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获赏

华妃提到的年熙,是年羹尧的长子,却并非苏氏所出,而是年羹尧第一个妻子叶赫那拉氏生的儿子。

当年叶赫那拉氏生产不顺,留下隐患,孩子出生不到一年就撒手而去。这孩子也因此体弱多病。

虽说后娘难当,可苏氏并没有太多感受——因为年熙早早就被雍正接到身边养着,原因也很简单:现如今年羹尧仅有一个儿子,自然万分在意,雍正拿住年熙做人质,年羹尧就得听话些。

年熙如今己经六岁,在上书房与阿哥宗室们一起念书。

照雍正的规定,阿哥贝勒贝子们进宫读书,早晨五鼓十分就必须进上书房,由内务府供早点,先读《西书》而后听讲《易经》,己牌时分各自回家吃饭,之后可以休息,下午未未再进宫,申时供应晚饭,晚饭后再有一个时辰功课,这会儿教授的就是琴棋书画,各自随便选学。

此外安排乾清官侍卫,来教习各位的弓马骑射和布库武艺,这是每个孩子的必修课,全都安排在了下午。

年熙如今不住年家,而是由雍正帝安排,住进了阿哥所。

苏氏听见华妃问年熙之所以感到惊讶,因为往日里,华妃对年熙可不大在意,甚至还好几次皱眉,嫌弃年熙体弱多病。

见苏氏没吭声,年世兰自己先叹了口气:“往日里,是我这个做姑姑的,对熙儿这孩子,太忽视了。自打我没了孩子,总是不由得想到熙儿,只是我如今的状况,不好贸然去看他,不然惹来闲言,对他反倒是不好。”

苏氏当即明白了华妃的意思:年熙这孩子每个月休息的日子都会回家,华妃这是让自己好好照顾年熙的意思。

不过苏氏也有几分疑虑,斟酌片刻选择首言:“熙儿是个好孩子,听话聪明,只是,明珠大人家那些事儿,会不会有些牵连?”

明珠巨贪,雍正最恨贪官。何况,叶赫那拉这一大家族,一向都是骑墙派,可从未真心实意拥戴雍正。

年世兰不禁想,果然是个聪明的嫂子,缓缓道:“明珠都去世那么多年了,就连他儿子也都不在了。这样大家族,皇上总归要倚重的。现如今的叶赫那拉家族,多少有点群龙无首的意味。”

现在是叶赫那拉家族势弱的时候,如今施恩,就是雪中送炭。

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

若此时扶持叶赫那拉家一把,将来的情份就大不同。

苏氏不由得佩服起华妃来——这时候借由年熙,将两个家族往来维持好,日后兴许有大用处。

于是苏氏当即笑了:“说起来,明珠当年娶的还是我曾祖父的,依着这层关系,也该走动起来的。”

明珠的妻子,正是英亲王阿济格之女。而苏氏就是英亲王阿济格的玄孙女。

与聪明人说话就是好,都不需要自己解释太多,年世兰见苏氏己经明白自己的意思了,转而话了几句家常,苏氏见话都说的差不多了,旋即告辞。

苏氏才走没多久,雍正帝那边的赏赐就来了——送赏赐的人,还是雍正帝的心腹,苏培盛。

对这个苏培盛,以前的年世兰是压根儿瞧不上的——一个太监,就算是皇帝身边的总管太监,在以前年世兰的眼里,也只是个下人。

然而现在的年世兰则很清楚,这个读过书、曾在康熙帝的懋勤殿里当过差的太监,是个很厉害的角色。懋勤殿是什么地方呢,是整个皇宫里文化气息最浓厚的地方,康熙皇帝幼年就曾在这里读书,他所收藏的书画也都放置在这里。

而雍正此人,最喜风雅。能成为皇帝信任的心腹太监,能力绝不会差。

苏培盛进来后,恭恭敬敬的行礼,年世兰打量他,他也在打量年世兰——因为今儿送东西来,他可是得了皇帝亲自命令的:

“这些赏赐,你亲自带了人送去,顺道瞧瞧,华妃气色如何,回来告诉朕。”

年世兰领赏谢恩后,开口道:“天儿这么热,劳烦公公亲自送来,真是过意不去。本宫兄长当年在西川待过,带了一些龚扇回来,正好这样天热,公公拿着扇扇风吧。”

苏培盛心下诧异:往日里也不是没有送过赏赐到翊坤宫,华妃大方,给不少赏钱,但今儿居然说给自己扇子。

龚扇盛名,苏培盛当然听过,这扇子用竹篾的正反面色差编织出来的精美图案,有团扇也有折扇。

不一会儿就瞧见颂芝送了一柄折扇来,苏培盛本就不同于寻常公公,年幼时候家道尚可,还入学读书,后来遭逢变故才不得己进宫来,所以他身上有着文人习气。他想起年幼在私塾,端午时候先生就给每个学生送一把折扇。

于是心喜的向华妃道谢,华妃摇头道:“竹扇本就是是文人之间互相赠送的雅礼,也不值几个钱,苏公公喜欢就是这扇子的造化了。”

苏培盛出了翊坤宫,不禁拿着折扇展开端详。扇身轻盈无比,扇面花纹图案细腻传神,果然不是凡品。

回到皇帝身边,苏培盛将在翊坤宫的事儿如实交代,就连华妃赏的折扇也一并奉上——他能得到雍正信任,就因为他很清楚,自己这个总管太监,对着天子就得遵守规矩,规矩中最重要的一条,自然是诚信。

果然,雍正见苏培盛如此实诚,点头道:“既然是华妃赏你的,你安心收着就是。”别说是一把扇子,往日其他嫔妃赏赐苏培盛的,比这贵重的多了去,皇帝也都让他自己拿着。

“不过倒是有意思,竟然想着给你一把扇子。”雍正也觉得意外,片刻后问苏培盛,“你瞧着,华妃这次,有几分真心?”

说到底,他还是心存怀疑的——华妃多年嚣张,怎么忽然转了性?难不成在谋划什么?

这问题,其实不好回答,因为苏培盛素来知道,雍正帝生性多疑。

苏培盛琢磨着开了口:“奴才想着,娘娘后天就要去崇福寺了,真心不真心的,也不急于这一时半会儿的。”

这话说到雍正心坎上了——华妃就算谋划什么,自己也能让人在崇福寺暗里监督。

想到这儿,雍正想到了一个人——那个叫福子的小宫女,皇后派到华妃身边的,这一次,也是要跟着去崇福寺的。

皇后的心眼儿,可真不少啊。

雍正正琢磨着呢,就听见小太监来禀:华妃娘娘给了去探视她的齐妃一巴掌。

说好的转了性子,这看来,还是和以前一样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