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邻家诗话(完)

接下来又讲了一下这首词的韵脚、文理,以及嘉宾依照自己的想法,朗诵了一遍。

此时就该讲最后一个话题了,李煜之死。

“先前说过,李煜这首词是亡命之词,这也是后人猜测赵光义杀死李煜的一个理由,在大宋的汴京怀念故国,这也难怪宋太宗容不下他。”老师说道。

陆饮溪这时问:“那老师,还有其他的原因吗?”

老师顿了顿又道:“倒也是有,可能是堆叠到一起了,杀李煜还有一个比较常见的说法,李煜效仿姚重华,娶了周氏姐妹二人,就是历史上的大小周后,南唐被灭时,大周后早就因病去世了,小周后随着李煜去往了开封,而宋太宗则是喜欢上了小周后,于是派人毒死了李煜,不过这是野史,倒也是当不得真。”

“哦,这周氏姐妹也算是没有个好的境遇了。”

按照正常流程,早该cue下一个话题了,不知陆饮溪忘了还是聊历史聊尽兴了,继续顺着这个话题说了下去:

“大周后生病时,妹妹进宫探望,却被李煜看上,两人日久生情,李煜一边写着幽会的诗文,一边还瞒着大周后,但大周后又岂会不知,丈夫的背叛,再加上之前次子的夭折,成了压垮姐姐的最后一根稻草,不久后就去世了。”

“而小周后呢,当上皇后没几年,却经历了亡国之苦,丈夫的无能以及外人的羞辱,等李煜被毒死之后,她也自杀了,各有各的不幸。”

——————

“哀诗酸词,一个皇帝,娘们唧唧的,还没有眼力见,难怪亡国身死。”刘邦真看不上。

喜欢李煜词的人有很多,不喜欢的也有很多,尤其是对于汉唐,这词太过于阴柔哀叹了,一点气势也无,就说两朝真正的开国皇帝之作,刘邦大风歌,李世民威凤赋便为王朝奠定了基调。

李煜词备受推崇的时代还得属魏晋,无数人读着读着就哭了,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无论古今,皆是一等。

刘启虽然也纳了王娡的妹妹,但好歹是过了正妻明路的,对于李煜这种偷吃,还不敢让妻子知道的人嗤之以鼻。

“作为掌权者,要个女人多简单的事情,这李煜还偷偷摸摸的,不就是姐妹花么丢人。”

曹操也不屑的说,他自己看上了自然全部都送到铜雀台去,就是让天下所有人都知道,哪会这般扭捏。

就连客居在他许昌的刘协,都娶了他的三个女儿。

“父亲,这种事情您不懂,在暗地里也别有一般滋味。”曹丕此刻插嘴道,不然人家怎么还会写下诗来。

曹操略有深意地看着他这个儿子,“所以你偷谁了?”

杨坚看到这里居然与后世的李煜感同身受了,若不是有个强势的皇后,何至于偷偷摸摸的。

尤其是独孤皇后打量着他的眼神,这让杨坚升起一股挫败感,甚至都想撂挑子不干了。

至于南唐的李煜更是羞愧难当,日后发生是一回事,可如今赤裸裸地被所有人围观,且话语间都在说他是如何如何不行,做皇帝多么失败。

“陛下,您若真是这么喜欢我妹妹,就请逐我出宫吧。”大周后失望地看向李煜。

她在失望震惊的同时,也在心疼她的妹妹,她是不可能让妹妹进宫的。

李煜也是气急了,“你在说什么,那是历史上的事儿,跟我现在有什么关系。”

吵完架之后,更是慌的没边,如今身边也没个可靠的人,干脆把自己的心腹重臣都召入了宫,讨论了一会儿之后,李煜一脸绝望。

“要不,实在不行,降宋吧。”

——————

“哎,老师,传闻宋太宗赐给李煜的毒酒,乃是牵机,而他的哥哥赵匡胤晚上与弟弟喝酒时,却突然暴毙,也有人说,赵匡胤和李煜是一个死法,都是被毒死的,这说法可信吗?”

这个节目请来的主讲人也是知名的教授,人很随和,既然小朋友愿意聊,也就不管节目的主题是什么,就随着她去了,也乐意回答她的问题。

笑道:“此说法倒也是有,按照我自己的观点来说,我更偏向于赵匡胤可能有类似于高血压的病,他嗜酒如命,喝酒时没分寸,酒精中毒而死也是有可能的。”

“至于宋太宗登上皇位这一说,确实有不少疑点,应该是早年哥哥赵匡胤担心大宋初立,主少国疑,确实有传位于弟的想法,随着自己的儿子成年,又改变了想法,于是弟弟和儿子的矛盾就出现了,具体怎么登上皇位,恐怕只有宋太宗自己清楚了。”

——————

“这还要怎么猜,继承人之争素来如此,没有人会放弃这个唾手可得的位置,或许就是那宋太宗先发制人呢。”曹丕漫不经心说道。

根本就没有猜的必要,如果真是正常继位才是有问题的。

洛阳大殿,灯火通明,觥筹交错。

“安乐公,你在想什么呢,酒杯都倒了?”坐在上首的司马炎笑道,“难不成看着天幕,有所感悟了?”

“啊?”刘禅强行回过了神,笑着回道:“那倒没有,年纪大了,有些不中用,酒杯竟然也拿不甚稳。”

“哈哈哈哈,果然是老了。”

“安乐公人如其名啊。”

大殿的嘲笑声不绝于耳,刘禅恍若不闻,也只是跟着呵呵笑。

只是案几下的衣摆,却皱了又皱。

刘禅在想什么呢?

好像,上一次,也是这么个大殿,好像也是相同的场景。

此间乐,不思蜀……

赵匡胤脸色阴沉如水,如今虽然没有得知自己真正的死因,但也八九不离十了,如今赵光义早就让他囚禁了起来,若不是念着母亲,若不是没有明确说明是弟弟谋害了他,他早就处死了赵光义。

“父皇,您要保重身体,那些酒水,就不要再沾了。”赵德昭关心道。

赵匡胤不否定,“朕会的。”他还有未完成的志愿。

“胡说八道,朕是承遗命合理继承大统的,你们简首是造谣,胡说八道。”赵光义早就气的不行了。

先前加上现在的天幕,朝廷臣子、民间百姓该如何看他,赵光义名声扫地,如果他现在手无大权,恐怕早就没人支持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