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贡品丢失危机(三)

孔武一把掀开木箱盖子,十二幅叠放整齐的云锦赫然在目。每一幅都以金线银线织就,上面绣着尧舜禹等历代圣贤的画像,神态栩栩如生,衣袂间仿佛流转着霞光。即便不懂绸缎,也能看出这绝非凡品,难怪是要进献给皇上的寿礼。

“果然在这里!”陈爽又惊又喜,伸手就要去触碰,却被孔武一把按住。

“小心!”孔武低声道,“这云锦娇贵,稍有不慎便会损坏。”他转向被捕快控制住的掌柜,眼神如刀,“说!你是黑三什么人?这些贡品为何藏在你店里?”

掌柜的面如死灰,双腿一软瘫在地上,颤声道:“我……我是黑三的远房表哥……他……他说有批‘货’要暂时寄放,给了我一大笔银子,让我无论如何都不能声张……我……我真不知道这是宫里的贡品啊!”

孔武冷哼一声:“不知道?这京城谁不知道黑三是走私贩子?他的‘货’能是正经东西?”他示意捕快,“把人跟贡品都带回九门提督府,听候崇恩参将发落。”

一行人押着掌柜、抬着木箱回到提督府,崇恩参将见丢失的贡品失而复得,大喜过望,当即重赏了孔武和陈爽,又下令彻查“宝昌阁”及黑三的同伙。经此一役,孔武不仅洗清了嫌疑,还因找回贡品有功,在崇恩参将心中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孔武,”崇恩参将在书房单独召见孔武,亲手递给他一杯茶,“此次多亏了你,不然本官这顶乌纱帽怕是保不住了。说吧,想要什么赏赐?”

孔武连忙起身推辞:“大人言重了,小人只是做了该做的事,不敢奢求赏赐。”他顿了顿,目光恳切,“若大人不嫌弃,小人有个不情之请。”

“但说无妨。”

“小人兄弟二人初来京城,举目无亲,想在城里寻个安身立命的差事。听闻营造司正在招募民夫,小人自幼干惯了力气活,也懂些木工手艺,不知可否……”孔武故意将话头停下。他早己打听清楚,营造司隶属于工部,负责皇宫及京城各项工程修建,虽是最底层的差事,却能名正言顺地出入皇城附近,为他接近侯佳氏的势力圈创造机会。

崇恩参将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诧异,似乎没想到孔武不要金银赏赐,却只求一个民夫的差事。但他转念一想,孔武有勇有谋,若真去做民夫,岂不是埋没了人才?但转念又想到,孔武毕竟是布衣出身,首接安排官职于理不合,营造司虽地位低微,却也是个进入官场的跳板。

“营造司的活计辛苦,且多是粗使差事,你确定要去?”崇恩参将问道。

“小人不怕辛苦,只想有个正经营生。”孔武垂首道。

“好!”崇恩参将见他态度坚决,便不再多问,“本官这就写封信给营造司的主事,说你是我的故人之子,让他给你安排个相对轻松些的差事。”

“多谢大人!”孔武心中大喜,连忙磕头谢恩。

三日后,孔武拿着崇恩参将的推荐信,带着陈爽来到了位于皇城外西南角的营造司衙门。营造司主事名叫曹振男,是个年近五旬的瘦子,面色蜡黄,三角眼,鹰钩鼻,一看就不是好相与的角色。他接过崇恩参将的信,漫不经心地看了一眼,又上下打量了孔武和陈爽一番,眼神里满是不屑。

“原来是崇恩参将推荐来的‘故人之子’,”曹振男阴阳怪气地说道,“可我看你们二位,倒像是乡下来的泥腿子。”

孔武强压下心中的不悦,拱手道:“回主事大人,小人确是乡野村夫,不懂规矩,还望大人多多指教。”

“指教?”曹振男冷笑一声,“我这里可不养闲人。既然是崇恩参将推荐的,那便去‘材薪处’吧,负责搬运木料和柴火,每日辰时上工,酉时收工,不得有误。月钱二两,食宿自理。”

二两银子?孔武心中一惊。普通民夫月钱不过一两,曹振男虽给了二两,却把他们打发到最累最脏的材薪处,显然是看在崇恩参将的面子上,给了个“高薪”,却也是个苦差。

“谢大人安排。”孔武没有争辩,深知在人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就这样,孔武和陈爽成了营造司材薪处的搬运工。材薪处位于营造司后院,整日尘土飞扬,木料堆积如山,空气中弥漫着木屑和汗水的味道。一同在此处干活的,多是些面黄肌瘦、沉默寡言的穷苦百姓,看他们的眼神也充满了麻木和疏离。

“武哥,这活儿也太累了吧?”第一天收工,陈爽就累得腰酸背痛,一屁股坐在地上,“这曹主事一看就不是好人,摆明了是欺负我们。”

孔武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望着远处巍峨的宫墙,沉声道:“爽子,记住,我们来京城不是为了享福的。这营造司虽然苦,但至少能让我们在京城立足,还能离皇宫近一些。只要能留在京城,就有机会,明白吗?”

陈爽点点头,不再抱怨。他知道,孔武做的决定,总有他的道理。

接下来的日子,孔武和陈爽便在材薪处干起了搬运工的活计。每日天不亮就要起床,赶到营造司上工,搬木料、劈柴火、运渣土,从早到晚,累得骨头都快散架了。曹振男时常来材薪处巡视,每次看到孔武,眼神里都带着一丝审视和不屑,还时不时地找茬,不是说他们搬运的木料摆放不整齐,就是说他们劈的柴火粗细不一,动辄便要克扣月钱。

孔武明白,曹振男这是在给崇恩参将“面子”,不好首接把他们赶走,却用这种方式来刁难他们,想让他们知难而退。但孔武偏不如他所愿,无论曹振男如何刁难,他都默默忍受,把活计做得一丝不苟,甚至比其他民夫做得更好。他相信,只要自己做得足够好,曹振男总有挑不出毛病的时候。

与此同时,孔武也没有忘记寻找侯佳氏的门路。他利用休息时间,拿着玉莹给的玉佩,悄悄去吏部附近打探消息。但吏部衙门守卫森严,侯佳氏的门生又岂是轻易能见到的?他几次想托人传话,都被门房挡了回来,甚至有人见他拿着玉佩,以为他是骗子,差点把他赶出去。

“武哥,这侯佳氏的门路也太难找了,”一次碰壁后,陈爽忍不住说道,“要不咱别找了,就在营造司好好干活,攒点钱,以后做点小生意算了。”

孔武摇摇头,眼神坚定:“不行。做小生意能有什么出息?我们救了玉莹小姐,她是侯佳氏的人,只要能搭上这条线,我们就有机会进入官场,出人头地。这点困难算什么?”

他看着手中温润的玉佩,想起玉莹临走时说的话:“凭此玉佩去吏部找我父亲的门生。”他坚信,玉莹不会骗他,只是自己还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

这天,孔武正在材薪处搬运木料,突然听到前院传来一阵喧哗声。他好奇地探头望去,只见一群穿着华丽的官员簇拥着一个气度不凡的中年人走进了营造司衙门,曹振男点头哈腰地跟在旁边,脸上堆满了谄媚的笑容。

“那是谁啊?排场这么大。”旁边的一个老民夫低声问道。

另一个民夫撇撇嘴:“还能是谁?工部侍郎松筠大人呗,听说皇上要重修奉先殿,派他来督导工程,曹主事这是在巴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