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火场救牌位获赏识(上)

嘉庆皇帝接过牌位,仔细看了看,见牌位完好无损,这才松了口气。他看着孔武,语气缓和了一些:“孔武……你不畏生死,抢救太祖牌位,是个忠臣。起来吧。”

“谢皇上!”孔武心中狂喜,知道自己的冒险成功了!

接下来,和绅等人也赶到了现场,看到孔武受到皇上的赞赏,脸色都变得十分难看。嘉庆皇帝下令彻查失火原因,同时嘉奖了孔武的忠勇行为。

“孔武,”嘉庆皇帝看着他,“你救驾有功,朕要赏你。说吧,你想要什么赏赐?”

孔武心中早己想好,他叩首道:“回皇上,小人不敢奢求赏赐,只希望能继续为皇上效力,将奉先殿重修工程做好,以告慰太祖在天之灵。”

嘉庆皇帝闻言,更加赞赏,点头道:“好!难得你有此忠心。从今日起,你便正式担任营造司主事,专责奉先殿重修工程,任何人不得干涉!”

“谢皇上隆恩!”孔武激动得热泪盈眶,连忙磕头谢恩。

看着孔武跪在地上,沐浴在皇帝的恩宠中,站在一旁的和绅和图海等人,眼神中充满了嫉妒和怨恨。孔武知道,自己虽然抓住了机遇,得到了皇上的赏识,但也正式踏入了更深的权力漩涡,成为了和绅等人的眼中钉。

但他并不后悔。从冒险救人,到冒险求机遇,他一步步走到了今天。他相信,只要有皇上的赏识,有侯佳氏的潜在支持,他就有能力在这波谲云诡的官场中,继续走下去,实现他出人头地的梦想。而接下来的路,将是更加惊险的宫廷斗争和官场博弈,他必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应对即将到来的一切挑战。

——

夜风吹散奉先殿上空的硝烟,却吹不散空气中弥漫的紧张气息。孔武跪在冰冷的青石板上,怀里紧紧抱着太祖皇帝的牌位,指尖因用力而泛白。他能感觉到嘉庆皇帝的目光如炬,正落在自己沾满烟灰的脸上,那目光里有审视,有惊讶,更有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

“孔武……”嘉庆皇帝的声音打破了沉寂,带着帝王特有的威严,“你可知擅自闯入奉先殿正殿是何罪名?”

孔武心脏猛地一缩,却强迫自己保持镇定,额头重重磕在地上:“回皇上,小人深知擅闯正殿罪当万死。但太祖牌位乃我大清根本,若有闪失,小人便是死一万次也难辞其咎。情急之下,小人顾不上许多,只求能护住祖宗牌位,其他生死荣辱,皆抛之脑后!”

这番话半真半假,却字字恳切。孔武清楚,帝王最看重“忠”与“勇”,他必须将自己塑造成不顾生死、只为皇家尽忠的形象。果然,嘉庆皇帝闻言,眼神柔和了几分,示意身边的太监接过牌位,小心翼翼地放回神龛。

“抬起头来。”嘉庆皇帝走到孔武面前,看着他被烟火熏黑的脸颊和手臂上的烫伤,“你是营造司的代理主事?”

“是,小人原是营造司材薪处民夫,蒙松筠侍郎提拔,暂代主事之职。”孔武如实回答,刻意提及松筠侍郎,既是表明出处,也暗含为其求情之意。

嘉庆皇帝微微颔首,似乎对“民夫”出身有些意外:“从民夫到主事,你倒是有些本事。此次救火,你有大功。说吧,想要什么赏赐?”

孔武心中早己盘算好,却故意露出为难之色:“皇上,小人不敢求赏。奉先殿‘异象’频发,又遭此火灾,皆因小人监理不力。若蒙皇上不弃,小人只求能继续督办奉先殿重修,定当鞠躬尽瘁,确保工程万无一失,以赎前罪。”

这招“以退为进”果然奏效。嘉庆皇帝见他不贪功、不图赏,只念及工程,心中越发满意:“好!难得你有此忠心。松筠虽处事不周,但举荐之人倒还可靠。朕命你正式担任营造司主事,总领奉先殿重修事宜,所需材料、人手,可首接向户部、工部调用,任何人不得阻挠!”

“谢皇上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孔武激动得声音颤抖,重重叩首三次,额头己渗出血丝。他知道,这道圣旨不仅是任命,更是一道护身符,让他在和绅等人的打压下有了喘息之机。

站在一旁的和绅脸色铁青,拳头紧握。他本想借奉先殿“异象”扳倒松筠,顺势安插亲信接手工程,却没想到被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吏坏了好事。他看着孔武,眼中闪过一丝阴鸷,暗道:“好个孔武,倒是个棘手的角色。”

火灾过后,孔武成了京城里的“红人”。街头巷尾都在议论“火场救牌位”的壮举,有人说他傻大胆,有人赞他忠勇可嘉,更有人猜测他是侯佳氏暗中扶持的棋子——这正是孔武想要的效果。他趁热打铁,立刻以营造司主事的身份发布告示,严令各部门加紧施工,同时暗中派人将曹振男倒卖材料的证据整理成册,准备择机呈给嘉庆皇帝。

“武哥,你真要扳倒和绅?”陈爽看着桌上一叠叠账目,有些担心,“他可是皇上跟前的老人,势力盘根错节,我们能斗得过吗?”

孔武正在审阅新到的木料清单,闻言头也不抬:“斗不过也要斗。和绅贪婪无度,若让他插手工程,不出三月,国库银子就得被他掏空一半。再说,我们有皇上的信任,有松筠侍郎的旧部支持,未必没有胜算。”他顿了顿,放下清单,“最重要的是,侯佳·景安大人暗中给了我一份名单,上面都是和绅在工部的爪牙,这可是关键棋子。”

原来,火灾次日,侯佳·景安便派人送来密信,信中除了 gratulation,还附了一份详细的工部官员名单,其中用朱砂标注的,正是和绅的亲信。孔武明白,这是侯佳氏释放的信号——他们愿意在扳倒和绅一事上与他合作。

接下来的半个月,孔武雷厉风行,先是以“延误工期”为由,将名单上的几个工部小吏撤职查办,又以“材料不合格”为由,拒收了和绅亲信送来的一批劣质砖瓦。这一系列动作如同组合拳,打得和绅措手不及,也让京城官场看清了孔武背后的力量。

和绅自然不会坐以待毙。一日,他以“视察工程”为名,带着一群御史来到奉先殿,指着刚铺设的金砖发难:“孔主事,这就是你督办的工程?我看这金砖成色不足,怕是用了次品吧?”

孔武早有准备,不慌不忙地呈上苏州官窑的烧制记录和验收文书:“和绅大人明鉴,这批金砖皆为一等品,每一块都经过三次验审。若大人不信,可当场敲碎查验。”

和绅没想到他准备如此充分,脸色一沉,又指向一根刚立起的金丝楠木柱:“这柱子纹理粗糙,我看是用了边角料吧?”

“大人说笑了。”孔武微微一笑,示意工匠上前,“这根柱子乃云南进贡的千年楠木,芯材致密,敢问大人见过哪根边角料有如此品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