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六零年代5

许昕怡很快睡着了,简阳这边,他躺在柔软的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感觉这段时间自己在做梦。

因为身体还比较虚弱,不一会儿,就沉沉地睡了过去,但脸上一首挂着笑。

睡得早,起的也早,许昕怡六点就醒了,听着院里有声音,赶紧起床。

来到院里一看,小孩在给菜地浇水。随意地打了个招呼,“早啊!以后不用起那么早。”

“我睡好了,小姨。”

行吧,来到厨房,看着灶上烧开的水,放了些玉米糁,熬点粗粮粥,搁上篦子煮两个鸡蛋,热两个杂粮窝头。

早饭再拌点,许昕怡自己带来的腌好的萝卜丝,完美。

七点半用完早饭,收拾好家里。许昕怡拿出一个绿色的斜挎包递给小孩,“那,这个包给你用。”

简阳欣喜地接过包,小心翼翼地背上,不断地拿手摸来摸去,特别珍惜。

锁好门,许昕怡拉着简阳去废品站上班。到的时候,赵大姐还没到,刘大爷也是刚刚吃完早饭。

“早,刘大爷。阳阳,叫刘爷爷。”

“刘爷爷好!”

“哎,好。小许,这就是你亲戚家那个孩子?”当初来报到的时候,许昕怡就跟大家说了自己的情况,反正两年内都要带着孩子上班的,早说清楚省事。

大家也很理解,所以之前她才能早下班,回去做饭再去送饭。

“对,大爷,以后也麻烦你们了。”

“不麻烦,这孩子看着挺乖的。”

等赵大姐来了之后,又是一轮介绍,然后大家就开始工作了。

许昕怡在自己的桌子旁,放了一张矮一点桌子,还配了一把椅子,是给简阳用的。在废品站,最不缺的就是旧家具了,随便修理一下就能用了。

然后找出了一套连环画先给他看,许昕怡要处理工作。

废品站每周会收一次大规模的废品,他们需要进行分类。许昕怡也是工作了才知道,这时的垃圾分类回收,组织严密,流程井然,调拨有序。

回收的品类,细到令人作呕:鸡鸭毛、废电池、牙膏皮、肉骨头、甲鱼壳、桔子皮、碎玻璃、破棉絮、布角料、眼药水瓶、各种料瓶、各色“敝履”、长短发辫、揉皱污损的垃圾纸、灯泡日光灯管,而各款书报、破铜烂铁则属VIP档次。(来自网站)

总之,只有你不屑蝇头小利扔弃的,没有“投胎无门”的,在物资匮乏的时代,人们把物资循环利用做到了极致。

等核对好自己的工作账目,再看简阳正津津有味地看画册。

从抽屉里,拿出自己在废品堆里找出来的铅笔头和还能单页用的本子,敲了敲小孩的桌子。

看着抬头的小孩,说道,“阳阳,过来我教你认字。”

听到要认字,简阳立马放下手中的画册,来到小姨身边。

“把椅子挪过来。今天先数数,认20个数。这个笔和本给你用,用完了再跟我说。”

许昕怡也拿出一个可以反面用的本子,写上了1-20个数,然后教小孩认。

这孩子确实聪明,教一遍就认识了。“那,对照这个,自己在本子上写一遍。”

除了个别顺序不对,基本上没有问题,纠正了一下,然后让他又写了一遍。

“今天上午就先学这些,下午要考你记住多少,慢慢练习。”

“好的,小姨。”

看着乖乖写数字的小孩,许昕怡起身去放书刊报纸的屋子那边溜达了一圈,想找找看有没有航天,飞机相关的书籍。

可惜没有,这么专业的东西,出现在废品站的概率太低了,也只能从商城里买了。

但许昕怡还是想慢慢地把孩子往航天飞机方面引导,一下子给他专业书,怕拔苗助长了。

回到座位上,看着小孩桌上的连环画,灵光一闪,顿时有了主意。

自己可以画一些相关的故事,激发他的兴趣,再慢慢引导,反正孩子还认字呢,不着急。

有了想法,说干就干,掏出几张废纸,想着自己所了解的飞行方面的东西,少的可怜。

大多发生在21世纪,有一部电影是讲的国内初期的飞行员,4.1撞机事件,还有巴印冲突中种花飞机的重大贡献,只有第一个合适。

当初许昕怡看那部电影的时候,最喜欢第一个单元的故事了,抗战初期,一群大学生投笔从戎,参加空军,几乎全员牺牲,特别壮烈。

酝酿了一会儿,一个个人物形象跃然纸上。画的入了神,还是赵大姐提醒该下班了才恍然。

放好东西,带着小孩回家吃饭,中午煮了个挂面,茄子番茄卤的,调料放的足,没有肉蛋味道也好。

午休两小时,下午考查了小孩的进度,全部记住了,确实很聪明,就加快进度。

跟他讲解了一下,数字的规律,然后让他把21到99的之间的数写出来,自己检查。

小孩用了两个小时的时间,完成了任务,没有出错。看着面前紧张的小人,夸奖,“不错,都对,晚上奖励阳阳好吃的。”

被夸奖的小孩,背挺得首首的,脸上笑的灿烂。

许昕怡觉得目前100个数就够他用了,把100和0怎么写告诉他之后,就让他把0-9多练习几遍,写好看了再学新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