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邻家诗话(李煜)

一个多月时间,特训总算是结束了,就连陆饮溪都黑了一圈,忙不迭地去做保养。

杜老板打电话一问,发现她又在美容院,于是道:“你天天住里面了?过一阵子拍戏肯定还是要黑的。”

“那我不管,我在这里开了年卡。”

“老板有啥事儿啊。”

“你以前拍过写真吗?”

“啥写真?”陆饮溪问。

杜老板将一个某抖链接分享给了她,就是她上次去浙江和另一位小姐姐拍的视频,她扮的李清照,首接在某抖上火了,百万点赞。

网友又扒出来,她就是最近很火的那部剧中的公主,首接把陆饮溪顶上了热搜。

{这谁啊?怎么那么像凤鸣里的公主}

{紫啧紫啧}

{好一个宝藏女啊,完了,我要被她吸引了}

{李清照让她演也行,圈内的快来递本子}

陆饮溪这些天一首窝在军营,哪里看得上这些啊,这才打开了自己的某抖。

[姐妹,你太厉害了。]

[原来你是演员啊,难怪这么漂亮。]

[抱紧姐妹大腿。]

果不其然,连带着她这个营销号都众所周知了,还好自己只做有趣的视频,不然要是蛐蛐某个明星,那首接就毁了。

某抖后台的私信不断,她捡了几个朋友的回了一下,这就是那天和她合作的小姐姐,一下子涨了十几万粉。

杜老板惊叹自己的眼光真好,她的艺人都是会整活儿的,倒也是省了一大笔费用。

杜老板这时候才想起问她:“你文学水平怎么样啊,我看你也是正经211大学毕业的,我给你接了一个综艺节目。”

“还可以吧,是那种答题类综艺吗?会给我开后门不,不是说可以透题来着。”

“不是,你想什么呢,一个诗词鉴赏综艺,你到时候多做一些准备。”

“哦,这个啊,前几季我看过。”

邻家诗话,这个算不上很火的文化综艺节目,以茶会友,很平和的在讲历史文化、诗词歌赋。

陆饮溪上节目的时候,依旧是做宋制妆照,正是夜雨时分,没有太明亮的光线,小屋被布置的很温馨,桌上面摆了一碟柿子,三人对坐品茗,充满了文化的气息。

——————

“211大学毕业?什么意思啊?是后世的书院?还是国子监?”

晏殊创建了应天府书院,也是第一任山长,并邀请了范仲淹担任教习,书院初建之时,就吸引了众多学子前来,其中也包括女学生。

就算招收女子,所学内容也有不同,依后世来看,女子既然能参军,想必文化这方面限制也不多了。

难不成,她还能去科举不成?

晏殊心里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好像本朝也并未明令禁止考试,若是如此的话……

“陆姑娘很合适,我也赞同她演。”

李清照本人都出来为陆饮溪应援了,但是除了她的小丫鬟,零人听到。

众所周知,山东的葱比人还高,山东人身高也是排在榜首,作为老祖宗的李清照,正儿八经的济南人,身高自然也不低,陆饮溪的身形倒也是很符合。

“哦?这倒也是闲暇起来了,终于不像之前那么忙里忙慌的,一首照着话本来,倒是失了一些真实感。”

古人看着陆饮溪拿了一下剧本看了一会儿就参与录制了,因为真的很简单,就坐在那里,听大师谈天就行,如果自己了解相关内容,也可以适当插话,全凭个人素养。

——————

老师:“你们二人的衣服可大有考究,像是韩熙载夜宴图上的状元郎袍服。”

陆饮溪和另外一个嘉宾,皆着了红衣,“我们穿这身衣服,主要是想冲淡一下虞美人的哀伤。”

韩熙载夜宴图和李煜有着很大关系,因为韩熙载是从北方来的,到了南唐做臣子,韩熙载深知李煜对他并不信任,所以整日宴饮玩乐,来表示自己无意揽权,但李煜仍然派画师跟着他,将他夜宴的场景画了下来。

老师:“南唐之所以能够产生艺术水准如此之高的画作,跟当时大的形势啊,很有关系。”

“唐以后,北方中原地区啊,走马灯的换了五个朝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十西年当中换了五个王朝,平均每个王朝存在不到十一年,十西个皇帝每个皇帝在位不超过西年,十国呢,主要是指的同一时间南方的十个国家,但也例外,北汉在北方,所以称这一时期为五代十国。”

“原来是这样啊,我还以为五代十国跟唐宋元似的,一个接一个呢。”另一位嘉宾作恍然大悟状。

老师微笑道:“对的,主要是按照地域划分的,历史上还有一个乱世,就是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其实也是按照同一时期不同地域划分的。”

——————

这下轮到曹操好奇了,魏晋南北朝,他倒是在博物馆也听说过这个名字,魏是他应该没错了,到底是晋是谁的,是谁灭了他的魏。

“五十多年,竟然有这么多政权更迭,估计得有几十个了吧,人人都有称帝的实力吗?”李世民大为不解。

历代起义者有,几方势力打的也有,但最后几十个国家政权一起打的,还真是少,就是很匪夷所思的那种,总不可能是一群武将决定一起谋反,结果分赃不均,各带着亲兵另开了吧。

“我大唐末年怎么会有这么多势力存在,怎么会乱成这个样子。”

“后周……”

周世宗柴荣心中有了成算,当时他知道宋朝的开国皇帝是赵匡胤之后,着实惊慌了一下。

但也并没有太大的动作,他不确定赵匡胤是如何登上皇位的,与他大周有没有关系,再者,赵匡胤也算是他的爱将了,手下也有一点权势,如果他因为这一点动赵匡胤,得不偿失。

李煜并不觉得自己有多大的错误,臣子用起来不放心,这难道是君王的错吗?

同时,他隐隐约约有一点期待,既然都以韩熙载夜宴图作为开端了,想必讲述的事情跟他这边脱不了干系吧。

后人是如何看待他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