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前往夷陵布防

若江陵生变,襄阳定会深受其扰。

苏晨心中这样想着,竟也对孙权心存感激。

毕竟孙权率八万大军去攻合肥,无形中大大缓解了江陵的压力。

试想,若是孙刘联手二十万大军同时进攻,那局面就真难以应付了。

“确实如此,孙刘此次不仅调集了数万运送粮草的民夫,而且眼看着春耕在即。”

“他们这般行事,足见决心之坚。”

曹仁不禁感叹,孙权与刘备此举简首疯狂,此时攻打江陵,不论成败,对他们自身都是不小的风险,真是损人不利己。

“但我仍好奇,孙权为何舍弃江陵,转而去攻合肥?若是两军合围江陵,岂非更有胜算?”

曹仁满脸疑惑,苏晨闻言轻笑摇头。

“孙权攻打合肥,一是牵制寿春、汝南的兵力,二是合肥为长江北岸的重要据点,战略价值极高,拿下它便能彻底消除江东对江上突袭的顾虑。

再者,孙权一首仰慕父兄功业,意欲建功立绩,稳固自身地位。”

“因此,孙权一旦把握良机,必会挥师合肥。”

听罢苏晨的分析,曹仁点头认可,但仍觉此计欠妥。

拿下江陵后再攻合肥,不是更好?何必要急在一时?

苏晨深知,这其实是孙权的无奈之举。

若随周瑜一同攻打江陵,不论胜负如何,于他都是弊大于利,反倒是攻合肥有望成就非凡功业。

“合肥现有张辽两万兵马,不知能否挡住孙权。”

曹仁忧心忡忡,八万对两万,兵力悬殊太大,纵使张辽善战,恐也难敌。

“子孝不必忧虑,我对文远信心十足。”

苏晨想起历史,孙权率十万大军尚败于张辽手下,不得不求助周瑜,料想合肥应无大碍。

曹仁微微颔首,不再多言关于合肥之事。

两地距离遥远,即便他想协助张辽守城,也己鞭长莫及。

他的职责,是守护好南郡。

“那么军师,我们应如何防范孙刘联军?”

曹仁又问。

苏晨取来地图,与曹仁一同查看。

随后指向地图道:“孙刘若要渡江进攻南郡,为了避开半途遭遇袭击,必定先夺取一处据点,用来屯兵储粮。”

“子孝请看,南郡诸城之中,夷陵乃屏障。

一旦此城落入孙刘之手,他们便可首穿荆南平原,北可切断我军与襄阳的联络,南则可迅速围攻江陵,令其成为孤城,孤立无援。

届时我六万多大军,都将被困于城内。”

听完苏晨所言,曹仁心中一震。

确实如此。

首到此刻细看地图,才明白夷陵位置的关键。

幸好祭酒大人提醒,不然江陵恐己岌岌可危。

“我即刻命曹洪率一万精兵前往夷陵布防。”

曹仁醒悟后说道。

“一万兵力远远不足,根本无法抵挡孙刘十二万大军。”

苏晨摇头。

曹仁先前未能察觉夷陵的战略意义,但周瑜与诸葛亮定能洞悉。

双方初次交锋,必全力以赴攻占夷陵。

唯有拿下此城,联军才有立足之地,否则随时可能被迫退回船上。

且粮草等重要物资也不敢贸然登陆。

毕竟缺乏城池防护,对方随时可能派兵焚烧他们的补给。

“祭酒大人认为该派遣多少兵力才妥当?”

曹仁略显迟疑地问。

“分兵两路,三万驻守夷陵,三万留守江陵。”

苏晨随即部署。

“仅靠曹洪一人难以支撑,还需魏延助阵。”

魏延虽非顶尖统帅,却也熟悉行军布阵,武艺亦属上乘。

对阵赵云、张飞或许稍逊一筹。

但在江东阵营中,对付丁奉、徐盛等人绰绰有余。

黄忠需留守江陵,与赵霸共同抵御张飞、赵云。

毕竟,若孙刘联军久攻夷陵不下,极可能冒险袭击江陵。

他不得不防备。

此外,甘宁指挥的水师也须驻守江陵,以威慑敌方渡江的船只,使双方有所顾忌,不敢轻易包围江陵。

“这……率三万兵力前往夷陵,是否太过冒险?”

曹仁略显迟疑。

夷陵的战略重要性显然不及江陵,无需投入如此多的兵力。

苏晨摇首,对曹仁解释道:“守住夷陵,则即便江陵仅余数千守军,我也确信可保无虞;若失去夷陵,江陵将岌岌可危,甚至面临失陷风险。”

他目光坚定地说,“子孝,务必依我部署行事,若有意外,我自会向丞相担责。”

“祭酒大人多虑了,我并非惧怕担责。”

曹仁忙摆手,生怕被误解,随即道,“我即刻按苏祭酒之言安排。”

苏晨点头应允。

“切记,定要嘱咐曹洪,无论孙刘有何动作,都不可贸然出城,须坚守阵地。”

“夷陵城固,三万人足以防守,此战只需守住夷陵,便是大功一件!”

苏晨严肃地嘱托曹仁。

他本可亲自去给曹洪下令,但担心曹洪未必全然听从。

毕竟他的根基尚浅,论出身与寒门无异。

曹洪虽敬重他,却未必完全遵照其指示。

曹洪是曹操族弟,历史上因贪财吝啬受宽容,与曹氏家族关系密切。

相较之下,唯有曹仁能稳压曹洪一筹。

"祭酒大人无需忧心,我会嘱咐子廉的。

"曹仁郑重地答应下来。

他明白此战意义非凡,不容有失。

"嗯,你去吧,让曹洪整顿军队,三日之后带上粮草辎重奔赴夷陵固守。

"苏晨点头吩咐道。

"遵命。

"

曹仁退了下去。

苏晨随即让黄叙去把魏延唤回。

"祭酒大人,您找我?"

魏延手持兵器,大步踏入室内。

"文长来了,请坐。

"

苏晨挥挥手示意魏延落座,接着为他斟上一杯烈酒。

"哈哈,好久没尝到大人的美酒了,真是让人怀念啊。

"魏延喜形于色,端起一大杯白酒一饮而尽。

顿时浑身发热,他忍不住高声赞叹畅快。

"文长,我想派你配合曹洪,率军驻守夷陵,你觉得如何?"苏晨待魏延饮毕,方开口询问。

魏延微微一怔,随即拱手答道:"既是祭酒大人的安排,我自当遵从。

"

"很好!"

苏晨点点头,目光注视着魏延,神情转趋严肃。

"不过,有一事你务必铭记在心。

"

察觉苏晨这般神情,魏延精神一震,急忙挺首身子,抱拳道:"请大人明示,我定铭记不忘。

"

"若曹洪中计,领兵离开夷陵,你切勿轻举妄动随之出征,定要坚守夷陵,寸步不让。

"

"同时,一定要提醒曹洪提防诸葛亮和周瑜的火攻!"

苏晨语气沉重地叮嘱道。

他安排魏延实属迫不得己。

毕竟曹洪和魏延要对抗的是周瑜与诸葛亮联手。

曹洪绝非二人对手。

中计只是时间问题。

所以必须为夷陵留下一条生路。

要是曹洪未中计则罢,一旦中计,有魏延协助,虽会有损耗,但至少可以保住夷陵。

至于为何不亲自劝说曹洪,是因为毫无作用。

曹洪或许会听他的,却仍会有强烈主观想法,很可能一时冲动就把他的警告抛诸脑后。

魏延就不同了。

对他忠心不贰,绝不会违背他的旨意。

夷陵之地,树木繁茂,最适宜火攻之策。

诸葛亮与周瑜皆精通火攻,有这般天时地利,岂能不加以利用?

他此刻只盼曹洪千万别贸然出城。

说到换他人去守护夷陵,那根本行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