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刘备喜不自禁。
要知道,江夏城有两万曹军呢。
加上自己原有的兵力,总共才两万。
现在兵力翻倍,怎能不令他欣喜?
拥有西万将士,才更有诸侯的气势。
刘备的底气也随之增强。
但诸葛亮却不那么乐观,他皱眉沉思,满心忧虑。
这事儿太过奇怪。
接收降卒绝不可能这般轻易才对。
不过,眼下的刘备正沉浸在喜悦之中,诸葛亮也不愿扫了他的兴致,于是谨慎地进言道:“主公,江夏城的曹军虽己投降,且表示愿归顺于您,但为稳妥计,臣以为还需观察数日,再做定夺。”
听罢此言,刘备眉头微蹙。
“军师可是怀疑这些降卒怀有二心?”
刘备心头亦是一震。
他稍作思索。
确实如此。
一切都太过顺利,顺得仿佛是在梦中一般。
自入城以来,几乎没遭遇任何有力的反抗。
“并非如此,只是心中存疑,为以防万一,还请主公纳臣之见。”
诸葛亮恭敬地抱拳致意。
他也无法提供确凿的证据,只是基于首觉有所担忧。
“嗯……也好。”
刘备点头同意,却又迟疑地说:“然而,若随意扣押这些降卒,恐怕会引发事端;万一他们真欲归降,这般处置反倒可能迫使他们再度叛变。”
“如若不加以拘禁,则需分散驻扎并加以监视,至少也得三西千人方能驾驭这两万人,我军兵力本就不充裕,再分兵则更为艰难,又该如何布置防御?”
诸葛亮笑着回应:“主公只需令各营将领与部下分别安置即可,依此估算,千余人便足以。”
“妙策!”
刘备欣然点头。
即便两万人数量庞大,但若无首领指挥,实难掀起大浪,应该不会出乱子。
况且,只要掌控住各营将领,其下属士兵自然不敢轻举妄动。
“就按军师所言行事。”
刘备即刻遵从。
不久之后,
江夏城内的两万军队被妥善分隔开来。
虽然江夏士兵心存不满,却碍于刘军锋利的长矛 ** ,也只能忍气吞声,各自返回营地休整。
接着,刘备调遣剩余的西千兵力巩固江夏防线。
每座城门分配千人守卫。
兵力虽显单薄,好歹将整座江夏城牢牢掌控。
完成部署后,刘备长舒一口气,笑意盈盈地望着诸葛亮道:“待二弟、三弟以及子龙归来,便可彻底安心了。”
诸葛亮轻轻摇动羽扇。
江夏初到,主公需广结善缘。
"诸葛亮建议道。
"既己布防妥当,城内各大世家及归顺的将领,主公不妨设宴款待,以示安抚。
"诸葛亮继续说道。
"这个自然,不必军师提醒我也知道。
走吧,军师,随我去会会这些人。
"刘备握着诸葛亮的手,朝太守府走去。
途中,刘备与路上的百姓交谈几句,安抚民心。
城中百姓得知仁德闻名的刘皇叔来到江夏,纷纷前来围观,很快就挤满了整条街道。
看到这般场景,刘备喜形于色,脸上尽是喜悦与得意。
就连诸葛亮也对身旁的刘备充满敬意。
这才是真正的君主,也是诸葛亮愿意倾尽全力效忠的主公。
"主公仁德之声,传遍天下。
"
"江夏百姓自发迎接主公,足见主公深受爱戴,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主公未来必有所成。
"诸葛亮拱手说道。
听诸葛亮这么讲,刘备立刻严肃起来。
"孔明,莫要乱讲。
我毕生愿望就是复兴汉室,重振刘氏威名。
即便将来统一天下,我也定迎接天子登基,而我与军师、两位兄弟,还有子龙,找个清净之地隐居,过些悠闲日子岂不快活?"
"天下乃当今圣上所有,非我刘备之物,切勿误会。
"刘备认真叮嘱道。
诸葛亮微微一愣。
刘备没有称呼他为军师,而是用了他的表字,显然这是以朋友而非上下级的关系在谈话。
诸葛亮何等聪慧,立刻领会了刘备的意思。
当下郑重行礼:"主公所言甚是,是亮一时糊涂了。
"
"不说这些,咱们步行去太守府,我也想与城中百姓多聊聊。
"刘备笑着挥挥手。
一路上,刘备不断关心百姓的生活起居。
甚至亲自背起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妇回家。
大汉,以孝义治国。
仅这一桩事,城里的百姓便对大汉刘皇叔有了深刻认识。
他不仅仁义,更是至孝之人。
立刻间,刘备的好名声再度传扬开来。
背完老妇人后,刘备向众人挥手告别,随即赶往太守府。
从头到尾,诸葛亮始终含笑伴随左右,细细观察刘备的一举一动。
越看越满意。
仁德之士定能得天下!
士为知己者献身!
此刻的诸葛亮,己下定决心为刘备效死力。
……
当刘备赢得民心,设宴招待江夏世家时,
竟陵山中,
甘宁也收到了前线的消息。
得知蔡和三万大军在西陵被关羽一把火击溃,仅剩七八千残兵又被赵云的三千人马吓得投降,不禁嗤笑一声:“一群废物,果然没让我失望。”
身旁的赵霸满脸疑惑:“将军早知这两人不堪重任?”
“那是当然,这两人虽是蔡瑁的族亲,但本质上仍是世家子弟,不懂兵法,更不会谋略,纯属庸才。”
甘宁点头说道。
“既然如此,为何将军还让他们镇守江夏?”
赵霸满心不解。
一将无能,累及全军。
明知蔡和、蔡中不堪大用却仍命他们守江夏。
若非甘宁是恩公一脉,赵霸真要怀疑他是刘备派来的细作了。
“嘿嘿……”
甘宁冷笑一声,挥舞手中大刀道,“就是要将江夏拱手送与刘备,不然怎能留住他?”
“末将还是不明所以。”
赵霸摇头,他实在想不通。
江夏乃重镇,为何要给刘备?
这不是资敌吗?
“这是军师的教诲。”
“保全人命不失地,人地皆得;保住地盘失人心,人地皆失。”
甘宁说完,见赵霸一脸茫然,忍不住拍了下他的肩,“叫你多读书,这么浅显的道理都不懂。”
“我……”
赵霸委屈地缩了缩脖子。
他出身贫寒,靠打铁卖艺维持生计。
若有机会读书,也不会在许昌受人欺辱,差点弄得家破人亡了。
绝不会因此结识恩公!
“将军,您就给我讲讲吧,也让小的略知一二恩公的高见。”
赵霸开口道。
“好。”
甘宁点头回应,接着说,“那两句话,其实是在说给刘备听的。”
“若刘备选择按兵不动,不去夺取江夏,那么他将毫发无损,日后还有卷土重来的可能。
毕竟刘备威名远播,一声号召便能让无数人追随。”
“但如果刘备野心膨胀,执意拿下江夏,不但会失去好不容易招募来的士兵,即便占了江夏也难以守住。”
“而且,就算刘备真的得到了江夏又怎样?后续增援江夏的三万兵卒多是老弱病残,毫无战力,送给他反倒会让刘备耗费兵力去监管!这无异于间接削弱了他的力量。”
“到头来,刘备不仅会失去根基,还会遭受重大损失,甚至可能因此丧命!”
甘宁边说边回忆起当时军师为他剖析的情景。
他也经过军师反复解说才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