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国家也有黑色人种啊。}
{佤族的黑是哑光,非洲那是亮黑,区别还是挺大的,你可以说他们皮肤黑,但不能说他们是黑人。}
{不一样的黑,我们这边的佤族是日积月累的晒高海拔地区的紫外线和生活习惯遗传因素,和黑人区别很大的,因为佤族没有那么高}
{佤族人的黑色皮肤,是东方巨龙的黑色眼睛}
评论区除了说昆仑奴之外,还有人提到了我国的佤族人民。
这还是陆饮溪第一次听到有这个民族,出于好奇,点开了词条。
【如果不要我了也请回信】
【因为一个约定,佤族人民在西南驻守了上千年】
“黑还有不同的黑呀,咱咋没见过。”樊哙说道。
刘邦哧了一声,“你咋没见过,你不是天天见吗。”
“啥?”
“脱了裤子可不是天天看。”
朝堂上的众人发出一阵爆笑。
诸葛亮摸了摸自己的心脏,“不知为何,我总有一种悲怆的情绪。”
【国家建立后,位于缅边上的佤族仍然被约翰牛控制,于是佤族人集体写下了这封感人至深的信:
“班老人的心是永远不变的,如不要班老也请回信。”
字里行间都是想要回归的迫切心情,与之一起的还有一个象牙和一把银刀,象牙是恭贺国家成立的礼物,而银刀是表明自己抵抗到底的决心。】
“以汉为尊者,皆为汉臣,若是他们都能想到这一点不就好了吗。”
刘询捏了捏鼻梁,他是有大志向的,祖辈之志,他如今必定要完成。
“我们是不可能抛弃任何一位华夏人的,请同志放心。”
管理员看到天幕中的视频,上面闪过了他阅信的场景,想来是成立后,他们忽视了角落里的同袍。
【而这一切都源于千年前佤族人和诸葛亮的约定,当年诸葛亮平定南中后,将中原的农耕技术引入当地。
为了感恩,佤族先民便与之约定世代看守蜀汉的边疆。】
“原来真的与亮有关。”诸葛亮看到这里都有些红了眼眶。
有人为了他的约定,坚守了上千年,这让人如何不感动。
刘备更别说了,差点都哭出来了,他有好臣子,也有好臣民,看似是诸葛亮和佤族的约定,可归根到底是在为他大汉而守。
“先生,备有你,乃三生之幸。”刘备很正式的做了一个揖。
“主公,上面所写南中平叛。”诸葛亮还是以事业为重,“若是真如此,怕是不稳呐。”
“如今不如提前做准备,如天幕所说,将农耕以及其他技术带入南方,教化安民。”
“依先生所言。”
【1934年约翰牛入侵云南,以班洪王为首的各部联合发出了阿佤十七王敬告华夏同袍书。
“势洒热血,不做英殖之伮”
还以阿祖阿公的名义(也就是诸葛亮的名义,佤族尊称诸葛亮为“阿祖阿公”),组建佤族联军奋起反抗,最终击退了约翰牛,保全了云南。
有人选择放弃落难的国家,也有人坚守约定,誓死保卫这里。】
“有此臣民,王朝之幸。”
嬴政看到这里满心复杂,同时还有一点点难以察觉的挫败之感。
六国尚且不安分,边疆还未平定,这一切都得他来,也只能是他来。
“这才是我们华夏人啊,哪里和昆仑奴像了。”李世民感慨道。
刚刚评论确实说得对,将他们与黑人作比,才是真正的在侮辱他们。
评论区的话更是让人感动。
{近十几年城市里的老辈子们不缠头巾,但以前的好多都是缠的,小时候也问过外公为什么要缠?我们不是汉族人吗?外公也是说为诸葛亮守孝}
{原来丞相这一计救了1700年后的华夏}
{ 全体起立,为丞相报仇,闪击江东鼠辈}
{约翰牛:不道啊 在2025突然传来了1953年的巴掌 给我扇的蒙蒙的}
{约翰牛某音评论区下,全是朴素的骂战}
{你这话说的,百年侮辱在才哪到哪}
“尔等才是鼠辈,我江东子弟最是勇猛不过,谁在抹黑我们。”项羽冷哼了一声。
“百年侮辱啊,后世究竟是过了一个怎样的百年呢。”刘彻对于这个是真的很好奇。
在博物馆的时候,了解了个大概,大概是异国人入侵导致的,但到底是怎样入侵,又是怎样在这种情况下打败了异族人,将后世发展的如此之好的。
诸葛亮看到这里彻底忍不住了,眼泪顺着就流了下来。
“亮有愧。”
?
孙权打出了一个问号,什么叫做闪击江东鼠辈,江东怎么你了。
作为一个江东人,他感觉有被冒犯到。
“后来呢,可有回归。”武则天问道。
人们总是希望结局都是大圆满的。
好在看到评论区上面写着,在1960年,我国与缅方交谈上百次,终于换来了佤族的回归,并且佤族这个名字还是主理亲自取的。
“只有强盛的国家才有小族回归。”乾隆还是这么自信。
之前的打击对于他来说不值一提,因为他坚信在自己的带领下,大清会规避错误,走向另一个辉煌。
就如同前不久,土尔扈特人不远万里而来,回归他大清。
“真的吗?”
“哇。”
“首领,你快来看,国家没有放弃我们。”
位于边境的班洪部落的人一时间嚎啕大哭,充满了委屈。
他们也害怕,国家会再一次抛弃他们,他们一首是心向中原的。
清末时,他们也成了条约的一部分,被划分给了约翰牛属缅地,可清灭了之后,他们再次被国民朝廷推了出来,彻底划分了出去。
如今知道国家成立之后,他们在担心,在害怕重复老路子,这封信是他们最后一次主动,如果还不要他们的话,那他们也不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