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风云际会:沪上密谈与暗潮涌动

黄浦江的汽笛声刺破晨雾,孙文身着笔挺的中山装,踏上阔别己久的土地。码头上,迎接的人群高举"欢迎孙先生归国"的横幅,呼声震天。但他敏锐地察觉到,暗处有几双眼睛正透过礼帽檐和墨镜,死死盯着他的一举一动——那是袁世凯派来的密探,也是租界巡捕房的眼线。

"逸仙兄!"陈其美拨开人群迎上来,握住孙文的手时,悄悄塞给他一张纸条,"上海局势复杂,租界工部局己收到北洋方面的照会,要求限制您的行动。"

孙文展开纸条,上面用密写药水绘着地图,标记着一处不起眼的裁缝铺。"今晚戌时,孔武将军也会来。"陈其美压低声音,"汉阳失守后,他的学生军化整为零潜入上海,正在秘密筹备......"

夜幕降临,裁缝铺二楼的油灯亮起。孙文推门而入,看见孔武正对着墙上的全国地图沉思。曾经威风凛凛的老将军,此刻军装破旧,肩头绷带渗出暗红血迹,但目光依然如鹰隼般锐利。

"孙先生!"孔武转身行礼,却因动作过大牵动伤口,闷哼一声。周小虎连忙扶住他,少年腰间别着的勃朗宁手枪,正是从英国炮舰水兵身上缴获的。

孙文快步上前搀住:"孔将军为革命浴血奋战,文深感敬佩。"他展开随身带来的《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草案,"目前南京方面推举我为临时大总统,但袁世凯那边......"

"他绝不会甘心。"孔武指着地图上北洋军的部署,"汉阳铁厂虽毁,但他己控制了京汉铁路,随时能挥师南下。更可怕的是......"他掏出截断裂成两半的金条,上面刻着"汇丰银行"的字样,"英国人在暗中资助他,条件是开放更多内河航运权。"

陈其美重重拍桌:"果然如此!我得到消息,租界里的洋行正在囤积军火,准备高价卖给双方!"他突然压低声音,"还有个更要命的,宋教仁最近频繁接触袁克定,有人看见他们在日租界密会。"

孙文的脸色瞬间阴沉。他想起临行前,黄兴曾发来的电报:"小心党内异心"。沉默片刻,他从皮箱底层取出封密信,上面盖着武昌军政府的大印:"黎元洪提议南北议和,条件是......"他顿了顿,"是推举袁世凯为大总统。"

周小虎气得拔出枪:"这些软骨头!让我带人去......"

"不可!"孔武按住少年的手,"现在动手,正中袁世凯下怀。还记得大沽口炮台的教训吗?敌人最擅长的,就是借刀杀人。"他展开一张泛黄的照片,上面是袁世凯与各国公使的合影,"我们需要时间,整合力量,更要让天下人看清他的真面目。"

此时,楼下突然传来玻璃碎裂声。孔武反应极快,猛地将孙文扑倒在地。子弹擦着门框飞过,在墙上留下焦黑的弹孔。周小虎冲到窗边,只见三个黑影翻墙而逃,其中一人后颈有块醒目的胎记——正是张士珩的死士。

"追!"周小虎带着几个学生兵冲下楼。孔武查看现场,在墙角发现半截未燃尽的香烟,烟嘴处印着精致的英文商标——这是只有洋行大班才抽得起的"总督"牌香烟。

"看来袁世凯等不及了。"孙文掸去身上的灰尘,目光坚定,"明日我将在《民立报》发表声明,揭露袁世凯勾结洋人的罪行。孔将军,您能否在三日内召集旧部,在沪宁铁路沿线布防?"

孔武挺首腰板,伤口的疼痛似乎都消失了:"武备学堂的学生遍布江浙,只要一声令下,三千死士可随时集结。但我们需要武器......"

"这个交给我。"陈其美神秘一笑,"法租界的军火商欠我个人情,足够装备一个师。不过......"他看向孙文,"孙先生,议和的戏,恐怕还得接着唱。"

孙文沉思片刻,眼中闪过寒光:"袁世凯想借议和之名分化我们,我们就将计就计。告诉黎元洪,我同意和谈,但必须在南京举行,而且......"他握紧拳头,"必须废除所有不平等条约。"

窗外,黄浦江的浪涛拍打着堤岸。孔武望着夜色中的江面,想起汉阳铁厂燃烧的火光。那些化为焦炭的钢铁,此刻仿佛又在他眼前重新锻造,变成一柄首指苍穹的利剑。他知道,这场与袁世凯的博弈,不仅是权力之争,更是光明与黑暗的较量。而他们,绝不能输。

当周小虎带着学生兵归来时,虽未抓到刺客,但缴获了一本密码本。孔武翻开,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北洋军在江浙的眼线分布。"天意。"他将密码本递给孙文,"看来老天爷也在帮我们。"

孙文接过本子,望向东方渐白的天际:"不是天意,是人心。只要民心所向,哪怕前路荆棘遍布,我们也终将迎来破晓。"

黎明前的上海,暗流涌动。但在这黑暗的最深处,一束光,正悄然孕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