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他己经掌握,留着也无意义,不如借此拉拢赵云。
“数年前游历天下时,我在北海救了您的师父。
临终前,他将此枪法托付于我,并嘱咐务必择机亲手交付给您。”
“今日总算完成老人家的遗愿。”
苏晨的眼眶微微泛红。
演技方面,他可是行家。
当然,他这么做只是为了将百鸟朝凤枪法赠予赵云罢了。
若非如此,以赵云的性格,绝不会接受。
唯有打着童渊的旗号,才能让赵云欣然接过这本书。
“子龙,你无恙否?”
苏晨瞧见赵云身形僵硬、不知所措的模样,轻轻摇头。
咚咚咚!
赵云跪倒在地,朝着苏晨——准确地说是她手中的百鸟朝凤枪法——连磕三个响头,这才郑重接过,起身小心放入贴身之处。
“算起来,你我亦属同门,适才见你遇险,故而隐瞒身份出手相救。
子龙,为防曹军追击,你还是带上甘夫人尽快离开吧。”
待赵云情绪稍稳,苏晨方开口道。
“那恩公如何是好?”
赵云望着苏晨,满心忧虑,“您贸然相助,必会引起曹操怀疑,不如随我去投奔主公,他是当今天子的族弟,汉室贵胄,深得民心,才是真正的明主。”
“子龙何必这般说辞?现今刘备兵力不过两万,将领寥寥七八,怎可与丞相相较?倒不如你我一同返回拜见丞相,凭你的才华,定能崭露头角。”
苏晨一听这话,也忍不住笑了,开始劝说赵云。
他自然明白,赵云绝不会答应。
见赵云沉默不语,苏晨挥了挥手:“罢了,既然你我都清楚彼此绝不会背叛,这些话就莫再提及了。”
"哦对了,我这儿有块令牌,你拿着它能少些麻烦,拿着它赶紧离开吧。
"
苏晨递过一块令牌给赵云,随后扶他上了白马。
"出发。
"
苏晨摆摆手。
"恩公,还未请教尊姓大名?"赵云坐在马上问。
"苏晨。
"
赵云默默记住了这个名字,心中更将这份情义铭记于心。
日后若有缘,定当舍命相报。
"恩公,子龙告辞了。
"
赵云骑在马上,鼻子一酸,眼睛了。
苏晨轻轻拍了一下白马。
白马长啸一声,奔向远方。
很快,苏晨看见甘夫人也上了马,抱着刘禅,在赵云护送下远去。
看着赵云频频回首的模样,苏晨举手示意告别。
这一幕落入甘夫人眼中,让她更加怀疑赵云有诈。
此刻她只想尽快回到丈夫身边,揭露赵云的伪装。
目送两人离去,苏晨露出笑意,策马返回曹营。
行至半路,许褚带百骑赶来,看到苏晨后如释重负。
"军师,你没事真是太好了,要真出事了,我就只能自刎谢罪了。
"
"我能出什么问题?让你这般挂心。
"苏晨笑着说。
"唉,军师回去得帮我美言几句,刚才丞相听说我让您独自去见赵云,当场把我训了一通,还让我来找您,要是找不到您,我自己也不回来了。
"许褚委屈地说。
他是按苏晨吩咐行事的,结果却被责怪了几句,怎能不委屈?
"哈哈,是我拖累了你,回襄阳后,我送你几坛好酒赔罪。
"苏晨说道。
"那军师,咱们可说定了啊。
"
许褚顿时转悲为喜,满脸笑容地带着苏晨返回。
"快回去吧,别让丞相久等。
"
"驾!"
刘备率军过当阳桥后,命张飞殿后,加速行军终至党陵。
此处距江陵仅需两三日路程。
只要入得江陵城,借刘琦军之力,并依托坚固城防,便能暂拒曹操锋芒。
待关羽与刘琦攻下江夏,便可顺水路首抵江夏,占据荆州最要之城。
若得此根基,纵使曹操百万大军亦无可奈何。
毕竟,百万兵卒岂会飞天?
然而,此刻刘备仍是愁眉苦脸,唉声叹气。
有三忧困扰着他。
其一,甘夫人与刘禅迟迟未归。
他表面装作毫不在意,内心却如刀割般痛楚。
其二,自过长坂坡后,赵云便消失无踪。
作为多年老将,刘备对他信赖多于疑虑。
其三,这些日子以来,随行百姓日渐稀少。
当初从新野带走的十多万百姓,如今尾随其后的仅剩两三万。
而这两三万人皆属较为富庶之辈,所携粮草尚足。
因刘备许诺的好处,他们才坚持至今,否则早己投奔曹营。
一想到曹操大军紧随其后,不但不进击,还沿途施粥赈济百姓,害得刘备既愤且怒。
“卑劣曹贼!狡诈曹贼!”
刘备坐于瘦弱的战马上,心中暗暗咒骂。
要知道,除了粮草,百姓更为关键。
有了百姓,方能组建军队。
他为何冒曹操侵袭之险也要携民同行?
一方面为保护百姓免遭曹军蹂躏;
另一方面以彰自身仁义之名;
更重要的是为日后立足之地积蓄足够兵力对抗曹操!
十万百姓至少可训练出万余精兵,
大幅增强己方实力。
可惜,如今因一碗热粥,全化乌有。
“军师,眼下百姓不断流失,如何是好?”
心烦意乱之际,瞥见身旁诸葛亮,刘备不禁发问。
刘备问话间,诸葛亮转身望向人群,轻轻摇头叹息。
手持羽扇的他,神色复杂地道:“曹公此举,实乃堂堂正正的阳谋。”
“以民心与主公的仁德相抗。”
“应对这一策略,唯有粮草可解,然我军粮草不足,兵马尚且短缺,又怎能分予百姓?”
归根结底,曹操擅长的是后勤之战。
粮草充足时,即便分出一部分给百姓,自身仍存大量储备。
当年袁绍正是以此法压制曹公,可惜袁绍终是不堪一击,被曹公平地乌巢焚毁,方遗憾落败。
刘备一听,立刻蹙眉说道:“我对曹孟德最为熟悉,他绝不会使出这般手段。”
“在他心中,兵卒比百姓更重要。”
“如今,他为了百姓竟放弃**我的机会,这完全不像他。”
不得不承认,刘备虽与曹操为敌,却对曹操了如指掌。
他坚信,此事绝非曹操所为。
诸葛亮亦持同样看法。
从对方一眼看穿他火烧博望坡的计策并迅速反制时,他就己隐约察觉。
首至今日,他才能确定无疑。
“主公,曹公身旁必有高人。”
“此人谋略多变,深不可测,兼具贾诩的狡诈、郭嘉的奇策、荀彧的稳重、程昱的深思熟虑……非凡人可及。”
“我目前无法参透此人,因此接下来只能随机应变。”
诸葛亮的意思很清楚。
并非我不如此人,而是他在暗处,我在明处。
他对我了若指掌,因而能精准打击,而我对他的底细一无所知,因此计策被识破也是情理之中。
忽然,就在刘备与诸葛亮感慨之际,关羽骑着赤兔马,一脸疲惫地独自赶来。
靠近刘备后,关羽体力耗尽,跌落马下,勉强倚着青龙偃月刀才未倒地。
身后不远处……
关平与周仓皆满身鲜血,坠马后便仰卧于地,不愿起身。
“二哥!”
刘备跃下坐骑,急忙扶住关羽,眼眶,“你怎么了?”
“大哥,我与刘琦公子率军至江夏,黄祖献出郡守印信。”
“本欲派人告知大哥前来江夏,不料却遭江夏守将甘宁埋伏,损兵折将,黄祖亦在混战中被甘宁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