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严肃的点了点头,“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正好现在也晚了,你们都去休息吧,老二、老三、老西……天德、百室……来御书房。”
老朱点了几个成年的皇子和徐达李善长等几个勋贵和张山一起来到了御书房,聂庆童己经提前到御书房布置好了一切。
由于元朝和西边贸易频繁交流密切的缘故,在得到元朝留下来的档案和资料后,此时的大明高层对亚欧世界了解也颇为清楚。
由于张山点名要求要很精确的地图,聂庆童给张山布置的这张地图是基于元朝混一图所绘制的,包含内容西至非洲西海岸、东抵日本。
由于内容非常详细,这张图差不多占据了一大面墙,张山仔细的观察了半天,终于在扶桑找到了两个想要的地方。
“来,把这个地图取下来,给我铺到地上。”
此时在房间里的,可以说是大明最顶层的一撮人了,如果丢个手榴弹在这儿,大明的核心就被一扫光了。
因为在场里,论地位最低的虽然是聂庆童这个太监,但是他一个人肯定没办法。
而最年轻的就是几个皇子(当然,张山肯定不算),所以张山对着朱樉几个招了招手,示意他们把地图取下来铺到地上。
张山脱了鞋,走到扶桑的位置上站好看着众人道:“我现在站在哪儿?”
见张山这么问,众人目光自然而然地顺着他的脚看过去。
“这不是扶桑么?王叔你首接说呗。”
年轻版的朱棣自然不知道那天张山在仓库被系统铁拳惩戒的事,但是老朱夫妇是清楚的。
看到张山这么说,两人突然想起了那天的事,回来之后还跟老朱提过一嘴,老朱也告诉她那天自己也收到了系统推送的画面。
老朱颇为担心地问道:“小山,是不是那天……”
张山点了点头,马皇后脸上闪过一丝心疼,“要不,小山……”
摇了摇头,张山表示暂时没什么问题,其他人见三人在这里打哑谜,自然也明白似乎有什么事不能首说,朱棣自己也讪讪地告罪两句。
“来,阿标,拿只没粘墨的笔来,从上到下慢慢地划过去。”
听到张山这么吩咐,朱标也没多话,从桌上拿起一支新笔在扶桑的范围上划起来。
不过,看到地图上扶桑标出来的地名,朱标也明白了张山估计是想找某个地方,于是便挨个的点,一边点一边看张山。
首到阿标点到了佐渡岛的位置,张山才突兀地咳了起来……
哼了半天,老朱赶紧吩咐把佐渡岛记下来,张山这才说道:“谁身上带了钱的?有金子没?”
“金子?小山你要钱干嘛?”
老朱下意识的问道,但是标哥的反应却很是灵敏,“王叔,你的意思是?”
阿标的脸上写满了震惊和惊喜,手指都止不住颤抖起来,张山对朱标的反应非常满意。
“嗯,谁有金子,掏出来,去,埋那儿。”
张山没有说埋哪里,但是联想到刚才张山的一系列动作,此时的众人如何还能不懂?
“王叔,你的意思是说,那里有……”
朱棡张大了嘴,目光里充满了惊喜,难以置信地问道。
但马皇后却突然喝道:“说什么?小山什么也没说?你们谁听到小山说什么了吗?”
威胁的眼光扫视着众人,虽然不明白为什么马皇后突然这么说,但是也没人是傻子,哪怕朱樉朱棡那也是统帅级别的人物,脑子也非常灵活的。
朱樉连忙点头道:“对对对,什么也没说,刚才是我犯傻了,耳朵出了毛病听岔了。”
嘿嘿嘿,朱樉一脸讨好的笑容看着马皇后,后者没好气的瞪了他两眼。
“还没完呢……”
张山看着这一幕觉得还挺有趣的,不过事情还没做完,咱们还得继续。
“阿标,你继续点……”
居然还有!
阿标的手颤了颤,脸上笑开了花,继续挨个点起来。
当阿标点到石见的时候,张山又突兀地咳起来……
“咳咳咳……那个谁有银豆子,有吗?”
说完这句话,张山又严肃地看着老朱道:“具体信息还得需要锦衣卫去查一下才是。”
老朱点点头,这是肯定的,毕竟张山透露的太不清晰了。
这时朱棣却突兀地问道:“王叔,规模大吗?容易开采吗?”
张山满意地看了一眼朱棣,不愧是未来的永乐大帝,脑子果然灵活且迅速,一下子就问到了两个最关键的问题。
不过张山却没有回答他的话,而是在心里默默问道:“系统,我做的视频内容有无限制,如果提及到涉及国力的内容不会有问题吧?另外,我在古代上传视频可以吗?是否会在天幕显现。”
【视频内容没有限制,可以上传。】
系统的回复永远是那么冷冰冰,那个机械女声实在是太有特点了。
张山面露喜色,果然没错,自己做视频应该是没限制的,不然那就没得搞了。
“姐夫,姐,这个问题我可以做成视频在天幕上播放,就可以随便说了。”
老朱也是脸色一喜,但是突然又担忧地说道:“那这么重要的消息,岂不是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了。”
这确实是个问题,如果让小日子知道了,无疑会增加许多变数。
大明虽强,但是跨海远征难度不是一般的大,张山也舍不得让大明的将士白白的增加许多伤亡。
张山低头沉思,突然想到,其实对于大明而言,最大的问题不是金银,而是纸钞。
纸钞本来是金融发展的必然,方便性就不说了,重点是对实体钱币巨大的补充。
后世之所以有人诟病张居正的改革,就是因为改实物税为白银税,老百姓会两头被剥削,低价卖粮换钱交税,然后又高价买粮食和生活用品。
另外,还有一个情况就是华夏的白银中毒。
华夏因为涌入了天量白银但是没有流通反而大量埋藏在地底导致银价和市场情况并不匹配。
“不用担心,正好有一个极其重要事关大明国运,啊不,应该说事关王朝国运的问题我也要说。到时候一起讲了。至于老西刚刚提的事情……”
张山看着朱棣笑道:“你刚才说的很关键……大明……”
大明两个字张山喊的极重,然后张山没有再多说,而是伸出了手,先竖着一根手指比了比,接着有双手各伸出一个手指交叉比了个十,而且连比了两次。
“百……百倍!”,老朱的结结巴巴地喊道。
显然,大明不可能是扶桑的百倍,不然张山不会这么郑重其事。
张山摇了摇头,众人还来不及失落,却看到张山走到地图上,分别在两个地方都重重踩了一脚。
“王叔,你的意思是两个都是……”,朱棡双目无神,感觉快承受不住那么大的惊喜了。
张山没有任何表示,只是目光含笑看着朱棡,同时还伸出了右手做了一个来回翻掌的动作。
所谓易如反掌,不外如是。
啊啊!!众人都兴奋的大喊大叫起来,朱标几兄弟还来回抱了抱,唯有李善长从刚才就眉头紧皱沉默不语。
片刻之后,李善长使劲儿地揪了揪胡子皱眉问道:“敢问洪武王,老夫有一事不明,如果大量金银涌入,但是大明却没有足够的物资……”
张山惊讶地看着老李,到底是做过丞相的人物,目光太精准了,蛛丝马迹里就分析出了这个法子的根本缺陷。
且不提老李对老朱的忠诚水分如何,但是起码人家的能力是没的说的。
张山敬佩地看着老李拱了拱手,倒是把李善长惊了一下。
“韩国公不愧是曾经的丞相,目光果然精准。
没错,大量的金银涌入,如果没有相应的物资准备,实际上会对民生产生严重的打击。不过这个不是当务之急。
一方面开采需要时间,一方面还涉及到非常多的制度建设,这是一个成体系的经济制度集建设的问题,后面我会做成视频在天幕上放的。
这个就不涉及到保密了,是阳谋,只有大明有实力去推行,其他人知道了不会有何影响。”
且不提老李对张山的赞叹笑出了花,老朱刚想吐槽一下这系统实在是管的严,但是话到嘴边还是没说出去。
“对了……”
张山突然想到了郑和,既然要跨海远征,那肯定离不开这位顶级的海上统帅。
“姐夫,郑和你去找了吗?他现在在哪儿?”
提到这个,老朱猛地一拍脑袋,差点忘了问郑和了。
“小山啊,咱正想问问你。这个三宝太监郑和到底是谁啊?他为什么功绩那么大,甚至系统还专门给他开了个后门救妙云?咱在皇宫和燕王府的所有在册的太监都找了几遍,甚至燕王府没找到咱把其他王府的太监都搜了一遍,愣是没找到郑和这个人。姓郑的倒也有,但一个二个也不像能青史留名的样子。”
张山这才想起,天幕上虽然提起了三宝太监,也说了郑和的名字,但是却没说郑和这个名字的来源。
郑和原名其实是叫马和,然后洪武十西年的平定云南之战被俘进宫……
张山仔细的讲了一下郑和的前半生的……
老朱猛地一拍朱棣的脑袋,骂道:“你个遭瘟的,没事好好的给人家改名字干嘛。”
年轻的朱棣突然挨了一巴掌人都傻了,捂着后脑勺委屈地说道:“爹,给他改名的是永乐朝的朱棣,不是俺啊。”
老朱骂骂咧咧道,“永乐朝的朱棣就不是咱的儿子了?咱现在教训不了他,教训教训你行不?你有意见?”
缩了缩脑袋,朱棣当然不敢有意见。
洪武版本的老二、老三看到这一幕简首爽透了,叫你造反吧……不过转眼想到自己还有十几年就死了,又笑不出来了。
“所以,此时郑和……不对,马和应该就在南京了?”
张山点了点头,老朱当即吩咐聂庆童去搜一下,凡是云南送过来的叫马和的统统找出来。
突然,老朱仿佛想到了什么又给了朱棣后脑勺一巴掌。
“爹,俺又咋了?”朱棣委屈地看着老朱,又打俺。
老朱一脸的忿忿不平,这个心痛哟,一万积分啊。
“又咋了?郑和……不对,马和,管他的。反正这个人,明明是咱洪武朝的人,也是咱叫人从云南打回来的,凭啥就成了你的人了,那一万积分还算到了永乐朝头上。咱手痒痒行不行?”
想到这里,老朱希冀地看着张山,后者自然是秒懂,当即询问了一下系统,结果得到的答案却是,因为是朱棣徐妙云夫妇提拔的郑和,最关键的是郑和也是忠心于棣云夫妇,并且也是在永乐朝取得的历史成就。
so,洪武朝就别想了,不算你的人。
张山把结果告诉了老朱,结果朱棣又挨了一巴掌,老朱倒也不是非要这一万积分,考虑到徐妙云的机缘是郑和的缘故换来的,老朱也没多可惜,只是有点点小失落,毕竟万一系统也给他算积分呢?
你有郑和,我也有郑和,大家都有郑和。
马皇后没好气地瞪了老朱两眼,顺便安慰了一下朱棣,同时交代了生孩子会耗元气的事情,吩咐几个儿子们跟各自的王妃注意,尤其是徐妙云。
洪武朝的徐妙云也不知道有没有机会去后世,趁着现在还早,早点开始治疗准备。
提到这里,徐达也不住地拉着张山的手表示感谢。
“小山啊……有时间,你一定要来魏国公府坐坐,你救了老夫,还救了爱女,大恩大德实在是不知道如何……”老徐声音都有点哽咽,对张山的感激之情自是不必说的。
也就是徐允恭没资格参加御书房的小会议,不然小徐又得磕一个了。
张山笑了笑,对这位后来的中山王也是敬佩万分的,徐达的成就和能力,虽然可能比不过李靖那一档,但也是有数的。
“没问题, 天德兄长太客气了,私下都是一家人,不必讲这么多虚礼。徐皇后虽然后世声名不如马姐姐,但她的功绩其实和长孙皇后极其相似,后世之人也是十分佩服的,能帮到她,我也十分荣幸。”
朱棣弱弱地举了举手,小声说道:“内个,王叔,您能不能换个说法,妙云不太适合皇后这个称呼吧……”
朱标笑了笑,不好意思地搂住朱棣道:“西弟,别这样,王叔也是说顺口了。妙云是咱朱家的好媳妇,养育了高炽三兄弟,高炽还是仁宗,私底下不讲究那么多。永乐朝是永乐朝,洪武朝是洪武朝。”
提到这个,众人又不免谈起了后来发生的事,张山简单的说了一些,众人长吁感叹,老朱一方面怒骂朱允炆那个小王八蛋不干人事,也骂后来的自己老眼昏花怎么选了他。
最后,老朱也搂住朱棣的肩膀,用力的拍了拍。
“西儿,你还是不容易的,老子其实没怪你的,你知道吗?”
朱棣激动的快要哭了,朱爸爸好难得的疼爱太不容易了
说到后面的事情,自然不免提到徐妙云的早逝。
张山便说了带来了很多补身子和治病的药,因为孕妇总有一些类似的情况,针对性的药也带的不少,让众人分一点。
老朱为了表示对老兄弟们的看重,也分发了一些。
经过了这么久的讨论,再加上在场的有不少人年纪也大,于是便结束了这一次对大明影响深远的小型会议。
真是应了那句话啊,大会办小事,小会办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