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旧巷深处的铜铃

清晨五点,闹钟还没响,工棚里此起彼伏的呼噜声己经渐渐变成窸窣响动。我轻手轻脚摸黑坐起,胳膊上被碎石划破的伤口还在隐隐作痛,却不及心里的躁动强烈。昨夜反复确认过,只要不强行透视超过一米,脑袋的刺痛就还能忍受,这个秘密像把钥匙,在我心里搅动得整宿睡不着。

"小吴,今儿去材料库帮忙?"老李叔打着哈欠套上胶鞋,他后颈的痱子被挠得通红。我攥着馒头的手顿了顿,往常这种轻松活儿轮不到新来的,八成是老王看我昨天差点出事照顾。"叔,我想去西区挖排水沟。"话出口时自己都吓一跳,那里正在拆老居民区,满地碎砖烂瓦,正是试验能力的好地方。

老李叔诧异地看我一眼,没多问。工地的早餐永远是稀得能照见人影的粥和冷馒头,我囫囵扒拉两口就往西区跑。拆到一半的巷子里,断壁残垣间散落着旧家具和生活垃圾,几个拾荒老人拄着铁钩在废墟里翻找。我装模作样地挥着铁锹,眼睛却死死盯着地面。

二十厘米处,塑料瓶和纸巾缠成一团;半米深的地方,生锈的铁钉和碎瓷片混着泥土。首到走到巷子尽头那棵歪脖子槐树下,我的呼吸突然急促起来——地下八十厘米的位置,有个椭圆形的金属物件,表面凸起的纹路在透视中清晰可见,像某种古老的花纹。

"这棵树得挪走!"施工员的喊声从身后传来。我心一横,铁锹猛地插进土里,震得虎口发麻。挖到第七下时,"当"的一声金属碰撞响,周围几个拾荒老人瞬间围了过来。我屏住呼吸扒开泥土,一个锈迹斑斑的铜铃露了出来,铃铛表面缠着的铜丝己经氧化成绿色,却还能看出雕刻的云雷纹。

"小伙子运气不错啊!"一个戴草帽的大爷伸手要拿,我抢先一步攥进兜里。铜铃在掌心沉甸甸的,铃舌晃出沉闷的响声。施工员走过来踢了踢土坑:"赶紧填平,别耽误进度。"我强装镇定地继续干活,心跳却快得像要冲出胸腔。午休时躲在工棚角落,用衣角反复擦拭铜铃,绿锈剥落处,露出底下金灿灿的铜色。

下工后,我按着手机地图找到台东步行街的古玩市场。霓虹灯牌在暮色里闪烁,街边摊卖着假古董和旅游纪念品,真正的行家都往巷子里钻。我攥着用旧报纸包好的铜铃,在一家挂着"博古斋"木牌的小店前停下。店主是个戴圆框眼镜的中年人,正在擦拭青花瓷瓶。

"您给掌掌眼?"我尽量让声音平稳,把铜铃推过去。店主的镊子在瓷瓶上顿了顿,接过铜铃对着台灯细看。"民国时期的老物件,铃铛内壁应该铸着'吉祥'二字。"他用放大镜照着铃舌,"可惜品相一般,三百块。"我的心猛地一沉,这价格连父亲半年的零工收入都抵不上。

"师傅,这是从明代老宅挖出来的。"我想起村口老槐树的传说,硬着头皮编故事。店主嗤笑一声:"小伙子,这铜绿做旧的手法太糙了。"正当我要放弃时,旁边茶座传来个沙哑的声音:"让我看看。"

说话的是个穿唐装的老头,手里转着核桃,指甲缝里沾着泥渍。他接过铜铃掂了掂,突然用指甲刮开一处铜锈:"小友,这云雷纹是商周的样式,民国匠人仿不出来。"店主的脸色变了,老头从怀里掏出个布包:"我出两千,交个朋友。"

攥着皱巴巴的钞票走在回工棚的路上,海风裹着夜市的香气扑面而来。烤鱿鱼的烟雾里,几个醉汉勾肩搭背地走过,他们脚下的皮鞋擦得锃亮,而我工装裤的裤脚还沾着今天挖沟的泥水。手机在裤兜里震动,母亲发来语音:"你爸接了给养殖场搭棚子的活儿,别惦记家里。"

第二天上工,我特意绕到西区。那棵歪脖子槐树己经被连根拔起,树坑周围散落着更多碎砖。我装作清理废料,目光扫过地面。在距离原址两米的地方,地下三十厘米处,有个方形物体边缘闪着银光。这次我学聪明了,找来编织袋假装装垃圾,铁锹刚碰到硬物,旁边的工友突然喊:"吴狄,老王叫你!"

我慌慌张张把东西塞进袋底,心跳得几乎要窒息。原来是材料库少了扳手,让我帮忙一起找。等再回到西区,几个拾荒老人正在翻我的编织袋。我冲过去时,一个老太太手里正拿着那枚银锁,锁面上刻着"长命百岁",红绳己经烂成碎布条。

"这是我捡到的!"老太太把银锁往怀里塞。我急得眼眶发红:"那是我家传的!"周围人开始指指点点,首到老李叔闻声赶来。他看了眼银锁,又看看我通红的眼眶,从兜里掏出五十块:"大娘,这孩子不容易,您行行好。"

攥着失而复得的银锁,我躲在工地厕所里反复查看。锁扣处刻着"光绪丁未",虽然有些磨损,却比昨天的铜铃精致得多。这次我没急着去古玩市场,而是在手机上下载了鉴宝APP,把照片传上去。半小时后,弹窗提示:"清代银锁,市场参考价8000-12000元。"

工棚的铁皮被海风拍得哐当作响,我躺在铺上数着铁架床的锈斑。银锁藏在枕头下,硌得脑袋生疼,却怎么都睡不着。两千块己经够还掉家里的部分外债,而这枚银锁...我想起妹妹想要的学习机,想起母亲补了又补的围裙,想起父亲那双永远洗不净泥土的胶鞋。

凌晨三点,隔壁床的老张说梦话喊着"混凝土配比"。我轻轻起身,把银锁又往深处藏了藏。在这个钢筋水泥的城市里,秘密就像埋在地下的宝贝,稍有不慎就会被人抢走。而我,必须要学会在夹缝里生长,把这些改变命运的微光,小心地攒成照亮家人前路的火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