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长江天险

果然如此!

与历史记载一致,庞统向曹操进献了这条毒计,致使曹军船只以铁索相连。

后来黄盖诈降时,点燃的火船首闯曹军船队,引发熊熊烈火。

这般大火骤起,短时间内难以扑灭。

本来只需分散船队就能避开灾难,但因铁链束缚,只能眼睁睁看着火势蔓延,无计可施。

想必那时的曹操定感绝望吧?

“哈哈……原来如此,看来庞统意欲一举覆灭丞相麾下的数十万大军啊。”

“不愧是庞士元,若此计得逞,其威名必将震动西海。”

苏晨摇头叹息。

“什么!”

曹操的手猛地僵硬,他盯着苏晨,惊愕地追问:“庞统的连环计竟如此狠毒?”

“军师速速为我解说。”

一听此计关系到全军安危,曹操立刻不安起来,眼神也愈发沉重。

“丞相,请先落座,饮些酒,吃些饭,边吃边谈。”

苏晨示意曹操坐到身旁的椅上,待其落座后方缓缓道:“丞相且思,若东吴以火攻,江风助威,烈焰岂非一时难以扑灭?”

“况此铁链相连,战船彼此束缚,欲退亦难。

一旦火势蔓延,千帆尽毁,数十万将士又将存几?”

“啊……”

“好毒辣的计策。”

“多亏先生点醒,否则我军危矣。”

曹操倒抽了一口凉气。

他能预见那样的后果。

一旦此役折损数十万士卒,别说江东,连荆州怕是都守不住。

届时西凉的马腾必然趁虚而入,自己恐怕从此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实在侥幸!

曹操内心庆幸,对苏晨愈加钦佩。

“先生之智远胜卧龙、凤雏,得遇先生,实乃天佑。”

“那水镜先生竟将先生逐出山庄,我料他也不过庸碌之辈,竟看不出先生才华。

竟还妄称识才,何其可笑。”

曹操赞了苏晨几句,又忍不住嘲讽水镜先生。

不过他心里也明白,若水镜先生真瞧出先生的本事,刘备岂非早就三顾茅庐请走先生?

那样的话,此刻头疼的便是自己了。

想到被先生这般人物算计,他不禁浑身发紧。

“丞相,您过奖了。”

苏晨苦笑着望向曹操。

不曾想曹孟德这般擅长拍马。

其实那时在水镜山庄,他整日偷懒贪睡,并未显露出什么能力。

水镜先生看不见也是正常。

曹操一笑,毫不在意,称赞自己的军师有何不妥?

“先生,既然己识破庞统之计,不知可有破解之道?”

曹操问。

“庞统此计确是巧妙,以铁链相连,的确能大幅提升北方士卒的战斗力。”

“而其关键在于无法解开的链条,丞相只需令巧匠制作铁扣,一旦东吴火船来袭,只需解开这些铁扣便可。”

再者,现今丞相对江东的火攻之策己有防范,怎会轻易任其逼近?

苏晨笑着回应。

历史上的曹操,在赤壁惨败于周瑜之手,原因有二。

其一是突如其来的东南风。

其二是曹操麾下兵多将广,即便以铁索相连,也不能将所有士兵安置于船中。

于是,曹操干脆在赤壁沿岸搭建营帐,存放粮草物资,并与船只相连,便于支援前线作战。

然而,正是这种布局,使得大火顺势蔓延开来。

不仅烧毁了江面上的所有船只,连同岸边的营帐也损毁严重。

后来曹操见损失惨重,难以挽回,只能焚毁余下船只及粮草,狼狈撤回许昌。

所以只要这场大火燃不起来,或者仅仅烧毁几艘船,江东便无法取胜。

“好,就依军师之言行事。”

曹操点头后,不由感慨道:“这长江天险实属棘手,纵使有数十万精锐将士,却被一条江水挡住了去路。”

“否则攻取江东又何需这般复杂。”

确实如此。

若无长江,江东或许根本不敢抵抗吧。

苏晨心中暗想。

“丞相,为何不派兵分路渡江呢?”

许褚在一旁忍不住问道,“我虽不懂水战,但也明白长江岸线漫长,江东兵力不可能防守全境。”

听罢,曹操不禁瞥了许褚一眼。

随后对苏晨说:“军师,请为仲康答疑。”

苏晨点头,笑着对许褚解释:“仲康,江东六郡早己被孙家经营得固若金汤,哪怕江面稍有异动,江东也定能察觉。”

“我军即便从上游、中游、下游三处同时进攻,江东又怎能不知晓?在我军抵达江东沿岸前,他们必己做好准备。”

“再者,江东水军天下无双,我军若是分兵,岂非给了对方逐个击破的机会?”

纵然我军能够突破江东的防线,进入其境内,却难以维持补给,更可能被迅速赶来的援军截断退路,这不是白白送死吗?苏晨觉得许褚的想法过于单纯。

倘若真能轻易攻入江东,曹操又怎会召集大军,在赤壁与江东决一生死呢?

这其中固然有曹操冒险的因素,但更多是对长江天险的无可奈何。

"嘿嘿,我懂了。

"许褚抓抓头,这样的问题确实是自己想得太过简单了。

"好了,说了这么久,想必都饿了吧?丞相,仲康,快坐下吃饭吧。

"苏晨摆摆手示意许褚一同落座。

许褚急忙坐下,目光热切地看着苏晨,那神情仿佛做错事等着受训的小孩。

"知道你许久没尝过好酒,特意为你备下了。

"

苏晨摇摇头起身取了一坛美酒。

许褚一看,两眼放光,连连吞咽唾沫。

待苏晨递过去,他便急不可耐地畅饮起来。

"好酒!好酒!"

边喝边兴奋地叫嚷。

"大人..."

这时,赵阳从远处跑来,气喘吁吁地说:"外面有个叫甘宁的,说要见您。

"

"哦?兴霸回来了?快,请他进来。

"苏晨笑着说道。

"我去叫他。

"

赵阳转身离去。

不久便领着甘宁进来,随后知趣地退出。

"兴霸,来,听说你在江东仅率百骑便烧毁了刘备的粮草,快跟我说说,你是怎么做到的。

"苏晨招手示意甘宁靠近。

说实话,当初听到这个消息时他也颇为震惊。

心想甘宁胆子真不小。

带着百人就敢潜入江东,还成功烧掉了刘备的粮草。

要知道,刘备押运粮草时至少也有数千人护送。

以百人对千人,还能全身而退。

这份能耐,确实令人佩服。

"拜见丞相,军师。

"

甘宁略显局促地走近,在稍靠后的位置落座后,简要讲述了事情经过。

起初,甘宁见刘备逃脱,原本计划返回江陵向夏侯惇禀报,再回到江夏继续领军,意图拿下周边几座小城。

然而,刚走出不远,想到未能完成苏晨交代的任务,甘宁深感羞愧,认为无颜面对苏晨,于是决定不去江陵,而是留下百余精锐跟随自己前往江东,伺机而动。

其余部众则由他遣返江陵,向夏侯惇报告具体情况。

他与这些精锐曾长期为锦帆贼,对长江水道十分熟悉。

尽管江东戒备森严,甘宁仍寻得机会潜入其中。

本意只是在江东制造些骚乱,不曾想却遇到了刘备在武昌城购置的粮草。

……

甘宁当时怒火中烧,未加思索便提起武器准备焚毁粮草,即便失利也有个交代给苏晨。

谁料刘军防守异常松弛,或许因未料及会在江东受袭,一时慌乱间给甘宁提供了可乘之机。

一场大火彻底烧毁了刘备的粮草,随后他骑着夺来的战马迅速撤离。

若非后来张飞追赶,十几名兄弟为掩护撤退而牺牲,这次奇袭,甘宁完全可以安然带领手下全身而退。

即便如此,苏晨听完后也不禁为甘宁捏了把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