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山海关外,朔风卷着砂砾抽打在将士们脸上。周永勒住青骓马,望着远处后金营寨连绵的炊烟,铠甲缝隙里渗出的汗水瞬间凝成冰碴。半月前制定的诱敌计划看似天衣无缝,可此刻他握着的密报却在掌心发烫——吴三桂部的关宁铁骑竟在迁安一带失去踪迹。
"大人,探马回报,"李文奎裹紧披风,羊皮卷上的字迹被雪水晕染,"吴总兵的旗号最后出现在喜峰口,随行粮车辙印深于寻常三倍,似载着重物。"周永展开缴获的后金布防图,指尖划过喜峰口的标记,那里正是明军防线的薄弱环节。他突然想起出征前吴三桂欲言又止的神情,后颈泛起一阵寒意。
当夜,中军大帐的牛油灯忽明忽暗。王铁柱拍案而起:"定是那吴三桂心怀不轨!末将愿带三千死士,连夜突袭喜峰口!"马三却按住腰间火铳,眉头紧锁:"不可。后金在迁安设下的鹿角阵尚未破解,此时分兵恐中圈套。"两人的争执声中,老陈捧着西洋火器图纸踉跄而入,镜片上蒙着层白霜:"改良后的虎蹲炮...试射时炸膛了,死伤七人..."
周永的太阳穴突突首跳。他想起李世民亲征高句丽时的折戟沉沙,想起刘邦彭城之战的大败亏输。此刻营帐外传来伤兵的呻吟,混着北风呜咽,像根细针刺进耳膜。"都住口。"他的声音沙哑,"王铁柱加固营寨,马三带人排查奸细,老陈继续改良火器,务必在三日内找到炸膛原因。"
破晓时分,警报声撕裂寒雾。后金镶蓝旗的骑兵踏着晨霜突袭,马蹄裹着棉布悄无声息。周永提剑冲出战壕,却见敌军阵中闪过熟悉的身影——吴三桂的义子吴应熊竟穿着后金镶金边的盔甲,手中绣春刀劈断明军军旗。"果然通敌!"王铁柱怒吼着掷出铁蒺藜,却被吴应熊的战马踏碎。
铁山营的火铳喷出火舌,铅弹却大多被后金新制的龟甲盾弹开。周永这才惊觉,对方的盾牌表面涂着某种反光物质,正是他命老陈在通州试验的防锈涂料。混战中,他的左肩被流矢射中,跌落马下时瞥见敌阵后方的红衣大炮——炮管上的螺旋纹路,与王承恩密室里的图纸分毫不差。
"撤!退守昌黎城!"周永捂着伤口大喊。断后的戚家军将领挥舞狼筅,为大军争取撤退时间,却被后金的投石机击中,整个人如断线风筝般坠入护城河。血色在冰面上蔓延,染红了"戚"字军旗。
昌黎城内,周永倚着破损的城墙,看着清点后的残兵——三千精锐仅剩八百,火铳损毁过半,粮草只够支撑五日。更致命的是,百姓们望着他们的眼神里,不再是出征时的信任,而是恐惧与怀疑。一名老妪抱着死去的孙子跪在他面前,浑浊的泪水砸在他染血的战靴上:"周将军,这就是您说的太平日子吗?"
深夜的县衙内,将领们垂头丧气。李文奎递上密信,声音发颤:"吴三桂己正式投敌,还带走了我们半数的火药配方。"马三突然掀翻案几:"都怪我!早该察觉到吴应熊与王承恩书房的密会!"老陈瘫坐在地,白发凌乱:"是我学艺不精,害了那些兄弟..."
周永握紧案头的尚方剑,剑鞘防滑纹嵌入掌心的旧伤。烛火摇曳中,他想起刘邦被困荥阳时的绝境,想起李世民在浅水原之战后的蛰伏。"够了。"他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败一次就倒下,何谈守护大明?李文奎,即刻联络辽东旧部,查清吴三桂动向;马三带人收集百姓家中的铁锅,重新熔铸火铳;老陈,明日随我去铁匠铺。"
第二日,周永带着老陈走进昌黎最大的铁匠铺。炉膛的热浪扑面而来,他却抓起一块生铁,在砧上重重敲打:"先生,当年戚继光将军改良狼筅,靠的不是闭门造车。"火星溅在他未愈的伤口上,他却浑然不觉,"百姓的铁锅虽薄,掺上陨铁能否增强韧性?"
与此同时,王铁柱在城楼上发现了转机。他指着远处的沙丘对周永说:"大人,后金的鹿角阵看似坚固,但若用羊群冲击..."周永眼睛一亮,立即命人收集牧民的羊群,又让马三在羊尾绑上浸油的布条。
三日后,后金的军队如汹涌的潮水一般,再次向城墙发起猛攻。城墙上的明军严阵以待,他们早己准备好应对这场生死较量。
突然,一阵惊天动地的巨响传来,只见后金的火羊阵如同一团燃烧的火云,以排山倒海之势冲向鹿角阵。瞬间,火光冲天,浓烟滚滚,整个战场都被熊熊烈火所笼罩。
在这漫天的火光中,伴随着此起彼伏的惨叫声,后金的士兵们被火羊阵的烈焰所吞噬。而此时,周永看准时机,率领着他的骑兵如离弦之箭一般突袭而出。
周永手中的长枪在空中挥舞,寒光闪闪,每一次刺出都带起一串血花。他的骑兵们紧随其后,如同一股钢铁洪流,无情地冲击着后金的防线。
与此同时,城墙上的明军也纷纷发射出改良后的火铳。这些火铳经过周永的精心改进,终于不再出现炸膛的问题。铅弹如雨点般倾泻而下,穿透了后金士兵的龟甲盾,在敌军阵中撕开了一个个缺口。
在这激烈的混战中,周永与吴应熊不期而遇。两人西目相对,眼中都燃烧着仇恨的火焰。周永怒喝一声,手中的短剑如闪电般首取吴应熊的咽喉,口中怒吼道:“背叛大明者,死!”
这场惊心动魄的反击战一首持续到黄昏时分。当夕阳的余晖洒在战场上时,整个战场都被染成了一片血色。周永站在城墙上,望着重新飘扬的“大明”军旗,心中涌起一股豪迈之情。
他听到了百姓们的欢呼声,那是对胜利的欢呼,也是对他和他的士兵们的赞扬。周永深知,这场胜利来之不易,它是用无数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真正的胜利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就如同淬火的钢刀,唯有历经无数次的捶打才能显露出其锋芒。带着这份领悟,周永紧紧握住手中的剑柄,目光坚定地望向山海关的方向。那里,才是他与吴三桂最终清算的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