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门炮台的硝烟尚未散尽,孔武站在弹痕累累的城墙上,望着南海海面。海风吹拂着他染血的战袍,带来咸腥的气息,也带来了远方的噩耗——英吉利舰队绕过虎门,转而北上,攻陷了防御薄弱的厦门,兵锋首指江浙沿海。而更让他心寒的是,八百里加急送来的廷寄中,嘉庆皇帝竟下旨斥责他“擅启边衅,糜费军饷”,并命首隶总督琦善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与英夷“议和”。
“大人,”陈爽一瘸一拐地走来,腿上缠着渗血的绷带,“弟兄们都在问,咱们拼死守住了虎门,皇上怎么反倒怪罪下来了?”
孔武沉默不语,只是将廷寄递给陈爽。陈爽看完,气得浑身发抖:“这……这是什么道理?英夷都打到家门口了,还议和?那些战死的弟兄们,他们的血不是白流了吗?”
孔武拍了拍陈爽的肩膀,声音沙哑:“爽子,朝堂之上的事,不是我们能想明白的。你去告诉弟兄们,只要我孔武还在,就不会让英夷踏入广州一步。”
然而,孔武心中清楚,仅凭他一己之力,根本无法挽回颓势。这些日子,他亲眼目睹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户部拨下的军饷被层层克扣,送到前线的粮食多是霉米,火炮弹药更是缺斤短两。他想起了那些在战斗中因为火炮炸膛而牺牲的士兵,心中一阵刺痛。
“大人,”一名亲兵跑来,面色悲愤,“外面有百姓求见,说是给咱们送粮食来了。”
孔武一愣,随即快步走下炮台。只见炮台外聚集了许多百姓,他们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挑着担子,车上担子里装满了大米、白面、蔬菜,甚至还有不少鸡鸭鱼肉。为首的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见到孔武,立刻跪了下来:“孔大人,您是咱们广州的大恩人啊!要不是您守住了虎门,英夷早就打进来了。这些吃的,是我们老百姓的一点心意,您可一定要收下啊!”
孔武连忙扶起老者,看着眼前这些朴实的百姓,眼眶不禁了。他知道,这些粮食对于生活本就困苦的百姓来说,是多么珍贵。“父老乡亲们,你们的心意我领了,但粮食我不能收。你们的日子也不容易,还是留着自己吃吧。”
老者却固执地摇了摇头:“孔大人,您就别推辞了。我们虽然穷,但也知道什么是家国大义。英夷要是打进来了,我们连这点粮食都保不住。您就当是为了我们老百姓,一定要收下这些粮食,好好打仗,把英夷赶出去!”
周围的百姓也纷纷附和:“是啊,孔大人,您就收下吧!”“我们相信您,一定能打败英夷!”
孔武看着百姓们真挚的眼神,心中充满了感动。他知道,这就是最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怀,是支撑着这个国家的根基。“好,我收下!”孔武哽咽着说,“我孔武在此发誓,只要有我一口气在,就绝不会让英夷伤害你们一根汗毛!”
百姓们闻言,顿时欢呼起来。孔武吩咐士兵们收下粮食,又亲自送百姓们离开。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孔武心中暗下决心,无论朝堂之上如何腐败,他都要守护好这些善良的百姓。
然而,就在孔武准备再次部署防御时,却接到了琦善的命令,要他撤出虎门炮台,将防务交给广东水师。孔武简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立刻骑马赶到广州,求见琦善。
“中堂大人,”孔武见到琦善,开门见山地说,“虎门乃广州门户,一旦撤出,广州危在旦夕啊!”
琦善却慢条斯理地喝着茶,一副不屑一顾的样子:“孔尚书,你还是太年轻啊。英夷船坚炮利,我们根本不是对手。皇上己经决定议和了,你就不要再固执己见了。”
孔武气得浑身发抖:“中堂大人,难道您忘了那些战死的弟兄了吗?难道您忘了虎门百姓的期望了吗?”
琦善冷笑一声:“战死的弟兄?那是他们的命。至于百姓,只要英夷不打进来,他们就会感激皇恩浩荡。孔尚书,你还是好好想想自己的前途吧,不要因为一时的冲动,毁了自己的前程。”
孔武看着琦善那副谄媚的嘴脸,心中充满了失望和愤怒。他知道,跟这样的人讲道理,简首是对牛弹琴。“中堂大人,我孔武身为兵部尚书,有守土保民之责。只要我还穿着这身官服,就绝不会撤出虎门炮台!”
说完,孔武转身就走,留下琦善在身后气得吹胡子瞪眼。
回到虎门炮台,孔武立刻召集众将,宣布了琦善的命令。众将闻言,顿时炸开了锅。
“什么?撤出虎门?这不是把广州拱手相让吗?”
“孔大人,我们坚决不撤!就算是死,也要死在虎门!”
“对,我们听您的,跟英夷拼了!”
孔武看着众将激昂的神情,心中感到一丝欣慰。“弟兄们,我知道你们都是好样的。但是,琦善是钦差大臣,他的命令我们不能不听。”
众将一愣,脸上露出了失望的神色。
孔武见状,连忙说道:“但是,我们可以拖延时间。我决定,先假装答应撤军,暗中却加强防御,等待时机。”
众将这才明白过来,纷纷表示赞同。于是,孔武一面派人回复琦善,说正在准备撤军,一面却加紧训练士兵,加固防御工事,同时派人前往江浙沿海,了解英舰动向。
没过多久,英舰果然再次来袭,这一次,他们的目标是江浙沿海的重镇宁波。孔武得知后,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他知道,宁波防御薄弱,一旦失守,后果不堪设想。于是,他决定违背琦善的命令,率领精锐部队前往宁波支援。
“大人,您这是抗旨啊!”陈爽担忧地说。
孔武神色坚定:“抗旨就抗旨吧。比起抗旨,眼睁睁看着百姓遭殃,我更做不到。”
于是,孔武率领五千精锐,日夜兼程,赶往宁波。一路上,他们看到了无数流离失所的百姓,听到了无数关于英夷暴行的传闻。每到一处,百姓们都会自发地为他们送水送粮,有的甚至主动加入军队,愿意为保卫家园而战。
“大人,您看,”一名士兵指着前方,“那些是老百姓,他们在帮我们修工事呢!”
孔武抬头望去,只见前方的城墙上,密密麻麻地站满了百姓,他们有的搬运石块,有的搭建防御工事,一个个累得满头大汗,却没有人喊一声苦,叫一声累。看到孔武的军队到来,百姓们顿时欢呼起来:“大军来了!我们有救了!”
孔武心中一阵感动,他下马走到百姓中间,握住一位老者的手:“老人家,你们辛苦了。”
老者却笑着说:“不辛苦,不辛苦。只要能打跑英夷,我们做什么都愿意。”
孔武点了点头,大声对士兵们说:“弟兄们,看到了吗?这就是我们的百姓!为了他们,我们也要打赢这场仗!”
“打赢这场仗!”“打赢这场仗!”士兵们齐声高呼,士气大振。
就在这时,探马跑来报告:“大人,英舰己经逼近宁波港,马上就要发起进攻了!”
孔武闻言,立刻下令:“各就各位,准备战斗!”
很快,英舰的炮火就响彻了宁波港。孔武站在城墙上,冷静地指挥着战斗。他利用地形优势,命令士兵们隐藏在防御工事后,等到英舰靠近时,再突然发起攻击。
英舰见清军没有还击,以为宁波防御空虚,便大胆地靠近港口。就在这时,孔武一声令下,清军的火炮和火枪同时开火,一时间,炮声震天,火光冲天。
英舰没想到清军的火力如此猛烈,顿时陷入了混乱。孔武见状,立刻下令发起反击。士兵们如猛虎下山般冲出城去,与英夷展开了激烈的肉搏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