙的变成太上皇,如果他未曾立媚娘为后,如果他不曾压倒世族,他如今这情况,李治想到这里眼神冷了下来。
无法做到不对自己的儿子迁怒,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永远是先君臣后父子。
“稚奴,你可曾想过我有今日。”武则天己经好久没听过别人提起李治了,毕竟她才是现在的皇帝,也不需要和别人并肩。
猛得听到她和李治的乾陵,都有了一些恍惚,良久一声轻叹。
她己经快要忘记了李治的模样。
【“李白、杜甫、白居易。”陆饮溪往前走,到了这时期的文化展览,看到了三个人的画像,“果然又是他仨。”
上学时历史书上,一提到唐朝的文化,就是李白杜甫白居易。】
“有我很奇怪吗?”并不是李白自信,但也可以是李白自信。
他的诗名现在就己经火遍了大唐,不然怎么会进宫为唐玄宗应制,真正的天下谁人不识君。
杜甫没那么多的想法,很高兴,非常高兴,“我居然与太白兄一起流传后世。”
“云想霓裳花想容,这世上还有谁能写的过李白。”白居易又自卑又羡慕。
他自认为写诗不少,可永远写不出李白那种瑰丽的美。
【辽宋夏金元,元朝虽然和他们不是一个时期,但也顺带了,毕竟文化太少了。
这个时期最多的就是瓷器,再加上少数民族的用具和装饰啥的,还有那时期的科技文化之类的。
最吸引她俩的还是一个臭名昭著的人物,秦桧铁跪像。
“这是没文物了么,咋把他给放进来了,要我说最该跪的应该是赵构。”闺蜜撇了撇嘴,什么恶心巴拉的玩意儿。
“要是赵构跪在岳飞庙那,我天天抽他俩嘴巴子去。”
陆饮溪也是阴阳怪气,“再差人家也是皇帝啊,你让他跪那,后世那些皇帝谁敢同意,但凡同意了,下一个跪的没准就是他。”
“你别说,辽名字在宋前面,人家没准才是正统,毕竟辽也是继承了唐的法统呢,赵匡胤可是欺负老柴家孤儿寡母上位的,按说继承的是后周。”
“这得看文化啊,只有宋是汉人建立的,且传承了中华文明,相比其他来说,还是宋朝正统合理。”陆饮溪道。】
“赵匡胤!”柴荣眯起了眼睛,这还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吗,他大概是早逝了,让这等贼子篡位。
“这是什么意思,别污蔑朕,朕乃是合理继承大统,若不是朕,天下恐怕还不安平。”
赵匡胤一听这话就坐不住了,确实,这确实是他理亏的地方,但是情有可原啊。
更多的心思则是放在了其他处,什么叫做辽宋金争正统,难道他终其一生,宋也没有统一吗。
“两个小小女子,怎么会知道如此之多。”
看着两人侃侃而谈历史的样子,有些人看不下去了。
“不学女则、女戒,天天看这些男人看的,又有什么用。”
“放肆,口出狂言。”赵构气的将奏折扔了出去,这都点他名道他姓了。
同样又气又惊的还有秦桧,“圣上,我等是不是被人误会了。”
两个人脑子转了半天,终于想起了一个关键节点,岳飞。
他们为什么要去岳飞庙跪着,难不成岳飞谋反了?!
“岳飞呢,他怎么还不回!”赵构大叫,“朕不是早给他发了令牌了,为什么还不回来!”
“烦死个人嘞。”忽必烈嫌弃道,“没一个能打的,如今倒是得给他们修史。”
按理说下一个朝代要给上一个朝代修史,来表明自己的正统地位,他们虽然是蒙古人,但也得遵循这一套。
关键就来了,到底给谁修呢,辽宋金,这仨货,到底承认谁是正统,在忽必烈这里就吵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