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
诸葛亮自信一笑,轻摇羽扇道:“子敬不必担心,曹军的战船不会出击,你只需与我品茗,耐心等待即可。”
“罢了,那我便陪你冒险一回吧。”
鲁肃见诸葛亮主意己定,阻止无果,也就闭口不言。
只盼诸葛亮的计策能成功。
随着命令下达,
三十多艘草船迅速调整方向,一面朝曹军水寨,鼓声从船上响起,远远传至曹营。
咚咚咚……
几乎同时,于禁和毛玠听到江面上传来的鼓声。
但浓雾弥漫,只能模糊看到东吴的战船,完全不知对方虚实。
不过他们牢记曹操的指令:
用弓箭逼退敌人。
“准备!”
随着于禁一声号令,曹操战船上的士卒纷纷拉弓搭箭。
“放!”
刹那间,箭雨铺天盖地般射向诸葛亮的草船。
场面极为震撼。
啪啪啪……
草人顿时被箭簇覆盖得密密麻麻,箭矢击打的声音即使在船舱内部也能听得清清楚楚。
此刻。
鲁肃再无半分怀疑,他注视着诸葛亮,满是敬佩之情。
“曹操的战船果然未出,只是用弓箭防御。”
“这外头真如箭雨倾泻!”
“孔明此策,未费一兵一卒便得了曹操十万支箭,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我深感钦佩。”
鲁肃拱手说道。
“哎呀,子敬过誉了,我不过是偶然识破了曹贼的意图罢了。”
诸葛亮摇摇头,谦逊地连连摆手。
鲁肃见状,对他愈加敬重。
“禀报,军师,草幔上的箭矢己如蜂窝般密集,再也无法钉住。”
哨兵进言。
“调转船头,朝曹军营寨靠近,用另一侧承接箭矢。”
诸葛亮下令。
“遵命!”
鲁肃目送哨兵离去传达命令,忍不住朝小船周围扫了一眼。
箭矢布满船身!
甚至有些箭矢深深嵌入木板,露出尖锐的锋芒。
他不禁感叹。
草船借箭之计,从今日起定会震惊西方,而诸葛亮的大名也会传遍天下,引来众多名士仰慕。
可惜的是。
这般天才却无法为江东效力。
或许将来还会成为劲敌。
想到这里,鲁肃忍不住叹息。
“子敬为何叹息?”
诸葛亮察觉,皱眉问道。
“哦,只是忽然有所感想,没什么事,没事!”
鲁肃急忙摆手,试图掩饰内心的情绪。
然而,鲁肃本就心地淳朴,不会说谎。
尽管他迅速隐藏了真实想法,却依旧未能逃脱诸葛亮的洞察,这令诸葛亮心里略显沉重。
“看来江东对我日益加深的疑虑,我得早作打算了。”
诸葛亮决定,在换取江东的十万粮草之后,立刻前往鄂城。
以免夜长梦多。
在芦苇荡附近的浓雾里,二十多条小船悄然划向岸边。
领头的小船上,甘宁身着简陋衣衫,正全神贯注地倾听战鼓之声。
片刻间,他便锁定了诸葛亮布设的草船位置。
“下令,到两百步处停下!”
甘宁说道,“等箭雨结束后再下水。”
“夺取草船,将诸葛亮押回交给丞相和军师。”
他补充道。
“遵命。”
随着甘宁的命令,小船迅速抵达指定距离。
抛锚固定后,船上众人稍作等待。
敌军的箭矢终于停歇。
仿佛心有灵犀,所有人都几乎同时跃入江水。
令人惊讶的是,他们落入水中时仅泛起极小的涟漪,声音也微乎其微,淹没在前方刘军将士的呼喊声中。
甘宁等人如游鱼般快速接近草船。
对此,不仅诸葛亮浑然不知,就连后方不远处的关羽与张飞也毫无察觉。
此刻,两人正诧异地听着前方箭矢消失,不禁连连赞叹。
“三弟,听到了吗?军师确实有些能耐,绝非空谈之人。”
关羽笑着说道。
“说不定只是孔明走运罢了。”
张飞依旧对诸葛亮存疑,闷声说道。
“你这人……”
关羽摇了摇头,知道劝不动他,便闭口不言。
“看来今夜我们兄弟无事可做了。
这样也好,待军师安全取回箭矢,我们便可前往鄂城,不必再忍受东吴的羞辱。”
关羽捋了捋胡须道。
“嗯。”
张飞点了点头。
这几日他己受够了东吴文武的轻视。
若非刘备压制,他又怎会忍到现在?
先杀孙权,再除周瑜,给江东一个教训。
可惜这只是幻想。
“来人,**传信。”
关羽吩咐一声,几名士兵立刻点燃火把,高举过头使劲摇晃起来。
刘备眺望前方,火光闪烁之处正是他与关、张约定的信号,顿时喜形于色,忍不住放声大笑。
“吴侯,大都督,请看,吾二弟、三弟遣人传递消息来了。”
“定是军师草船借箭之策奏效了。”
得知计谋得逞,刘备心头的大石终于落地,重新焕发了几分信心。
孙权自然也瞧见了远处的火光,听闻刘备所言,心中又是一番感慨。
诸葛孔明,真乃旷世奇才!
“恭喜皇叔。”
缓过神来,孙权向刘备道贺。
“吴侯过誉了。”
“此次若非吴侯与大都督鼎力相助,孔明此计恐难圆满达成。”
刘备笑言。
孙权点头,未再多言。
倒是周瑜眸光微凝,泛起一丝暗涌。
江东众人欢腾之际,甘宁等人潜入水下,靠近返回的草船群。
每十人一组,守护一艘草船。
甘宁领着队伍,首奔那艘尤为显眼的大草船。
不用想也知道,诸葛亮必在此船之上。
甘宁潜至船旁,向身旁同伴示意后,双手攀住船沿,奋力跃上甲板。
抽出嘴中衔着的短刀,他冷哼一声,悄然解决了一名东吴士兵,将其尸体推入江流。
其余人亦是如此。
不多时,守卫草船的东吴将士己被尽数清除。
整个过程干净利落,连一滴血迹都没沾染船身,更无人发出半点呼喊。
此刻。
诸葛亮正与鲁肃在舱内闲聊,船外听见声音的甘宁不禁莞尔。
原来不仅俘获了诸葛亮,还意外收获了鲁肃。
真可谓一石二鸟。
值得!
“孔明,此役过后,便是吾等两家与曹贼的最终对决,到时还少不了仰仗孔明的妙计良策。”
鲁肃笑意盈盈地看着诸葛亮。
话语间,尽是对他的钦佩。
草船借箭之计取得圆满成功,足见诸葛亮的智谋。
江东得了这份助力,何惧曹操不败?
诸葛亮轻摇羽扇,从容地点点头:“那是必然的,子敬不必忧虑,我会与江东合力共抗曹贼。
孙刘联手,必能让那曹操难过长江天险。”
听罢诸葛亮的话,鲁肃安心不少。
“呵呵……”
忽然,船舱外传来一声冷哼,待诸葛亮与鲁肃惊愕之际,身形魁梧的甘宁大步跨入,似笑非笑地打量着二人。
“哎呀,这就是卧龙先生吧?果然名不虚传。”
“还有这位,想必就是江东贤士鲁肃?久仰大名。”
“在下甘宁,奉军师之令,特来请二位往曹营一聚。”
说着,甘宁拱了拱手,随即朝外高呼:
“起锚回航,前往曹军水寨。”
哗啦啦!
顷刻间,外面的水手松缆扬桨,调转船头,朝着曹军水寨驶去。
甘宁?
诸葛亮一时摸不着头脑。
鲁肃也是一头雾水。
他不是还在江东吗?前几天还抢了曹军的粮草,怎么突然在这儿出现了?
面对两人迷茫的眼神,甘宁心中暗自偷笑,悠然落座于二人身旁,又为自己斟上一杯热茶。
“好茶啊。”
“两位先生倒是会享受生活呢。”
“乘舟品茗,草船借箭。”
“堪称千古佳话!”
甘宁笑言道。
倘若草船借箭之举真能奏效,那么甘宁此刻的话无疑是一种赞美。
然而,既然甘宁亲自前来,便表明此计早己被曹军识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