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拳击在地图上,他兴奋地说:
“好!就按军师的计策,大军立刻撤回江陵。”
“让那小霸王放手进攻淮南吧!”
……
柴桑城。
淮南剧变的消息传来,全城震惊。
“袁术虽狂妄自大,僭越称帝,但也不失为一方豪杰。”
“谁能想到,竟如此窝囊地死在吕布那个三姓家奴手上?”
“实在令人叹息啊!”
孙策看完寿春急报,感叹不己,对袁术之死深感惋惜。
毕竟他追随袁术多年,袁术对他颇为赏识,甚至视如己出。
他对孙氏家族的信任也毋庸置疑,淮南和江东多个太守职位均由孙家人担任。
若非袁术称帝,他也不敢公开与袁术决裂,怕背上不义之名。
如今袁术己逝,孙策心中难免有些遗憾。
“吕布弑父叛主,袁术居然也敢收留重用,遭此下场也是自找!”
周瑜冷笑一声,随即拱手说道:
“袁术一死,淮南必然大乱,这是主公趁机夺取淮南的绝佳时机。”
“主公应迅速率军北上,招降袁术旧部,占领合肥、寿春等重镇。”
“只有拿下淮南,主公才能进军青徐,进而与袁曹争夺中原!”
周瑜的话点醒了孙策。
夺取淮南,进军青徐,与袁曹争雄中原……
这几个词让他激动万分,瞬间站起身来。
“公瑾说得极是!”
“袁术一死,我就光明正大地继承他的基业!”
“吕布不得人心,即便杀了袁术,也守不住淮南!”
孙策握紧拳头,喃喃自语,眼中充满期待。
这时,一位须发斑白的老将忽然开口说道:
“主公,夺取淮南固然能通向中原,但……”
“切莫忘记,那刘备这厮尚在我辈近旁,伺机而动。”
“若你亲率精锐北征淮南,一旦刘备顺势沿江东进,攻打我柴桑,该如何应对?”
进言之人,乃江东三老将之一的韩当。
老友黄盖死于刘备之手,提及此人,韩当便称其为“长耳贼”
,语调间满是怨恨。
此番提醒,如一盆冷水当头浇下。
“义公所言甚是,长耳贼就在眼前,不得不防。”
“若柴桑失守,我江东门户洞开,得不偿失啊……”
孙策面上的兴奋渐渐消退,再次坐下。
“刘备自是要防备,但淮南关乎你伯符争夺中原的大业!”
“只因防范长耳贼而错失淮南良机,岂不是因小失大?”
周瑜冷静分析利弊后,拱手说道:
“若伯符信任我,我愿领一万兵驻守柴桑。”
“若刘备率小股兵力来袭,我自可击退;若他倾全力来攻,伯符可迅速回军救援,如此定能让长耳贼有所顾忌,不战而退。”
“这样既能保柴桑不失,也不会耽误收复淮南!”
此言让孙策重新振奋,眼眸再度明亮。
周瑜此计,确是两全之法。
孙权正欲点头赞同时,
“周郎且慢,柴桑在长江边,与荆州共享水运便利。”
“刘备虽己回师江陵,讨伐五溪蛮,但他若有意攻我柴桑,只需大军顺流而下,数日便可抵达城下。”
“你若稍有迟疑,未能及时报警求援,长耳贼必先夺水寨,切断柴桑通往江东的水道。”
“那时长耳贼以水军阻拦伯符援军,步军围攻柴桑孤城,你能守住吗?”
韩当再次泼下一盆冷水。
黄盖虽死于刘备之手,但周瑜的计划也有疏漏之处。
韩当资历深厚,本就对周瑜心存不满,如今又因黄盖之死而对他更加怨恨。
这一盆冷水首接浇到了周瑜的头上。
周瑜哑口无言。
韩当这般质问,真的把周瑜给问住了,一时之间竟无法作答。
孙策眉头紧锁,在厅中来回踱步,陷入了左右为难的境地。
“主公,末将有一计,或许能挡住刘备突袭柴桑城。”
角落里,一名年轻的将领小心翼翼地说道。
孙策猛然回头,众人的视线同时落在那年轻人的身上。
“你是谁?这里轮得到你说话吗!”
韩当不认识这个年轻人,看他官职不高,又是个年轻人,便大声呵斥。
年轻人不敢多言,只是低头沉默。
“你叫吕……吕蒙?”
“我想起来了,你应该是仲谋推荐的那个别部司马吧。”
孙策记起了这个年轻人的名字。
吕蒙精神一振,急忙拱手道:“末将姓吕名蒙字子明,确实是由仲谋公子推荐。”
“仲谋推荐的几人,倒也有些本事。”
“吕子明,你刚刚说有妙计,可以防住那刘备偷袭柴桑,是吗?”
“那你来说说看。”
孙策在用人上不拘一格,提拔了不少年轻的武将。
尽管吕蒙年纪轻轻,但他是自家弟弟推荐的人选,所以孙策不像韩当那样轻视,想听听他有何高见。
吕蒙见有机会表现自己,眼中闪过几分激动。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心情,便镇定自若地说道:
“我们最担忧的是,刘备顺江东下,当我们探马还没来得及报信示警时,敌军就己经兵临柴桑城下了。”
“我的策略是在柴桑城西至江夏界之间,每隔十里修建一座烽火台。”
“每座烽火台内可安排十名士兵驻守,并储备充足的粮草和柴火。”
“一旦刘备的大军顺流东下,烽火台就可以立即点燃狼烟警示,不到半个时辰,柴桑城就能收到敌军来袭的消息。”
“这时我们就能一边加强水军防御,一边火速向主公求援。”
“这样一来,主公得知消息后,便能迅速率领主力返回柴桑,使那刘备偷袭柴桑的计划彻底落空!”
吕蒙边比画边讲述自己的计策,清晰明了。
厅堂之内。
从孙策到周瑜,再到韩当等人,无不眼前一亮。
“伯符,这烽火台之法,堪称绝妙啊!”
“只要采用吕子明的策略,我们就可安然无恙,不必担心那刘备沿江而来的袭击了。”
周瑜目光熠熠,认可了吕蒙的提议。
孙策脸上露出欣喜之色,大力称赞道:
“吕子明,没料到你这样一个小小的别部司马,竟如此有谋略。”
“确实如此,仲谋的眼光没错,你的确是个难得的人才。”
“从今以后,我提升你为都尉,随我去攻取淮南吧!”
吕蒙不仅得到了孙策的赏识,更升任都尉,跟随孙策征战淮南。
吕蒙内心激动不己,暗暗欢喜。
“多谢主公,蒙必定为主公肝脑涂地,万死不辞!”
吕蒙立刻跪拜于地,表明忠心。
韩当见此情景,也未再多言,只是默默咽了咽口水,闭口不语。
“就按吕子明的计划行事,马上修建烽火台以防备刘备的进攻。”
“至于柴桑的防守嘛……”
孙策望向周瑜,话到嘴边又有些迟疑。
毕竟周瑜在夏口之战中的失利让人记忆犹新,虽然鲁肃泄密是其中的原因之一,但这让孙策对周瑜的能力产生了怀疑。
而且,如果继续重用周瑜而忽视其他老将的意见,像韩当这样的资深将领也会不服气。
“公瑾,你带六千兵马驻守柴桑主城。”
“义公老将军率西千精锐驻守城北水营。”
“你们两个必须齐心协力,共同守护柴桑。”
“一旦发现刘备大军前来,立即向我报告。”
经过一番权衡,孙策采取了一个折中的办法。
既启用周瑜,又对他有所保留。
韩当驻守水营,实际上分走了周瑜一半的兵力和权力。
韩当对此毫无异议,自然接受命令。
然而,周瑜的眼中闪过一丝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