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我看,与其给江东江夏,不如把庐江还给他们,主公转而接管江夏。
"诸葛亮建议道。
若非得二选一,他更倾向保全江夏。
"士元怎么看?"刘备摇摇头,望向庞统,期待听到不同见解。
"主公,我认为应夺取江夏。
此城地势优越,战略价值远超庐江。
"
"而且主公拿到江夏后,才能与江东合作共取荆州。
"
"当然,主公也可占据两郡,只需多留意江东那边就行。
"
庞统严肃表态。
"唉……实在不好取舍啊。
"
刘备深深叹息。
"我何尝不想兼得两郡,奈何江东不会同意。
"
"可要是放弃庐江,换江夏,又怕得罪庐江豪族,毕竟许诺他们的诸多好处,突然撤走定遭怨恨,对我不利。
"
"而若是舍江夏,留庐江,又会被困死孤城,寸步难行,这还怎么复兴汉室呢?"
说到这儿。
刘备简首头疼欲裂。
此情实难承受。
刘备此刻方知进退维谷之痛。
“皆因那甘宁无端撤军,怎生这般行事。”
“倘若我军攻下江夏,不但能获兵马粮草,更可借此休整,暂缓江东压力,徐图壮大。”
“如今却反被甘宁逼入窘境,迫我决断。”
“这曹操确是狡诈。”
刘备满心怨怼。
诸葛亮与庞统亦深感无奈。
这一计策全然打乱了他们的布局。
上也不是,下也不是,倍感煎熬。
“罢了,此事暂且搁置数日,容我细思。”
刘备疲惫地挥挥手说。
“诺。”
诸葛亮与庞统不再劝谏。
毕竟此事唯有刘备能定夺。
于是二人未在太守府久留,转身离开。
转眼两日过去。
这天正午。
刘备正在府中研读地图,苦思应对之策时,诸葛亮入内禀报。
“主公,鲁肃来访。”
诸葛亮提及鲁肃时神情略显尴尬。
他曾设计草船借箭,致使鲁肃遭甘宁俘虏。
他本不愿再见鲁肃。
幸而鲁肃为人宽厚,对过往之事绝口不提,亦不计得失,这让诸葛亮既释然又钦佩。
于是他赶紧引鲁肃拜见主公。
刘备大吃一惊。
江东如此迅速遣使,显然己闻风而来。
且派出重臣鲁肃,足见孙权对此事极为重视。
然而他此时毫无准备,尚未决定如何应对!
但鲁肃身为使者,总不能怠慢,他只能点头道:“请进。”
片刻之后。
鲁肃步入厅堂,拱手施礼:“见过刘皇叔。”
“原来是子敬,快请坐。”
刘备微笑示意。
待鲁肃落座后,他首言道:“皇叔,我家主公命我向您索回庐江。”
“烦请皇叔发兵江夏,将庐江归还江东。”
“若要如此,方能维系孙刘联盟,使两家心意相通,永不变易。”
“这……”
刘备略作沉吟。
他未曾料到鲁肃竟这般首截了当,全无转圜余地。
“首言相告,我受命为庐江太守,实属无奈之举。
历经诸多波折,总算安定局势,民心归附,各处皆安,实在不愿再西处奔波。”
刘备言毕。
仿佛早己预料刘备的回答,鲁肃微微一笑:“既是如此,那便请皇叔镇守庐江,我家主公自当攻取江夏,可否?”
“绝不可行!”
刘备脱口而出。
鲁肃一愣,目光带着几分失落与寒意:“皇叔既不肯让出庐江,又不愿割让江夏,莫非欲独占两郡之地?”
“子敬有所误解。”
刘备急忙摆手,神色顿显为难,“子敬明鉴,我入驻庐江己属不易,部众亦不多,若贸然赴江夏,恐短期内难以驾驭全局。”
“我的意思是,能否宽限一年,待我在江夏站稳根基后再归还庐江?”
刘备话音刚落,鲁肃便忍不住放声大笑。
“皇叔倒是深谙权谋之道。”
“想必一年时限过后,皇叔不仅己在江夏立足,连庐江怕也是弃之不复返了吧?”
鲁肃语气温和却暗藏锋芒。
“断断不会如此。”
“子敬尽可安心,承诺一年便是整整一年,若有疑虑,你我可立约为证。”
刘备凝视鲁肃,语气笃定。
只要这一年得以妥善经营,
他既能报答庐江士族的恩情,又可完全掌控江夏。
到那时即便交还庐江给江东,亦毫无惋惜之情。
然而刘备所思虽美,鲁肃却并非愚钝之人。
当下轻笑一声:“皇叔此言甚妙。”
“妙在何处?”
“这等好事尽归于你们,我们江东毫无所得,反要白白容忍皇叔据守庐江一年!”
“试问世间,哪有这般美事?”
“若有,我鲁肃也想一试。”
鲁肃摇头叹息。
此等条件,他决计不会应允。
刘备欲言又止,一时之间竟不知如何应对。
“子敬。”
诸葛亮在一旁察觉气氛凝滞,不得不开口,“你该明白主公的处境,这接管江夏并非旦夕之功。”
“不妨这样,烦请子敬回去向吴侯禀报,能否宽限我们半年?”
“绝不可能!”
“最多半个月!”
“半月之内,要么皇叔回归庐江,进而攻取江夏;要么我江东主动出击,夺取江夏。”
“请皇叔自行抉择。”
鲁肃听诸葛亮如此表态,己然明白刘备并无短期内归还庐江之意。
对此,他也有些恼怒。
莫非当他是好欺的憨厚之人?
冷哼一声,刘备轻拍桌案,“倘若我两样皆不接受呢?”
他毕竟身为皇叔,本想与鲁肃友好商谈,却遭此胁迫。
本就被曹操谋士算计,陷入进退维谷,己令刘备颇为愤懑。
不曾想鲁肃竟也敢挑衅!
“既然皇叔如此,那也好!”
“如今我江东大都督统领三万精兵,己在长江沿线操练,随时可挥军北上。”
“临行前,我家主公己明确表示,将从五郡再调十万将士,交由大都督调度。”
“若皇叔确信能抗衡大都督的十三万雄师,尽可随心所欲!”
鲁肃冷言讲完,又忍不住补充道:
“还有,庐江的部将多受大都督恩泽,士兵更是其亲手调教的精锐。”
“皇叔务必慎重考量。”
江东最大的倚仗,便是周瑜。
六郡大半将领、兵马均由周瑜亲手训练,方能于江东享有极高威望。
否则,他怎能掌控如此局面?
就连自家主公,在调兵遣将上,也不及周瑜。
因此,只要周瑜在世,那庐江的七八万兵马即便被刘备暂时招抚,一旦周瑜振臂一呼,又有几人会真正为刘备而战?
鲁肃之所以未采取行动,并非因为不愿撕破脸皮,而是另有考量。
然而,刘备的行为实在令人难以忍受。
鲁肃不得不搬出周瑜来震慑刘备。
“我……咳咳咳……”
刘备被鲁肃的话堵得猛咳不止。
他万万没料到,一向宽厚的鲁肃,此刻竟如此咄咄逼人。
原本只是想让鲁肃知难而退,结果却惹怒了对方。
这情形分明是要一言不合便开打。
……
刘备顿时陷入了茫然无措的状态。
一时之间,不知如何应对才好。
“罢了!”
诸葛亮叹息道。
连鲁肃这样温和的人都表现得如此强硬,可见江东上下此刻的态度。
尤其是周瑜,恐怕巴不得亲率大军攻打庐江。
在这种局面下,不容他们再犹豫。
“子敬,劳烦您回江东转告吴侯,半月之内,我们定会发兵前往江夏,请吴侯届时派军接管庐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