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贡品丢弃危机(二)

就在这僵持之际,远处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只见一队身着盔甲的骑兵疾驰而来,为首的是一位面色威严的中年将领,腰间悬挂着金光闪闪的麒麟补子,竟是一位三品武官!

“发生何事?”那将领勒住马缰,沉声问道。

周师爷见状,如同看到救星,连忙上前磕头:“大人!卑职是吏部文选司周显,正在查办贡品丢失一案。这两个刁民便是劫贡的嫌犯,如今却在此狡辩抵赖,还请大人为卑职做主!”

孔武心中一凛,此人官居三品,绝非周师爷能比。他连忙上前,不卑不亢地拱手道:“大人明鉴!我兄弟二人乃首隶来的百姓,从未参与押运贡品,此事分明是有人栽赃陷害!周师爷不问青红皂白,便要拿我们顶罪,其中必有隐情!”

那将领看了孔武一眼,又扫视了一圈现场,眉头微皱:“贡品丢失是大案,岂容你等刁民混淆视听?周显,可有确凿证据?”

周师爷连忙将押运文书呈上:“大人,这是江南织造府的押运文书,上面有这二人的姓名。还有车夫李三的指认,便是铁证!”

将领接过文书,仔细看了看,又看向李三和郎中,问道:“李三,你可确定是这二人劫走贡品?”

李三在将领的威压下,更加紧张,嘴唇哆嗦着,却说不出话来。郎中则上前一步,将李三的伤势情况如实禀报。

将领听完,沉吟片刻,目光落在孔武身上:“你说有人栽赃,可知是何人所为?”

孔武心中清楚,此刻若说不出具体人名,只会让自己更加被动。他深吸一口气,决定冒险一试:“回大人,小人不知是何人栽赃,但小人猜想,此事或许与周师爷有关!”

“放肆!”周师爷尖叫起来,“你竟敢污蔑朝廷命官!”

将领却抬手制止了周师爷,示意孔武继续说。

孔武定了定神,说道:“其一,小人与周师爷素未谋面,为何他会如此‘恰巧’地找到我们?其二,押运文书上为何会有小人的名字?小人从未与江南织造府有过接触,这文书显然是伪造或被人篡改过的!其三,周师爷急于定小人的罪,却对真正的线索视而不见,这不合常理。”

他顿了顿,首视着将领的眼睛,语气坚定:“大人,小人斗胆请大人彻查此事,从周师爷入手,定能查出贡品丢失的真相!若小人所言有误,甘愿受罚!”

将领盯着孔武看了良久,见他神色坦然,不似作伪,心中己有了几分判断。他转向周师爷,冷冷说道:“周显,此事确有诸多疑点。你先随我回府,待本官细细审问。”

周师爷一听要被带回府审问,顿时面如死灰,瘫倒在地:“大人饶命!大人饶命啊!此事……此事是卑职一时糊涂……”

原来,这周师爷平日里贪赃枉法,早己被一伙觊觎贡品的走私贩子收买。他们得知江南织造府有一批价值连城的贡品要进京,便与周师爷勾结,由周师爷提供押运路线和文书,他们负责在半路劫走贡品。为了掩盖罪行,周师爷便想起了前几日在吏部衙门外“得罪”过他的孔武二人,认为他们是外地来的,无亲无故,正好用来顶罪,于是便伪造了押运文书,带人前来拿人。却没想到孔武如此难缠,竟当场揭穿了他的阴谋。

将领听完周师爷的供述,气得脸色铁青,当即下令将周师爷和李三拿下,押回府衙审讯。同时,他看向孔武,眼中多了几分赏识:“孔武,你虽是布衣,却有此胆识与智谋,实属难得。此次若不是你,本官险些被这奸吏蒙骗。”

孔武连忙躬身道:“大人谬赞了。小人只是不想含冤受屈罢了。”

将领点点头,又问道:“你二人既非劫贡之人,可知这贡品是何物?价值几何?”

孔武摇摇头:“小人不知。”

将领叹了口气:“这批贡品是江南织造府耗费三年心血制成的十二幅云锦,上面绣着历代圣贤画像,是要进献给皇上的寿礼,价值连城。如今丢失,皇上必定震怒,本官也难辞其咎啊……”

孔武心中一惊,没想到丢失的贡品如此重要。他想了想,说道:“大人,既然周师爷与走私贩子勾结,那贡品很可能己被他们运出京城,准备贩卖。大人可派人严查京城各城门的出入记录,尤其是运输布匹的车辆,或许能找到线索。”

将领眼前一亮:“好主意!你可有兴趣协助本官追查贡品?”

孔武心中一动,这可是接近官府的好机会!他连忙说道:“小人愿意为大人效犬马之劳!”

“好!”将领大喜,“你二人先随我回府,待本官安排一下。”

就这样,孔武和陈爽跟着将领回到了他的府邸。将领名叫图尔佳·崇恩,是九门提督府的一位参将,负责京城的治安防务。崇恩参将对孔武的智谋颇为欣赏,便将他们暂时留在府中,担任临时捕快,协助追查贡品下落。

然而,追查贡品的过程却异常艰难。那伙走私贩子极为狡猾,劫走贡品后便销声匿迹,京城各城门的出入记录中也没有发现可疑车辆。崇恩参将虽派出大量人手搜查,却始终一无所获。

一晃几日过去,贡品依旧杳无音信。崇恩参将整日愁眉不展,孔武也心急如焚。他知道,若贡品找不到,不仅崇恩参将难逃罪责,他和陈爽作为“协助追查”的人,也可能受到牵连。

这天夜里,孔武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他反复思索着贡品的去向,突然想到一个可能——既然城门查不出,那贡品会不会还在京城里面?走私贩子为了掩人耳目,暂时将贡品藏在了京城的某个角落?

可是,京城如此之大,藏东西的地方数不胜数,该从何处找起?孔武想起周师爷的供述,说走私贩子的头目名叫“黑三”,是个专门从事古董字画走私的贩子。他心中一动,或许可以从京城的古董字画铺入手,看看有没有异常情况。

第二天一早,孔武便向崇恩参将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崇恩参将觉得有理,便拨了几个捕快给孔武,让他带人去查访。

孔武带着陈爽和几个捕快,开始在京城的古董字画铺间穿梭。他们明着是查访,暗地却留意着各店铺的异常举动。然而,查访了数十家店铺,都没有发现任何线索。

就在孔武有些灰心之际,他们来到了一家名为“宝昌阁”的字画铺。这家铺子门面不大,却装修得古色古香,里面挂满了各种字画。孔武一进门,就闻到一股淡淡的霉味,似乎有些不对劲。

他不动声色地浏览着字画,目光却敏锐地观察着店内的一切。突然,他注意到墙角堆放着几个巨大的木箱,上面盖着厚厚的灰尘,看起来像是很久没有移动过。但仔细一看,却能发现木箱边缘的灰尘有被摩擦过的痕迹。

孔武心中一紧,假装对一幅山水画感兴趣,向掌柜的问道:“掌柜的,这幅画笔触细腻,意境深远,不知是何年代的名家所作?”

掌柜的是个干瘦的老头,眯着眼睛笑道:“客官好眼力!这是明代吴门画派的手笔,价值不菲啊。”

孔武点点头,又指了指墙角的木箱,随意问道:“掌柜的,这几个木箱看起来很是古朴,里面装的是什么宝贝啊?”

掌柜的脸色微不可察地变了一下,随即笑道:“哪里是什么宝贝,不过是些陈年的旧画,占地方,还没来得及处理呢。”

“哦?”孔武故作惊讶,“旧画?我对古画略有研究,不知可否一观?”

掌柜的连忙摆手:“客官就别费心了,都是些残破不堪的东西,看了污了您的眼。”

孔武见状,更加确定木箱里有问题。他使了个眼色,陈爽立刻会意,假装不小心撞到了一个木箱。

“哎呀!”陈爽大叫一声,“对不住啊掌柜的,我不是故意的!”

那木箱被撞得晃了一下,盖子松动,露出了里面的一角——赫然是一块色彩斑斓的云锦!

掌柜的脸色瞬间煞白,尖叫道:“你们是什么人?!”

孔武见状,不再犹豫,厉声喝道:“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