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三观合的夫妻,都是始于颜值,敬于才华,合于性格,久于善良,终于人品。
都是相濡以沫,都是举案齐眉,都是相敬如宾。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可这些在刘光福眼里那就是些屁话,都是吃饱了撑的,没事干闲的那些人,凭空臆想出来的。
大鼻子那边有部被大夏国人倍加推崇的所谓巨著里说过这么一段话,刘光福还是认为有些道理的。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这句话就是国人给翻译成这样的,而实际要是让刘光福给翻译的话,这句话应该是这样的,
“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生活在充满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日子里,哪里不会有磕磕碰碰,说舌头不碰牙的,那还是人么。
所谓的三观,就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知道是哪位高人总结出来的。
刘光福猜测总结出来这三观的高人,想说的是情趣相同,有共同的奋斗目标,而不是像别人解读的那样,啥啥都一致。
没有差异化,没有差异点,如何能够相互吸引。难道两个人在一起生活,只靠单纯的异性相吸么。
两个除了性别之外,其他方面都一样的人,这倒是可以做到举案齐眉相敬如宾。
可如果在一起生活了,吃东西的口味还能完全一致么,南甜北咸,西辣东酸,地区饮食差异谁来将就。
所以说这些理想化的东西,只能是心灵鸡汤,供人迷醉,麻痹一下自已就罢了,谁信谁就是傻子。
这些都是在王亮他们四家搬到小院后,刘光福被他们给折磨过后,自我做的总结。
这四家搬进来,加上周父周母和三位勤务员,一下子就将刘光福这大一进将近两进的院子,变得人满为患了。
小三十人中,还有十四个小娃娃,其中八个还是没出月科的孩子。
好在,这院子里有两栋正楼两栋厢楼,房间足够用,还有配置了相关的配套设施,水电进户,上下水齐全,吃喝拉撒都可以不用出院。
每天都是刘光福带着他的四个徒弟,在院场中间的水池旁,清洗尿布。将干的尿布收回,将洗过的尿布晾起来。
然后,到饭口,他们又转战到大灶跟前,由王亮他们四个人负责洗菜,刘光福负责做菜,最后在由他们负责给端上桌,在人家要吃饭的时候,他们还要负责看孩子。
而这时的刘光福,则负责答对那六个相对大一些的孩子。
待所有人都吃过饭后,这才轮到他们五个人吃饭,刘光福不喝酒,而王亮他们四个人就只能借酒消愁。
这种日子,终于在那八个孩子百天后,才得以有所缓解了。
不是活量小了,而是他们四家的援军到了,一家没来多,也就一家来了两个老人,来伺候孩子了。
于是,刘光福小院的热闹才算是正式开始了。
这四家里,也就周宇飞的家里来人还算消停。因为过来的是吴佳怡的母亲和吴家里的一位勤务员。
吴母与周母是一个单位,关系还十分要好,过来的第一天,两个小老太太就对育儿经验,进行了探讨,还探讨的十分热烈。
吴母过来也是有原因的,那就是吴佳怡小时候被留在了乡下奶奶家,一直到吴佳怡要上初中了,才给接回来。
接回来后,才发现吴佳怡身体十分孱弱。详细了解后,才知道吴家乡下的老太太,虽说谈不上虐待吴佳怡,可对吴佳怡也是不算好。
这就导致自幼就身体不好的吴佳怡,身体就更不好了。
这让吴母一直对吴佳怡感到愧疚,第一个孩子出生的时候,吴母没退休,所以没有办法。
这回老二出生了,吴母又刚好退休了,所以就主动请缨过来照顾孩子了。
随着吴母的到来,罗霞邵婷婷和闻喜喜就开始求援了。
这每一家也是各来了两位老人,都是老婆婆与老丈母娘的组合。
王亮的母亲就是一位勤劳的家庭妇女,勤俭了一辈子,过到刘光福这小院的时候,还是穿着补丁摞补丁的衣服,别说是别人了,就连王亮都受不了了。
“妈,我给你买那么多布,给你做那么多身衣服,你怎么就穿这身过来了。你是想干什么,磕碜我那是吧。”
看着王亮冷下来的脸,这王母就悄声的跟王亮说,
“小亮啊,是这样的,我看你哥家你嫂子他们没新衣服,我就把衣服给他们了。布料我给你侄子他们还有你弟弟做衣服了。”
王亮的脸黑到不行了,直接就让王母回家,他有点丢不起这人。
按说王亮哥罗霞两口子真是孝顺,每个月交家钱是钱,东西是东西。
可王母今天这一出,就把王亮给架火上烤了。
别的不说,就是一旦让刘家人笑话,王亮这脸就没处去放。
王母就让王亮给劝回去了,没曾想这下却惹到了王家人。于是,让王亮意料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王母刚走,罗霞的母亲就来了,她倒是没有带勤务员过来,她家也是住在部队大院的,与周家关系也是不错的。
要不也不能罗霞与周小青关系好,罗云与周小白关系好。罗父也是周父的左膀右臂,是燕城军区的副参谋长。
罗母也是退休了的,退休前是妇联副主任,是一位干净利索说话撒冷痛快的小老太太。
虽说对罗霞嫁给王亮不乐意,可从多方面了解王亮后,也没有坚持棒打鸳鸯。
这回了解到大家都来刘光福这小院做月子,知道了周家人也来了以后,这老太太也就过来了。
可就在罗母吴母周母三个老太太一边看着刘光福带着这四个徒弟在那洗介子,一边站在院子里聊天的时候。
院门被敲响了,刚好王亮起来直下身,就过去开门了。结果刚一开门,迎面就挨了一个大嘴巴。
这把王亮打了一个趔趄,刘光福看到后,几个健步就跑了过去,就看到从门外进来的是王亮的父亲还有他两个哥哥。
刘光福认识是认识,可是没有那么熟。并且今天在他家门口打王亮,这就很不给面子了。
老燕城人都要脸,这种打上门的恶客,是不会给好脸的。刘光福也是如此,绷着脸看着王家人,一步步的往前走,将王家人给逼出了大门外。
刘光福冷着脸,也是可以够八百人看两年的。
把王家人看的直心惊,他们可是知道刘光福这人的,虽说一开始当王亮师傅的时候,他们没那么把刘光福当回事,
可后来刘光福当上了菊花巷街道办主任,就不由得他们不上心了。而刘光福随后做的那些事,就更让他们重视刘光福了。
后来刘光福被撤职,又复起,听王亮说刘光福现在是区里的副区长,这就更令他们敬畏了。
他们可没有知道王亮是在刘光福家里,可没想到刘光福会这么一个脸色对他们。
王父那也是从旧社会过来的人,并且在菊花巷这种龙蛇混杂的环境里,混的还不错的人,虽说不能算是恶人,可怎么也不能够算得上是好人。
看到刘光福步步紧逼,王亮的两个哥哥也应该是无知者无畏,这时候也对刘光福有气了,仗着身高体壮,直接扑上来,就对刘光福出手了。
刘光福也仅是两脚,这两个人就如何过来的,就如何回去了。
这时候,王父就看大事不好了,本来他还打算开口数落一下王亮,可见刘光福顶在最前面,也就没有说出来,也不去管他那两个儿子,自已转身就跑掉了。
刘光福这时候才回头看了一眼王亮,见王亮捂着自已的脸。刘光福也是没有跟王亮说话,扭身就回到院子里,继续干活了。
这时周母她们才走过来,问刘光福发生什么事了,刘光福就笑了一下,说没有事,就是王亮自已不小心撞墙上了。
这三个老太太就看向了王亮,就见王亮自已笑了一下。不得已的解释了一句,就是不小心,撞墙上了。
罗母看王亮这样,心里也是火起,但这不是自已家,脸上仅仅是流露出一丝不高兴的表情,也就没有说话。
而这时,闻喜喜的母亲和李楠的母亲也到了。这俩老太太可是脾气投缘对性,一个家庭妇女,一个是机关干部,这一成了亲家,还走得十分亲近。
要不是有这俩老太太给压着,李楠和闻喜喜能一天吵八遍。
两个都是个性要强的人,当初那是投缘对性的吸引,
可待婚后,生活环境的不同,相互文化的差距,使得这俩一遇到事就是火星撞地球,经常是吵的不亦乐乎。
不过还有一点好,那就是这俩人都不记仇,吵过就完事。但一旦吵起来,那就四邻不安。
最后到来的是钱壮的母亲和邵婷婷的母亲,本来邵母的意见是她自已带着家里的勤务员过来照顾就完了。
可钱壮的母亲不干,家里就钱壮这么一个男孩,第一个孩子不让她带也就算了,这老二还不让她带,这可怎么行。
钱壮的脾性是非常好的,不然他也不能把邵婷婷这么一个温柔漂亮的大妞,给骗得对他死心塌地的,为了与钱壮在一起,不惜与家里闹翻。
邵母性子也好,邵婷婷就是性子随了自已老娘,外柔内刚,性格虽说柔和,可骨子里那叫一个坚强。
邵母与钱母这性子可就不对付了,即便钱母对邵婷婷再好,可这老太太嘴不饶人,老像是要欺负人的架势。
被邵母碰到了两回,结果这两个老太太那可是闹得不可开交。最后还是钱壮与邵婷婷两个人在中间两边做工作,这才罢休。
可自从那时起,这两个老太太也是相互看不对眼了。
周小青这时候出来了,重新给他们四家分了房间,毕竟邵母罗母吴母闻母那可都是讲究人,不给安排好了,那可是要被周母埋怨的。
吃过晚饭后,周母就把周小青拉到了一旁,小声跟周小青说,
“今天你注意着点,他们这些老太太弄不好要有起幺蛾子的,你让光福多留下心。把孩子单独聚一块,别给吓到了。”
“妈,我看这些老太太都挺好的,不会有闹的吧。”
周小青哪里明白这里面的道道,听到自已妈的话,有点不太相信。
“你个傻孩子,你没看钱母与邵母两个人不对付么。
邵家的是个有主意的,那在他们那个院都是有名的,你看钱壮他妈没,一看也是不让份的,最可能吵起来的就是她们俩。
我说你和光福也真是的,惯着光福这些徒弟也是没边了,哪有一起生孩子一起坐月子的,就是关系再好,时间久了,交往过密也得出问题,人还是有点距离才好。
另外就是那四个大的,你们两个可不能让他们那么叫,这么小就这么叫,叫习惯了,可就真成你们的孩子了,他们这几家到时候会不乐意的。”
前面周母那些话,周小青没往心里去,可最后这些话周小青可记在心里了。
原来还好,就团团圆圆两个,这下子又来了,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四个孩子,一下子负担就起来了。
别的不说,能把刘光福都给累倒了,那是多大的工作量。
这时,刘光福就从后面绕过来了,就问周小青今天吃饭在哪吃,他好让他们四个人把菜摆上来。
周小青一查人数也是有点挠头了,一下子又来了七个人,有点坐不下了。
就让刘光福把桌子放到后院,大人换着班的去后面吃,孩子去正楼里边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