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朝堂风云与皇子争储(下)

“爽子,准备一下,”孔武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我们要在皇上面前,演一场‘好戏’。”

嘉庆皇帝抵达首隶后,孔武亲自陪同视察河工。看着宽阔畅通的河道和沿岸生机勃勃的景象,嘉庆龙颜大悦,对孔武赞不绝口。就在此时,孔武突然指着远处一群正在田间劳作的百姓,对嘉庆说:“皇上,您看那些百姓,他们听说您要来,特意赶制了‘万民伞’,想献给您呢。”

嘉庆顺着孔武指的方向望去,果然看见一群百姓举着伞盖向这边走来,脸上洋溢着真诚的笑容。他心中十分高兴,立刻下令接见百姓。

百姓们见到嘉庆,纷纷跪地叩拜,为首的老者捧着一把装饰华丽的伞盖,大声说道:“谢皇上洪恩,派孔大人疏浚河道,让我们不再受水患之苦!这是我们百姓的一点心意,请皇上收下这把‘万民伞’!”

嘉庆接过“万民伞”,心情激动,连称“百姓有心了”。孔武趁机说道:“皇上,百姓们感恩戴德,不仅是因为您派臣疏浚河道,更是因为您治理有方,国泰民安。尤其是瑞亲王殿下,虽年幼,却时常关心民生,曾多次向臣询问首隶灾情,还将自己的俸禄捐出来赈济灾民呢。”

嘉庆闻言,更是欣慰,连连点头:“永璇这孩子,确实有仁爱之心,像朕。”

孔武见时机成熟,便巧妙地将话题引到储位之争上,说道:“皇上,臣听说京城有些议论,关乎储君之位。臣以为,储君乃国之根本,关乎江山社稷、百姓福祉,必须慎之又慎,应选择德才兼备、以民为本的皇子,方能上承天意,下顺民心。”

嘉庆沉默片刻,看着手中的“万民伞”,又想起瑞亲王永璇的种种表现,缓缓说道:“孔爱卿所言极是。储君之事,朕心中己有计较,定会择贤而立,不负百姓所望。”

孔武知道,自己的目的己经达到。他巧妙地利用百姓的“万民伞”和瑞亲王的仁心,在嘉庆心中加深了对瑞亲王的好感,为侯佳氏在储位之争中增添了重要的砝码。

回到京城后,嘉庆皇帝果然对皇后一党提出的“立嫡”主张不再那么热衷,反而多次在公开场合称赞瑞亲王永璇“仁厚聪慧,有治国之才”。皇后一党见状,十分焦急,竟铤而走险,想出了一条毒计。

一日,孔武接到侯佳·景安的紧急密信,信中说皇后一党买通了瑞亲王身边的一个侍读太监,企图在瑞亲王的饮食中下毒,幸好被玉皇贵妃及时发现,才未得逞。但皇后一党并未罢休,反而准备诬告瑞亲王“行为不端,秽乱宫闱”,企图彻底败坏他的名声。

“简首是无法无天!”孔武看完信,气得拍案而起,“为了储位,竟然如此不择手段!”

他立刻回信给景安,建议采取“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策略:既然皇后一党想用阴谋诡计,那侯佳氏也不必再束手束脚,可以收集皇后一党的罪证,在关键时刻给予致命一击。

孔武利用自己按察使的职权,暗中派人调查皇后一党的核心人物——佟佳氏家族的族长、领侍卫内大臣佟佳·隆科多。经过一番深入调查,终于发现隆科多不仅在朝中结党营私,还与江南盐商勾结,大肆贪污受贿,甚至可能参与了当年和绅的贪腐案。

孔武将收集到的证据整理成册,密封好后,派陈爽快马加鞭送往京城,交给侯佳·景安。景安收到证据后,与玉皇贵妃商议,决定在皇后一党诬告瑞亲王的朝堂上,先发制人。

果然,在一次重要的御前会议上,皇后的父亲、户部尚书傅恒率先发难,弹劾瑞亲王“年少轻狂,行为不端,不堪为储君”,并拿出了一些捕风捉影的“证据”。

就在嘉庆皇帝脸色凝重,朝堂上一片哗然之际,侯佳·景安突然出列,手持弹劾奏章,大声说道:“皇上,臣有本奏!傅恒大人指责瑞亲王殿下,却拿不出确凿证据,分明是恶意中伤!而臣这里,却有关于佟佳·隆科多大人结党营私、贪污受贿的真凭实据!”

说着,景安将孔武收集的证据呈给嘉庆。嘉庆皇帝看完证据,脸色铁青,立刻下令将隆科多革职查办,傅恒也因“诬告皇子、蒙蔽圣听”被降职处分。皇后一党经此重创,元气大伤,再也无力与侯佳氏抗衡。

储位之争尘埃落定,瑞亲王永璇因“仁厚聪慧、深得民心”,被嘉庆皇帝正式立为太子。玉皇贵妃母凭子贵,被册封为皇后,侯佳氏的地位达到了顶峰。

孔武因在储位之争中“深谋远虑,力挽狂澜”,被嘉庆皇帝召回京城,升任兵部侍郎,正二品衔,成为朝中炙手可热的实权人物。

回到京城的那天,侯佳·景安亲自到城门口迎接,握着孔武的手感慨万千:“孔老弟,此次能确立太子之位,你居功至伟啊!”

孔武谦虚地说:“这都是皇上圣明,景安兄和皇后娘娘运筹帷幄,我只是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不久后,新太子永璇在皇宫设宴,款待有功之臣。孔武作为太子的重要支持者,也受邀参加。席间,太子亲自为孔武斟酒,微笑着说:“孔爱卿,以后还要多多辅佐本太子啊。”

孔武连忙起身,恭敬地说:“臣定当竭尽全力,辅佐太子殿下,为大清江山效犬马之劳。”

看着眼前风光无限的孔武,陈爽忍不住低声说:“武哥,你现在可是兵部侍郎了,从一个穷小子到二品大员,真是太不容易了!”

孔武端起酒杯,望着宫殿外皎洁的月光,心中感慨万千。从山神庙救美开始,到如今成为朝中重臣,他经历了太多的风风雨雨、明争暗斗。他知道,这一切来之不易,也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更加重大。

“爽子,”孔武轻声说,“我们不能只看到眼前的风光,还要想到未来的责任。太子虽然确立,但朝堂之上还有很多事情需要我们去做,国家之外还有西洋列强虎视眈眈,我们不能有丝毫的懈怠。”

陈爽用力点点头:“武哥,我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