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计划实施

生活就是这么美好 缥缈一生 4584 字 2025-03-31 09:36

这周小青特意走过刘光福的办公室,看到刘光福正大口的吃着她做的茄盒,心里这个美啊,原来她做的东西,刘光福是这么爱吃,那就证明她的做菜水平也是不错的。

可她哪里知道,刘光福现在要被齁死了,一口淡一口咸,明显就是茄盒里的馅没有被搅拌均匀,刘光福急忙起身去给自已倒了一杯水,这才把嘴里的咸味给冲下去。

可是既然吃了就要有个结论啊,只有都吃完才是最好的解说。

强制自已把这一饭盒的东西吃光,刘光福就连续喝光两缸子的水,这才让自已的胃和口腔好受了不少。

他也没去刷饭盒,就这么的放在桌上,就开始写起了报告,这事不单轧钢厂要向上级汇报,刘光福他们这街道办也同样的要汇报,只不过他们的自由度高了一些而已。

写完报告,刘光福就安排人给送往了区政府。然后又将铅笔和画纸拿了出来,他要把整个街道的平面图画出来,原有的那张实在是太过于粗糙了。

一整张的平面图画出来后,他就又把各个办事员给喊了过来,让她们将这张平面图里,不合理的地方给挑出来,不求这张图可以百分百的还原街区,可也要有九成的相似度。

现在刘光福的这间办公室里,四周的墙上除了图纸就是表格,都快被贴满了。

分门别类的粘贴,都是显示整个街道不同方面的情况。

几乎菊花巷街道所有的情况,都可以在这墙上找得到。

而在刘光福的抽屉里,还有着一张平面图,那是刘光福对整改后的街道的设想图。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这是多么朴素的要求,他刘光福就不相信了,只要心思用到位了,这个小目标会达不成。

下了班,刘光福不得不迅速回家。谁让周小青现在跟他一起上下班呐,还没嫁进来,这就已经有管家婆的模样了。

一回到家,刘光福就头疼,这帮燕城大妞也是太不把自已当外人了,

洗了衣服也不知道晾在避着人的地方,就在院子当央大鸣大放的开晾,不说衣服洗的是不是干净,就是那些小衣也不能晾在明晃晃的地方啊。

回到家,刘光福就开始做苦力了,这些大妞绝大多数不会做饭,即便像周小青这样的,也是其中的佼佼者。

刘光福也是没有办法,有周小青有罗霞她俩在,刘光福就得做饭,可一做饭,这些大妞也就不能落下。

那刘光福现在一做就是二十多个人的饭菜,谁让王亮这个没大没小的也过来蹭饭,并且最可气的是,他不光自已来,还带着他的那三个师兄弟一起来。

那周宇飞 李博 钱壮都还行,每回来都或多或少带点东西,可王亮就是自称自已要结婚了,得节省,于是就在刘光福这里入伙了。

可是这样刘光福不干啊,一天两天他能够挺住,时间长了,这样可不成。不说时间,就是钱票也挺不了几天啊。

可周小青她们就说是部门有拨款,可刘光福没有收到啊。于是刘光福就让他们去问,不然他就罢工了。

回音来的飞快,一个电话的工夫,区里的电话就到了,通知刘光福,因他们街道拖欠区里资金,那些燕城大妞的补助被区里扣下了。

这下刘光福就有合理理由拒绝做饭了,这些天做饭可累死他了。

为了躲避这些大妞的纠缠,刘光福带着周小青一口气去了红星轧钢厂一个星期。

一直到区里来人把钱票给刘光福送来,这些燕城大妞的伙食才恢复正常,当然刘光福也没有不管她们,就是伙食较之原来差了好些就是了。

现在的刘光福直接就带人去红星轧钢厂了,经过这段时间的忙活,这李主任那里可是传来好消息了,轧钢厂的计划可以实施了。

于是刘光福就将他院子边上的空地和对面那片废墟给划了出来,直接就让轧钢厂进场施工。

并且轧钢厂的建设队伍,通过选拔也在刘光福的协助下,顺利建了起来,红星轧钢厂所付出的仅是一些个招工指标。

当然这些指标,也是被刘光福给拿到菊花巷街道给分配了。

红星轧钢厂的职工住宅区顺利建成后,配套设施也跟随着进来了。

这就是企业的能力,你们社会这些部门拿捏不了,你们不给配套,企业自已就有能力自行配套,那要是这样,这些配套部门就在企业面前没面子了。

原来刘光福自行铺垫的门前这条马路,也被一条崭新的柏油马路所取代。

马路两侧还被种上了树,人行道也铺上了砖。

连带着刘光福的小院以及那两个棚子,就显得尤为刺眼了。

而按照菊花巷街道与红星轧钢厂之间的协议,轧钢厂要成立一家对红星园提供服务的单位,内部都是临时工,全部使用菊花巷街道的居民。

红星园,这就是轧钢厂为自已职工住宅区起的名字。第一期工程建了25栋楼,一共是900户。

需要配套有副食店 粮油店 招待所 洗澡堂 理发店 饭店等等这些设施,刘光福是不怕多也不怕少,就怕没有。

每一个店,刘光福都据理力争,也不要求是固定工,给临时工就成。

拿到指标后,刘光福也不乾纲独断,而是先集中后民主,商讨完之后,直接就定点到人头,谁惹出来事找谁,他一个大撒把进行下一步了。

刘光福也是绝,直接就带着这些个莺莺燕燕的,就进行挨户走访了。

通过问卷调查,和家庭谈话相结合,最终确定下来,整个街道有住房需求的家庭占了总人口的80%,占总面积的70%。

按照现在的语言就是,刚需。这里如果进行改造了,那么这里的人是实打实的具备需求的意愿。

就在轧钢厂热火朝天的进行分房子的时候,刘光福这面旧房危房改造行动也实施了。

实施的区域首先为民主路街区,这里的人是百分百的支持改造,并且通过签署协议等方式,了解到这个街区的人一致认同街道办的计划,所以刘光福就先从这个街区开始了。

并且对这个街区的居民,刘光福给出几种置换方式,因为都是私房,所以刘光福就给他们的房契地契上的面积,进行一对一置换。

超出的面积一种是买断,就是市价买为可以办房契的私房。另一种是租赁,按年缴纳租金。

如果没有房契地契,街道办也承认,不过按实际面积,街道办会按半价赎买。不过这里谁也别想占便宜,总不能你一个泥土房想让我给你付砖瓦房的价格吧。

头绪纷繁,刘光福经常加班到很晚,这时周小青贤良淑德的劲儿来了,每天在给刘光送过饭后就陪伴在刘光福身边加班,这可把刘光福给感动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