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暗室惊变

潮湿的地道里,陈默手臂的鲜血在青砖上蜿蜒,诡异的龙纹图案随着血液渗入石缝,发出细微的嗡鸣。林月颤抖着摸出老郑的指南针,指针突然疯狂旋转,最终指向地道深处的一堵石墙。"就是这里!"她的声音里带着破釜沉舟的决绝,"爷爷说过,真正的守护者会在关键时刻显形。"

我握紧洛阳铲,透视能力全开。石墙后三米处,一个布满齿轮的青铜机关正在缓缓转动,中央凹槽的形状,与我们手中的九枚玉符完美契合。陈默撕下衬衫布条缠住伤口,将仿制玉符依次嵌入机关——当最后一枚落下时,整面石墙发出轰鸣,露出隐藏的暗室。

暗室内弥漫着福尔马林的刺鼻气味,冷白的灯光下,玻璃展柜里陈列着令人毛骨悚然的"藏品":1940年代的日军作战地图、沾满血迹的勘探笔记,还有浸泡在防腐液中的变异生物标本——那扭曲的肢体上,赫然长着类似龙鳞的角质层。林月突然捂住嘴,展柜角落的相框里,年轻的父亲穿着白大褂,身后的黑板上写满复杂的公式,公式末端画着云雷纹图案。

"这些混蛋!"陈默一拳砸在展柜上,钢化玻璃应声而裂。他捡起掉落的勘探笔记,泛黄的纸页间夹着张老照片:1943年的海底勘探现场,自己的父亲正将一卷图纸塞进潜水服,而站在他身后举枪的日本军官,胸前的徽章与张明远如出一辙。"原来他不是为了自保,"陈默的声音哽咽,"他是想把关键数据带出去..."

暗室深处的铁门突然发出电子锁开启的声响,冷气裹挟着机械运转声扑面而来。十二个戴着防毒面具的"守卫"鱼贯而入,他们手中的武器并非枪支,而是改良过的秦代连弩,弩箭尖端泛着幽蓝的荧光。为首者掀开兜帽,竟是薛家岛渔港的联络员——那个满脸疤痕的老汉。

"很遗憾,年轻人。"老汉的声音通过微型扩音器传出,带着令人作呕的笑意,"从你们踏入木屋的那一刻,就己经是瓮中之鳖。"他抬手示意,守卫们的防毒面具自动脱落,露出半机械半血肉的面孔,"看看清楚,我们早就不是单纯的人类了。"

林月突然举起真正的第九枚玉符,符文在灯光下流转着奇异的光芒。老汉的瞳孔猛地收缩:"你从哪弄来的?!"不等他反应,玉符突然发出刺目强光,暗室内所有电子设备瞬间短路。混乱中,我抄起展柜里的青铜古剑,剑身上的饕餮纹在接触皮肤的瞬间泛起温热——这竟是秦始皇时期的陪葬品。

"往通风管道跑!"陈默大喊着掷出仿制玉符,玉符在空中炸开烟雾弹。守卫们的机械眼在浓雾中失灵,却凭借超声波定位疯狂射击。我挥剑砍断通风栅栏,刺耳的金属摩擦声中,林月突然指着管道壁上的刻痕:"是明代的标记!这通向..."她的话被爆炸声淹没,整个暗室开始坍塌。

爬出通风口时,我们置身于一座废弃的变电站。锈迹斑斑的变压器上贴着封条,落款日期是2015年——正是林月父亲"车祸去世"的那年。陈默打开变电站的主控电脑,在加密文件夹里发现了惊天秘密:数百段监控视频记录着父亲在实验室的生活,最近的一段拍摄于三个月前,画面中的他正在调试一台巨型仪器,仪器核心部件,竟是半块刻有"琅琊丞印"的玉玺。

"他们用基因技术延续了他的生命,"林月的声音颤抖得不成样子,"但也把他变成了...工具。"电脑突然自动弹出新邮件,发件人显示为一串乱码,附件是段十秒的短视频:昏暗的实验室里,戴着手铐的中年男人突然抬头,对着镜头快速比出摩斯密码。

陈默的手指在键盘上飞速敲击,破译出的文字让我们如坠冰窟:【龙印是地质武器,启动会引发海啸。阻止他们,密码:戚继光生日】。与此同时,变电站外传来重型卡车的轰鸣声,张明远的声音通过高音喇叭响彻夜空:"吴先生,游戏该结束了。你们以为找到的是真相?不过是我们想让你们看到的罢了。"

林月突然抓起桌上的螺丝刀,撬开墙壁夹层。里面藏着个老式铁皮盒,打开后,是父亲的日记和半张泛黄的照片。日记最后一页的字迹潦草凌乱:【他们要利用龙印改变海岸线,把胶东变成第二个广岛。如果我回不来,告诉月儿...】照片上,年轻的父母抱着襁褓中的林月,背后是完整的琅琊台,天空中有个巨大的阴影,像是某种飞行器。

卡车的灯光穿透窗户,照见张明远得意的笑脸。他身旁站着数位西装革履的老者,胸前别着的云雷纹徽章在灯光下泛着冷光。"介绍一下,"张明远举起话筒,"这些都是'龙渊会'的元老,他们的父辈,正是当年参与'琅琊计划'的帝国精英。"他的目光扫过我们,"而你们,将成为历史的祭品。"

千钧一发之际,陈默突然将洛阳铲插入地面。根据明代海防图的标记,这里正是地道与变电站的连接处。随着一声巨响,地下传来齿轮转动的轰鸣,整座变电站开始倾斜——原来这竟是隐藏在现代建筑下的古代机关。在天旋地转间,我看到张明远惊恐的表情,还有他身后"龙渊会"元老们慌乱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