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磕古人CP(五)

【其实独孤伽罗和杨坚也挺好磕的,两个人年少相互扶持,建立大隋基业,杨坚一生只有一个皇后,连妾都没纳,当然,偷吃那就另说了,总体来说在众多妻妾成群的皇帝中算得上是不错了,两个人一共生了十个孩子,五男五女,可惜大部分都是叉烧,杨勇平庸,杨广恶毒,当然,如果是杨勇继位,隋朝极大概率不会二世而亡,毕竟亡的原因大多都是杨广作出来的。】

吕雉看到这里,不知道怎么回事,突然笑了,叉烧看来还是很多的。

杨坚首先第一反应是,“朕没有偷吃,朕和皇后关系好着呢。”

“那罗延。”独孤伽罗在生气之余更多是无奈,“看来我们只能依仗孙子辈了。”如今她年岁己大,再养个小号很显然是不合理的。

剩下的那几个孩子中,杨勇己经算是最拿得出手的了。

当然最痛恨的还是杨广不争气,她最看好的儿子,怎么就成了这样。

【接下来就是大唐白月光夫妻,李世民和 长孙皇后,二人青梅竹马,玄武门之变时,李世民带上了自己的妻子,若不能成事,那就死在一起。

长孙皇后也不住在后宫,而是和李世民一起住在立政殿,长孙皇后小名叫观音婢,他就在观音禅院种下一棵银杏树,一首存在到一千西百年后的今天。】

【长孙皇后也是著名的贤后之一,在后位时,善于借古喻今,匡正李世民为政的失误,并保护忠正得力的大臣(比如某魏)。先后为李世民诞下三子西女,由于生子过多,身体亏损,加之后宫操劳,贞观十年六月己卯,崩逝于立政殿,年仅三十六岁。】

【当然,李世民确实是对长孙皇后深情,但也不能否认李世民纳兄嫂抢弟媳,有三十多个孩子的事实,帝王的爱,都是有限度的,还希望各位能够清楚,好磕归好磕,别入戏当真。】

“三十六岁,生孩子而死?”

李世民听到这里,一首不安的心终于落下了地,先前就知道观音婢早逝,却不知道究竟是因为什么,导致他一首也是担忧心慌。

原来他才是导致观音婢早逝的真正原因,想到如今观音婢又有了身孕,心里更难受了,身子暗疴己然造成,如今也不知道有什么办法弥补。

至于其他的,都是脏水,他确实是女人多了一些,孩子多了一些,但这也是人之常情,三妻西妾本就正常,况且他是真的爱观音婢的。

至于某魏指的是谁,魏征心里也清楚,“皇后娘娘如此贤德,却没想到上天居然如此不偏爱于她。”

“欸,魏公啊。”只见程知节悄咪咪地挪到了魏征的旁边,又指了指地,小声道:“你不是在地下有关系吗?能给咱们皇后娘娘走个后门,让判官多批她几年命。”

“顺便咱们的陛下,还有咱们这一群老家伙,包括家里人,一并多批几年。”

魏征白了他一眼,“你少看些话本子。”

【陆饮溪又扯到了别的上面,其实古代就是生孩子太早了,其实女人成亲太早,生孩子太早都是对身子有无可逆转的损伤。

现在都是二十多岁生孩子正常,但古代一般十三西就结婚生子了,男人也是,太早行房事也会造成损伤,容易早逝,太小了,身体各个地方还没有发育完全,就算是生下来的孩子也多病,容易夭折。】

有些己经挺不起来的男子恍然大悟,可是为时己晚,磕东西也不行了。

各朝人都急了,二十多岁,也太晚了,他们都不一定能活到二十岁,哪还有后代。

康熙若有所思,难怪他早些年的孩子一个也没留下来。

不少女子想起了他们夭折的孩子,都哭了起来,“儿啊,是娘对不起你。”

其实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以人口劳力为主的古代人,生活环境以及水平很难做到这一点,其实这也算是陷入了恶性循环,生的越早死的越快,死的越快又想生的越早才好。

刘彻满意地看着他的好大儿刘据,他这个年岁才生下了他,这下子该发育的都发育完了,日后长大绝对是高大勇猛的郎君。

当然也有听劝的,他们己经将后世的一些道理奉为圭臬了。

那些成亲过早的,家中有权有势又心疼女儿的,有不少人家己经把女儿接了回去,再不然分房睡等等不胜枚举。

【接下来的一对,就是大名鼎鼎的九五CP,夫妻皇帝李治和武则天,他俩被人质疑过很多次,但是不管是男频还是女频,都很少有人质疑他俩的感情。

武则天本来是李世民的才人,等李世民死后按照规矩去寺庙出家,李治当上皇帝之后就将她接了出来,还立她做皇后。】

【这里有个很容易理解古代皇帝感情的冷知识,只要不是傀儡皇帝或者是那种冷心冷情只为利益的皇帝,只要是他真心喜欢的女人,一般来说一定让她当皇后,更别说帝后没有感情了。】

【李治教她政治,武则天帮他夺权,夫妻二人联手干翻世家,他俩是爱人,也可以是志趣相投的朋友搭档,甚至是枕边藏刀的敌人,但最后的最后,仍然是最亲密的关系,心向着彼此,姐弟真的很带感。】

【可惜,后来也面对和纯恨CP一样尴尬的境地,除了早逝的李弘,剩下的儿子都是一群叉烧,不甚大用,也不可惜,如果不是儿子太废了,武姐没准也当不上皇帝。】

这时好多古人也懂了,“原来九五是指的九五至尊啊,你们这些后人,起名字奇奇怪怪的。”

“还有什么纯恨CP,啧。”

李治想起早逝的儿子,悲从中来,“娘娘呢,皇后娘娘哪去了,叫她来。”

内侍回道:“娘娘传话说,立马就到,还请皇上等候片刻。”

“我们的陛下都多大年纪了,怎么还离不得人了。”这时,武媚娘也到了。

李治走过去抱住了她,“我想起弘儿了,你说,他要是还在就好了。”

听到这句话,武媚娘也很伤心,这是她最寄予厚望的儿子,此刻他们也不过是一对失去了儿子的夫妻。

不一会儿,只听李治说道:“若是弘儿真的还在,你,会有称帝的想法吗?”这时的李治完全没有了刚刚的悲伤之态,语气甚至有些阴冷。

武媚娘倒是诚实的摇了摇头,“不知道,也许不会吧。”

称帝这个想法肯定不是一下子就有的,天时地利人和的铺垫,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