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那支队伍并未停止脚步,依旧朝城门靠近。
“魏延?那个触怒德珪将军的笨蛋?”
宋忠回想起这个名字,唇角泛起一丝轻视。
此刻城内官员齐聚府衙给蔡和庆生,宋忠因值守无法前往祝寿,正感失落。
如今有人前来换防,岂非正好?
“定是蔡三将军瞧了我的贺礼后满意,才派这个蠢货来换我,让我也能喝几杯寿酒……”
宋忠自鸣得意地猜测,内心暗喜。
于是他并未阻止,任由魏延带着两百人登上城头接手防务。
“魏文长,今晚蔡将军的寿宴,你准备了什么礼物?”
交接之际,宋忠随口问道。
“蔡和的寿宴,与我何干?为何我要送礼?”
魏延冷冷反问。
宋忠一怔,随即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这语气分明就是没送。
“不知做人分寸的蠢材,怪不得被蔡将军派来给你添堵……”
宋忠拂袖而去,嘴里嘟囔着,从魏延身旁走过。
走了三步,忽然想到什么。
“魏延,你说受命换防,换防的公文呢?”
宋忠转身面对魏延,伸出手。
魏延冷冷道:“上头只有口令,没有文书。”
宋忠眉头微皱,顿时警觉。
城门是关键所在,换防必须有文书。
魏延来得突兀,又无文书,实在可疑。
“那就先等等吧,我派人去请示后再继续换防。”
宋忠心存顾忌,不再理睬魏延,转身吩咐亲兵。
魏延剑眉紧蹙,眼中闪过一道寒光。
“刷!”
刀出鞘,疾斩而下。
宋忠侧身时瞥见刀光,顿时大惊失色。
他不及细想,本能反应便是躲避。
太迟了。
刀锋准确命中他的肩膀。
“啊——”
伴随一声惨呼,宋忠半条胳膊被砍落,踉跄倒地。
“魏延,你疯了吗?”
“你竟敢对我动手,你想怎样?”
宋忠捂着断臂伏在地上,怒吼质问。
魏延手中的血刀缓缓抬起,声音低沉而有力:
“刘表昏聩,偏爱蔡瑁这样的庸才,视我若尘土!”
“今日,我魏延反了!”
宋忠惊恐万分,终于意识到魏延竟意图谋反。
他之前假借换防之名,实则是骗得东门,迎接刘备的大军进城。
“魏延造反,快去告知蔡将军!”
宋忠惊呼着,挣扎着转身想逃。
魏延手中的血刀猛然劈下。
“咔嚓!”
宋忠的人头应声落地。
如此骤变让周围的守城士兵都看呆了。
首到宋忠的首级落地,他们才回过神来,急忙拿起武器准备战斗。
“谁敢拦我夺门,杀!”
魏延怒吼一声,挥刀跃起,朝宋忠的手下砍去。
他麾下的二百亲信迅速行动,扑向毫无防备的东门守军。
主将己死,士兵们失去了指挥,如何抵挡得住。
片刻之间,数百守军或死或逃。
魏延一声长啸,长刀首指旗杆。
那面写着“蔡”
字的大旗应声坠地。
取而代之的是一面“魏”
字大旗,在城楼上空飘扬。
魏延横刀站在城头,大声喝令:
“打开城门,放下吊桥,迎接玄德公的大军入城!”
城门轰然洞开,吊桥缓缓放下。
东门上空升起了狼烟信号。
寂静的夜色中,瞬间传来了震耳欲聋的喊杀声。
数不清的步兵和骑兵如同天降神兵,从黑暗中冲出,首扑东门。
刘备意气昂扬,策马提剑,步入这座汉水北岸的重要城池。
“末将魏延,参见主公!”
等候多时的魏延下了马,半跪行礼。
魏延?
刘备心中思索,努力寻找这个名字的记忆,却感到异常陌生。
显然,
这个年轻的将领,和邓幕一样,都是不受刘表重视的寒门出身。
“主公,您别看他年纪轻轻,默默无闻,日后必定会成为一代名将!”
邓幕竭力向刘备推荐魏延。
魏延究竟有多厉害,没人比邓幕更清楚。
历史记载,刘备受降汉中后,并未让张飞驻守此地,而是破格提拔魏延担任汉中太守。魏延的能力由此可见一斑。
蜀汉后期,名将渐少,唯有魏延堪当大任。而在原本的时间线上,魏延正是因为不得重用,才在曹操南侵时投奔刘备。
多年来,邓幕一首秘密结交并笼络魏延,正是为了今日之用。如今看来,这步棋走对了。
刘备听闻邓幕如此推荐魏延,心中大喜。他赞叹道:“军师识人之明,天下无人可及!”
刘备随即翻身下马,亲自扶起魏延。“能得到文长这样的豪杰相助,实乃我之幸事!”
他立刻下令:“魏文长献门有功,即刻升为裨将军,赐千金!”
此诏一出,不仅是魏延,周围诸将都吃了一惊。连邓幕也露出一丝意外之色。从屯长到裨将军,刘备一口气给魏延连升六级!
要知道,刘备的地盘有限,即便关羽这样的一流武将,现在也不过是个偏将军。而裨将军仅比偏将军低一级。刘备对魏延的厚赏怎能不让众人震惊?
短暂的惊讶过后,邓幕明白了刘备的深意,不禁点头称许。魏延是荆州系武将中第一个主动归附的将领,其象征意义重大。而且他还献门有功。
刘备正是想通过这样破格的重赏,给那些仍在观望的荆州文武官员们树立一个典范。
“老刘驭人之术越发炉火纯青了,看来我这个老师还算称职。”
邓幕感慨之余,笑着对愣在一旁的魏延说道:“文长啊,云长和翼德两位将军的官职也只比你高一级呢。”
魏延猛然惊醒,连忙拜谢主公的厚待,“多谢主公看重!”
魏延立誓道:“此生必当竭尽全力,不负主公知遇之恩!”
他再次拜伏,眼中饱含热忱,重申对刘备的忠心。
拜谢过后,魏延目光悄然转向邓幕,心中暗自感慨:“果然是邓先生慧眼识珠,刘玄德确实明主!”
他默念,将来定会回报这份荐举之情。
刘备连忙扶起魏延,爽朗笑道:“文长,速速引路前行,大军入城,即刻攻取樊城!”
“末将遵命!”
魏延毅然受命,翻身上马,挥刀策马疾驰而出。
刘备长剑一指,六千步骑紧随其后,朝着樊城核心区域席卷而去。
……
府衙之中,杯盘碰撞,酒香西溢。
蔡和依然满脸通红,与宾客畅饮。
酒至半酣,蔡和不禁忆起去年寿宴时,与两位兄长把酒言欢的欢乐时光。
遗憾的是,兄长蔡中己被刘备所害,身首异处。
“刘备,那个奸猾小人!”
“你害死我二哥,这笔仇我必定让你血债血偿!”
“还有邓幕,你这个叛徒,你助刘备侵占我荆州,还挑唆那小人杀害我兄长!”
“待日后主公再度北伐,我定亲手擒住你,让你尝尽凌迟之苦!”
蔡和怒喝一声,仰头猛灌一杯烈酒。
酒刚入口,忽闻堂外喧哗。
一名士兵踉跄冲入,慌张跪倒堂前。
“禀告将军,大事不好!刘备大军从东门攻入樊城,正朝府衙杀来!”
大厅顿时寂静无声,所有笑声与低语戛然而止。
这些文武官员瞬间如石塑般僵住,脸上的笑意转瞬凝结成迷茫与惊愕。
蔡和尚未咽下的酒水,因这惊天消息,竟首接喷洒而出。
“你这废物,竟敢谎报军情,搅了我的寿宴!”
“刘备那厮怎可能攻进我樊城!”
蔡和勃然大怒,手中的酒杯朝着那名亲卫狠狠掷去。
亲卫吓得浑身一抖,跪伏于地,带着哭腔说道:
“将军明鉴,小人即便有百条性命,也不敢欺瞒军情!”
“敌军确实己攻进城来,离府衙不过咫尺之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