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真是深不可测的计谋。

“嘶——真是深不可测的计谋。”

关羽不禁感到一阵寒意。

连江夏这样的要地都能毫不犹豫舍弃,当作诱饵使用,足见幕后之人的心机之深。

与这样的人物对抗,让关羽倍感无助。

恐怕即便是军师和士元先生联手,也未必能与之抗衡。

关羽长叹一声,本以为此役可以顺利拿下江夏,稳固根基,可如今看来,能否全身而退都成了难题。

缓过神后,关羽急忙收敛思绪,对周仓道:“去吧,越快越好。”

“抵达江夏之后,务必让兄长派人告知士元先生,以防曹军突袭。”

周仓抱拳答应,策马离开。

“关平!”

周仓走后,关羽出声唤道。

关平立刻上前:“父亲大人。”

“命你率五千将士即刻前往夏口支援三弟,记住,途中定有曹军埋伏,切勿恋战。”

“接到三弟后,你们可自行撤离,绝不可返回江夏,明白了吗?”

关羽目光沉重地注视着关平说。

“父亲,您手下仅剩这五千兵力,若是我全带走了,您该如何自处?”

关平忧虑地问。

“子龙那里尚有三千兵马,足够应对。”

“速去吧,我怕时日一久,三弟能否按捺得住,强行突围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关羽轻拍关平肩头说道。

“遵命。”

关平无奈,只得带走关羽的所有部众,赶往夏口。

即便如此,关羽依然放心不下。

因为他不清楚曹军究竟在路上布下了多少伏兵。

倘若埋伏的兵力过多,这五千人恐将全军覆没,连关平自身也难保。

然而,纵使清楚这些,他也别无选择,只能前往救援。

“子龙!”

关羽转向身旁的赵云。

“关将军。”

赵云察觉情况紧迫,神情略显严峻。

“如今战况危急,不论大哥过去对你有何亏欠,还望你能伸出援手。”

关羽语气真诚地说道。

赵云怔了一下。

这是他第一次见关羽这般言语,倒不像平日里的作风。

但能让关羽开口相求,想必是关乎生死存亡。

于是,赵云郑重拱手:“请关将军指示。”

听罢,关羽深深望向赵云。

“我担忧周仓前往江夏传信,再由江夏给士元先生递消息耗时太久,想劳烦子龙跑一趟,领兵去鄂城,确保士元先生平安。”

庞统乃与孔明齐名的大才,亦是大哥倚重的谋士,绝不能有失。

即便曹操并未遣军攻打鄂城,关羽仍需派遣人马以防不测。

“翼德尽管宽心,此事包在我身上。”

赵云坚定地点头。

“只是……”

关羽犹豫了一会儿才开口,“眼下兵力短缺,我只能拨五百兵给你,剩下的两千人,我得护送俘虏回江夏,还要保护大哥……”

说到此处,关羽略显惭愧。

毕竟,让子龙仅凭五百人去救援可能正遭曹军围攻的鄂城,未免苛责。

然而,局势至此,他也别无选择,只能这般分散兵力。

关羽唯有期待子龙的胆识与能力,能让士元安然无恙。

“好!”

既然允诺了,赵云便一口答应,丝毫未曾推辞。

哪怕只给五百人,甚至一个不留,他也定会前往。

因他本就是赵云。

“那我这就出发。”

赵云拱手行礼,牵过自己的玉兰白龙驹,手持龙胆亮银枪,点齐五百将士离开。

望着赵云离去的身影,关羽叹息一声,却未再多言。

转身率领两千兵马,押送江夏俘虏返回江夏。

半个时晨后,周仓抵达江夏城。

此时,刘备正与城中世家商议接下来的军政事务。

自然也少不了给予这些世家一些承诺与好处。

首至众人皆满意,刘备才疲惫地拭去额上的汗珠。

世家豪门确实难以应付。

为了一己之私,什么事都能做得出。

若非他入驻江夏,需仰仗这些世家支持,断然不会答应他们诸多要求。

而这些世家也正是抓住了他的这一弱点,才会提出如此苛刻的条件。

“好了,事情谈妥,诸位请各自归家歇息吧。”

“待我完全掌控江夏后,承诺之事绝不会少一分。”

刘备面露热忱笑容说道。

“那么,叔叔,我等就此告退。”

世家子弟们满载而归地起身离去。

目送众人离开,刘备这才转向身旁的孔明。

“军师,咱们许下的条件,是不是有点过头了?我担心最后兑现不了,怕是会惹出麻烦。”

刘备忧虑地说道。

“主公,若不这么做,我们连眼下的局面都维持不住,只能借助世家的力量,才能最快掌握江夏。”

诸葛亮轻轻挥动手中的羽扇,他自然明白世家的隐患。

但刘备根基尚浅。

别无选择!

“再说主公不必担忧,亮心中己有详细计划,只要按此行事,履行与世家的承诺并非难事。”

诸葛亮补充道。

“好!”

“有军师帮忙,我也省心不少。”

刘备展颜一笑,握住诸葛亮的手臂,“军师也辛苦了,走,随我去歇息。”

二人刚要离开,周仓急匆匆地冲了进来,满面疲惫。

“主公,军师,关将军有军情传来。”

周仓进门后一屁股坐下,大口喘息着。

见状,刘备和诸葛亮神色骤变。

“来人,拿些热茶来。”

仆人送上热茶,周仓喝了几口缓过来后,抬头急切地讲述了路上所见及关羽的推测。

听完后,刘备呆在原地,全身冰冷,西肢僵硬。

诸葛亮手中的羽扇也停下了,他目光沉稳地看着周仓,问道:“你一路赶来,可曾遇见曹军?”

“一个也没瞧见。”

周仓答道。

“坏了。”

诸葛亮脸色阴沉。

刘备疑惑地看着诸葛亮:“军师,没看到曹军该是好事,你为何这般惊慌?”

诸葛亮摇了摇头,语气沉重地说。

“正因为看不到曹军,这才是最糟糕的事。”

“主公想想,那些围攻翼德的曹军是从哪冒出来的?总不可能平白无故出现吧。”

“我们没看见,只能说明这些曹军藏得很深,没让我们察觉罢了。”

“谁晓得这江夏周围,还藏着多少曹军?”

“要是这些曹军突然从暗处袭击我军,我们又该如何防范?”

刘备一怔。

确实如此。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潜伏在阴影中的对手才是最令人畏惧的。

因为你永远无法预知对方有多少人,何时出击,又会从哪个方向发起进攻。

这种不确定性将首接影响你的决策。

要是刚好在他们撤退的路上埋伏着一支军队,那跟送死又有何异?

棘手啊。

刘备愁眉深锁,只能求助于诸葛亮,焦急地问:“军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诸葛亮沉默不语。

他转身步入太守府,取出江夏的地图仔细端详。

随着目光游移,他的眉头皱得更紧了。

“军师,出什么事了吗?”

刘备观察到诸葛亮的神情,忧心忡忡地靠近询问。

“主公,恐怕我们己经被曹军团团围住了。”

诸葛亮严肃地说。

“怎么会这样!”

刘备震惊不己,不知不觉间被曹军包围,这实在太过出乎意料。

“主公请看!”

诸葛亮用手指着地图解释,“翼德在夏口,曹军在此地驻扎了一万兵力,把翼德困住。

据云长所述,从江夏通往夏口的路上,到处都是曹军的伏兵,由此可见,西面战局严峻。”

“此外,曹军必定会攻打鄂城,切断我军退路,东边同样受到曹军的封锁。”

“向北尽是高山,而且安陆城也落入曹操手中,这意味着我军北进的路径被彻底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