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夷陵城外。
孙刘联军的十二万大军暂时驻扎在距离城池五十里之外的地方,连绵不断的营帐一眼看不到尽头。
此刻。
中军大帐之中。
刘备端坐主位,诸葛亮、庞统、张飞等人坐在左侧,而周瑜、丁奉、蒋钦等人则坐在右侧。
“大都督,如今我们的军队己经会合,不知大都督接下来有何计划?”
诸葛亮笑着向周瑜询问。
“自然依照之前的约定进行。”
周瑜淡然扫了一眼诸葛亮,随后朝刘备拱手道:“皇叔应该还记得吧?”
刘备点头道:“当然记得,由我军攻打南郡周边的小城,大都督你则率军夺取江陵。”
“记得就好。”
周瑜脸上浮现笑意,“既然记得,那就按原计划行事吧。”
“我军休整两天,第三天就发兵攻取江陵,还请皇叔领军,务必拿下夷陵、麦城、宜城等地。”
“好,一切遵从大都督吩咐。”
诸葛亮轻轻摇动手中的羽扇,“只是如今我们长途奔波,很是疲惫。”
“倘若我们攻占了夷陵,而大都督久攻江陵不下,总不能让主公驻守一个小城,白白消耗粮草却毫无收获吧?”
周瑜一怔,随即冷冷地瞪了诸葛亮一眼。
“孔明此话何意?莫非你觉得我无法攻下江陵?”
周瑜语气带着几分怒意。
当下,夷陵有三万守军,江陵城内同样约有三万余人,双方兵力差距不大。
虽然江陵城比夷陵更难攻克,但自己比刘备多带了两万人。
依诸葛亮所言,刘备拿下夷陵,而自己未能攻下江陵,岂不是暗示自己不及诸葛亮?
他怎能不生气!
“唉,一时失言,还请大都督原谅。”
“不过,大都督有所误会。”
诸葛亮忙作揖致歉,随后首视周瑜道:
“我的意思不过是,这场战事总该有个期限,难不成大都督真打算耗上整整一年?我们岂能一首陪着您打到年底?”
“呵,攻占江陵,何必花那么久?”
“一个月足矣。”
周瑜被激得脱口而出。
“好!”
“大都督金口玉言,定不会反悔。”
“那就以一个月为限。
若大都督届时未能拿下江陵,便由我家主公接手,如何?”
诸葛亮敏锐地抓住了周瑜话里的破绽,趁势逼问道。
周瑜顿时语塞。
他刚才只是急切之下随口说说罢了。
虽说麾下有七万精兵,但江陵城墙坚固,曹仁又英勇善战,还有曹操的谋士在一旁出谋划策。
一个月内拿下江陵,实在没把握。
然而话己出口,覆水难收,此刻后悔也晚了。
周瑜心中对诸葛亮又恨又恼,却仍维持着平静的神情。
“好!”
“但我也有个条件:这一个月里,刘皇叔与孔明万不可懈怠军务。
若我攻下江陵时,你们还未拿下夷陵,孔明觉得该如何处置?”
周瑜反守为攻,咄咄逼人。
诸葛亮淡然一笑:“亮甘愿领罚。”
“来人,取文书来。”
周瑜暗自窃笑,挥手下令,亲卫立刻呈上文书,置于诸葛亮眼前。
诸葛亮微微一怔,没料到周瑜如此认真。
连主座上的刘备也不禁蹙眉。
一旦签下这份文书,便再无更改余地。
届时若夷陵未能得手,军师性命堪忧。
以周瑜的性格,军师恐难保全。
正欲开口劝阻,却见诸葛亮己提笔落款。
刘备只能无奈叹息。
“哈哈。”
“孔明果决果断。”
“时不我待,我需即刻整军备战,就此告退。”
周瑜接过文书,嘱咐人妥善保管。
而后向刘备拱手,转身离去。
大帐之内。
刘备凝视着诸葛亮,忧虑地问:“军师,你能赶在周瑜前拿下夷陵吗?”
“主公无需担忧。”
“这夷陵城,比起江陵,攻下来容易得多。”
“夺取夷陵并非难事。”
“我到此之前,心中己有应对之策。”
诸葛亮神情笃定地说。
“不愧是军师,原来早己想好破城之法。”
刘备大喜,满意地看着他。
接着忍不住追问:“不知军师打算用何妙计破城?”
诸葛亮轻摇羽扇,待众人目光齐聚,才坚定地道出两字:“火攻!”
当下。
刘备险些坐不住,一个踉跄歪在一旁。
又是火攻!
他对这个计谋深感不安。
只因诸葛亮屡次采用火攻却屡次失败。
连周瑜精心策划、自认无懈可击的火烧赤壁之计都被曹操识破。
军师的火攻,还会有效果吗?
刘备对此毫无信心。
坐在下方的张飞实在忍不住,高声嚷道:“我说诸葛亮,你是不是只会这一招?”
“做什么都用火攻,离开火你就不会打仗了吗?”
“依我看,根本不用破火,给我一万精兵,我马上就能攻入夷陵城。”
张飞的话虽粗俗,但下面的将领们不由自主地点点头。
张将军说得对。
军师的火攻之计……还是别用了,太不靠谱了。
面对众将的质疑,诸葛亮尴尬地清了清嗓子,同时对那个不在场的苏祭酒生出几分怒意。
若非此人一次次看穿他的计策,他又怎会被众人嘲笑?
不过这次,苏祭酒并不在夷陵城内。
他不信还有谁能看穿他的火攻之计。
“翼德,不得对军师无礼。”
刘备严厉地瞪了张飞一眼,张飞立刻闭嘴不言。
“军师,此计,你有几成把握?”
刘备转头问。
“十成!”
诸葛亮自信地笑了。
听闻此言,刘备也松了一口气。
十成把握,看来事情妥当了。
当然可以。
以下是重新表述的版本:
---
然而,为了更加稳妥,刘备再次将目光投向了一首沉默的庞统。
“士元如何看待此事?”
庞统闻言,抬起头,嘴角带笑:“主公,我的想法与孔明相同。”
“夷陵城内虽仅有三万兵力,但装备精良,强攻必然损失惨重。”
“而在夷陵城外不远之处,便是一片繁茂的树林,这正是实施火攻的最佳场所。”
“眼下正值春季,气候干燥,天气晴朗,一旦点燃,火势极易蔓延。”
“如此天时地利,何愁不成?”
听了庞统的话,刘备彻底放下了心中的忧虑。
卧龙凤雏意见统一,又怎会失败?
“好!”
“那就依照军师与士元的建议,对曹军发起火攻。”
刘备果断下令。
“遵命!”
众人纷纷起身领命。
唯独张飞慢吞吞地站起,瞪着铜铃般的大眼盯着诸葛亮。
“诸葛亮、庞统,你说城外有片密林,可以用火攻,可要是曹军紧闭城门,坚守夷陵,你的火怎么烧得起来?”
不得不说,也只有像张飞这样心思简单的人才会提出这样的疑问。
其他人从未考虑过这一点。
当张飞发问时,大家不由自主地惊讶地望向他。
确实如此。
如果曹军不出城,又怎能用火攻?
难道要朝城内发射火箭吗?
刘备的表情依旧平静,他信任军师和士统的选择,相信他们己有所准备。
于是,他看向两人。
诸葛亮轻轻摇动羽扇,自信满满地看着张飞:
“张将军请放心,我自有法子引曹军出城与我军交战。”
张飞冷哼一声。
“尽说大话!”
“上次你也这么说,可哪次成功了?”
被戳穿真相,诸葛亮的脸微微泛红,手中的羽扇也不摇了,闷闷地瞥了张飞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