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武站在窗前,静静地凝视着窗外紫禁城的方向。夕阳西下,余晖如金,给紫禁城的琉璃瓦披上了一层虚假的辉煌,仿佛在掩盖这座古老宫殿背后的沧桑和落寞。
他的目光穿越了那片金黄,似乎看到了父亲当年在黄河大堤上的身影。孔武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我父亲当年在黄河大堤上,明知道堵不住决口,还是带着河工们跳了下去。”
他的话语如同重锤一般,敲打着人们的心灵。在那个生死攸关的时刻,父亲没有丝毫犹豫,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用自己的生命去守护大堤,去守护那些无辜的百姓。
孔武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有些事,不是因为能成功才去做,而是因为必须去做。”这句话如同一道闪电,划破了人们心中的阴霾,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然而,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打破了孔武的沉思。一名信使疾驰而来,带来了天津的急报:北洋水师的“镇远”舰在日本长崎港与当地民众发生冲突,日本借机大肆渲染,战争的阴云瞬间笼罩了东亚的上空。
孔武拿着电报,手不禁颤抖起来。他知道,战争己经不可避免,而大清却还在沉睡。“小虎,”他突然下令,“备马!我要去见恭亲王!”
恭亲王府的客厅里,烟雾缭绕。奕?看着孔武递来的日本间谍情报和张士珩的贪腐证据,眉头越皱越紧。“孔大人,”他放下烟袋,声音疲惫,“你说的这些,我都知道。可现在老佛爷要过寿,中堂要办洋务,谁都不想在这个时候生事。”
“生事?”孔武猛地站起来,“王爷!日本都要打到家门口了,这不是生事,是亡国!您还记得圆明园的大火吗?还记得《南京条约》的耻辱吗?难道非要等到日本人打进紫禁城,我们才知道后悔吗?”
奕?被孔武的气势震慑住,半晌才叹了口气:“我知道你的心意,可我现在是个无权无势的老王爷,说了不算啊。”
孔武看着奕?颓废的样子,心中最后一丝希望也破灭了。他想起父亲临终前的话:“这世道烂到了根上,不是一个人两个人能改变的。”原来,父亲早就看透了这一切,却依然选择了飞蛾扑火。
“王爷,打扰了。”孔武深深一揖,转身离开。
走出恭亲王府,己是深夜。孔武骑着马,走在寂静的京城街道上,看着两旁紧闭的门户,仿佛看到了一个沉睡的巨人,即将被噩梦吞噬。
“大人,”陈小虎追上来,“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孔武勒住马缰,抬头望着满天繁星,那些星星像极了大沽口炮台士兵们绝望的眼睛。“小虎,”他的声音在夜风中显得格外清晰,“你听着,无论发生什么,都要守住大沽口。就算只剩下你一个人,也要让日本人知道,我们中国人,不是好欺负的!”
陈小虎含泪点头:“是,大人!卑职一定死守大沽口!”
孔武笑了笑,笑容里带着无尽的悲凉和一丝决绝。“好,很好。”他调转马头,“你先回天津,我还有些事情要做。”
陈小虎走后,孔武并没有回府,而是策马来到了圆明园的废墟。看着眼前断壁残垣,想起曾经的辉煌,孔武不禁老泪纵横。
“皇上,老佛爷,”孔武对着废墟喃喃自语,“看看吧,这就是我们的国家,这就是我们的未来。如果你们还在沉睡,那么,等待我们的,将是更惨痛的结局。”
就在这时,京城传来消息,光绪皇帝下旨,任命李鸿章为全权大臣,前往日本议和。孔武听到这个消息,如同五雷轰顶。
“议和?”孔武眼中闪过一丝绝望,但很快被怒火取代,“还没打,就先议和,这就是我们的大清!”
他猛地勒转马头,不再看那片废墟,心中却做了一个决定。回到府中,他没有像往常一样休息,而是连夜召集了几个仍然忠于他的老部下。
“诸位,”孔武看着眼前这些脸上刻满风霜的老兵,声音嘶哑却带着力量,“朝廷要议和了,但倭寇的野心不会因为一纸条约就满足。我孔武一生历经三朝,从没想过有一天要眼睁睁看着国家任人宰割。”
一个须发皆白的老亲兵颤声问:“大人,您想做什么?我们都听您的!”
孔武眼中闪过一丝厉色:“我要去天津!就算朝廷要议和,我也要在大沽口竖起大旗,告诉日本人,想从我们的国土上踏过去,先从我孔武的尸体上跨过去!”
“大人不可!”陈小虎不知何时又赶回了京城,闻言大惊失色,“您现在去天津,就是抗旨不遵,会被砍头的!”
“砍头?”孔武哈哈大笑,笑声中带着一股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决绝,“我这条命早就卖给了国家!当年在宁波抗英,在江南查漕运,哪一次不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如今国家危难,我岂能贪生怕死,做个缩头乌龟?”
他站起身,从墙上摘下那把跟随他多年的佩刀,刀鞘上的龙纹在烛火下泛着冷光。“明日一早,我们就出发。小虎,你先回天津,通知所有能调动的兵力,加固防御工事,准备迎战。记住,无论我是否能到,都要守住大沽口!”
陈小虎看着孔武坚毅的眼神,知道无法再劝,只得含泪领命:“是,大人!卑职这就去准备!”
孔武看着陈小虎离去的背影,又转向其他老部下:“诸位,跟着我孔武,可能没有荣华富贵,甚至可能有杀身之祸。现在后悔,还来得及。”
“大人说的什么话!”老亲兵第一个站起来,“当年跟着您打英夷,查贪官,小人就没想过后退!如今倭寇犯境,正是小人报国之时!”
“我等誓死追随大人!”其他老部下也纷纷起身,声音铿锵有力。
孔武看着这些忠心耿耿的部下,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知道,前路艰险,甚至可能有去无回,但只要还有这些愿意和他一起赴死的人,只要还有千千万万不愿做亡国奴的百姓,这个国家就还有希望。
“好!”孔武猛地抽出佩刀,刀锋划破空气,发出一声清越的鸣响,“有你们在,我孔武就不是孤军奋战!明日,我们就去天津,给那些沉睡的人敲一敲警钟,给那些野心勃勃的倭寇一点颜色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