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的火车轰鸣着南下,车厢内茶香氤氲。他端起青花茶盏轻抿,望着窗外飞驰而过的萧瑟秋景,镜片后的眼睛闪烁着算计的光芒。亲信段祺瑞掀开帘子进来,军靴踏在红木地板上发出沉闷声响:"大帅,荫昌的部队在孝感停滞不前,武昌的革命军正趁机巩固城防。"
"停滞得好。"袁世凯嘴角勾起冷笑,指尖着茶盏上的缠枝莲纹,"老佛爷和载沣不是着急吗?那就让他们再急些。去给冯国璋发电,没有我的命令,北洋军一兵一卒不许越过滠水。"他放下茶盏,突然想起什么似的补充,"另外,派人去武昌,给孔武带句话——故人邀他共饮。"
武昌城总督衙门旧址,如今己变成革命军的指挥部。孔武盯着墙上临时绘制的军事地图,大头针标注的北洋军部署如乌云压境。周小虎抱着一摞情报匆匆进来,军装沾着未干的泥浆:"大人,袁世凯派来的密使在城外求见,说是带着大帅亲笔信。"
"袁世凯......"孔武的手指重重按在孝感的位置,想起二十年前小站练兵时,那个总爱眯着眼说"兵为将有"的袁世凯。他转身对副官下令:"备马,我亲自去会会这位故人。"
长江渡口的芦苇荡沙沙作响,两艘小船缓缓靠近。袁世凯站在船头,狐皮大氅随风猎猎,见到孔武的瞬间展开双臂:"仲文兄!多年不见,风采更胜往昔啊!"
孔武按住腰间剑柄,目光扫过袁世凯身后暗藏的侍卫:"慰亭,首说吧,你带兵南下,到底打的什么主意?"
"爽快!"袁世凯大笑,示意随从奉上檀木匣,里面躺着金灿灿的北洋军上将委任状,"只要兄台愿率武备学堂师生归编,这就是你的。当今局势,大清气数己尽,但凭你我联手,何愁不能三分天下?"
孔武盯着委任状上的蟠龙纹,突然想起大沽口炮台那些被锈蚀的火炮。他一把推开木匣:"慰亭,你我都清楚,现在不是争权夺利的时候。"他指着对岸隐约可见的武昌城墙,"那些年轻人用命换来的黎明,不能变成军阀混战的黑夜。"
袁世凯的脸色瞬间阴沉,却又很快堆满笑容:"既然兄台执意如此,那便各为其主吧。不过有句话奉劝——武昌的革命军,不过是一盘散沙。"他转身登船,临别时抛下一句,"听说黎元洪那小子被架上了都督之位?哈哈,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当晚,武昌城内的争论声冲破指挥部的窗户。革命党代表宋教仁拍着桌子:"袁世凯狼子野心!必须趁北洋军立足未稳主动出击!"而前清军将领吴兆麟却摇头:"我军装备、训练皆不如北洋,固守待援才是上策。"
孔武看着地图上不断逼近的北洋军旗帜,突然开口:"诸位可还记得,当年大沽口炮台是怎么失守的?"他的声音低沉却字字千钧,"不是因为火炮不够,而是因为朝堂上的蛀虫。现在我们缺的不是枪炮,是团结!"他展开袁世凯送来的密信,信纸在烛光下泛着冷光,"袁世凯想坐收渔利,我们偏要让他知道,武昌不是第二个大沽口!"
就在革命军紧锣密鼓筹备防御时,京城养心殿内己乱作一团。隆裕太后握着袁世凯要求"全权节制水陆各军"的奏折,眼泪扑簌簌往下掉:"这不是逼宫吗?"
载沣气得浑身发抖:"当初就不该听那桐的馊主意!现在可好,引狼入室!"
"王爷,"那桐跪伏在地,额头贴着金砖,"事到如今,唯有答应袁大人的条件。否则......"他没敢说完,殿外突然传来一声巨响——是紫禁城的更鼓,却惊得众人如惊弓之鸟。
武昌城外,北洋军的营帐绵延十里。冯国璋盯着望远镜里的武昌城,转头问参谋长:"大帅真的不让进攻?我这十二门克虏伯大炮都快生锈了!"
参谋长压低声音:"大帅在等,等革命军内乱,等朝廷让步,更在等......"他的目光投向南方,"等孙文回国。"
深夜的武备学堂,孔武在煤油灯下反复推演战术。周小虎抱着一箱手榴弹进来,发现桌上摆着本《孙子兵法》,书页间夹着片干枯的芦苇——正是白天在渡口拾到的。"大人,学生有个想法。"周小虎铺开自制的沙盘,"北洋军擅长正面强攻,我们就把战场引到街巷。城里的百姓早把房屋打通,地道也挖好了,就等他们进来!"
孔武眼睛一亮,拍着少年的肩膀:"好!告诉各营,把火药埋在主要街道,再用棉被浸水挡子弹。"他突然想起什么,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里面是块带着弹痕的怀表,"这是查理·戈登的怀表,当年在涿州缴获的。记住,洋人用坚船利炮没打下的中国,袁世凯也别想!"
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北洋军的进攻开始了。克虏伯大炮的轰鸣声震得地面颤抖,武昌城头腾起浓烟。孔武站在掩体后,看着第一波冲锋的北洋军踏入陷阱——事先埋设的火药轰然炸响,碎石混着弹片呼啸而出。周小虎带着学生兵从地道突然杀出,手榴弹如雨点般落下。
"给我冲!拿下武昌赏银万两!"北洋军军官挥舞着马刀督战。但当他们冲进街巷,却发现陷入了绝境。革命军依托民房狙击,每一栋建筑都变成了堡垒。更可怕的是,城中百姓自发参战,有的提着菜刀从背后偷袭,有的往北洋军头上泼滚烫的桐油。
袁世凯坐在中军帐内,听着前线战报皱起眉头。段祺瑞急得首跺脚:"大帅,再不下令增兵,冯国璋撑不住了!"
"慌什么?"袁世凯慢悠悠地装上水烟袋,"武昌城就像块硬骨头,急着啃会崩了牙。"他吐出个烟圈,看着烟雾在油灯下扭曲,"让冯国璋且战且退,把革命军引出来。另外,给英国领事馆发电,就说......"他嘴角浮现意味深长的笑容,"就说大清愿意开放更多通商口岸。"
武昌城头,孔武看着暂时打退的北洋军,身上的硝烟还未散去。周小虎递来一碗糙米稀饭:"大人,他们肯定还会再来。"
孔武接过碗,望着天际泛起的鱼肚白:"袁世凯不会善罢甘休。但只要我们守住武昌,就等于在清廷的心脏插了把刀。"他握紧拳头,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这一战,不仅要赢,还要让天下人知道——中国人,站起来了!"
而此时的长江之上,一艘客轮正破浪前行。船舱内,一位身着中山装的男子望着武昌方向,目光坚定。他知道,一场决定中国命运的较量,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