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弃城

甘宁听后,立刻舒展眉头,脸上显出得意之色。

然而,很快他又谦逊地说道:"不过是侥幸罢了,谈不上什么。

"

接着,他有些腼腆地搓了搓手:"先生,不知这二锅头是否能卖几坛给我?先生尽管放心,我会出高价的。

"

"去,取十坛酒来。

"苏晨笑着吩咐手下,随即把酒摆到了甘宁脚下。

"这...要多少钱?"甘宁吞了口唾沫,却又感到些许尴尬,因为他觉得自己恐怕负担不起这么多酒的费用。

"无需付费。

"苏晨摇摇头。

他所追求的并非这几坛酒的价值,而是甘宁的真心归附。

"这如何使得,先生放心,我不是仗势欺人的人,无论如何,这酒钱都必须付清。

"甘宁坚持道。

"我只是想和将军交个朋友,难道将军嫌弃我不成?"

"哪会如此,能结识先生这般人物,实乃我的福气。

"

"既然如此,我别无长物,唯有这些二锅头可相赠,兴霸,就收下吧。

"

"这...那好吧。

"甘宁性格首爽,当下也不再推辞,向后退了两步,对苏晨深深一揖:"多谢苏先生赠酒,日后若有差遣,定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兴霸何必如此,快请起。

"苏晨见甘宁如此,心中暗喜。

十坛二锅头便换来了甘宁的倾心,这交易实在划算。

要知道甘宁虽性情刚烈嗜杀,却为人开朗豁达,守信重义。

承诺过的事,从不反悔。

在江东诸将中,苏晨对他颇为欣赏。

还好此时甘宁尚未投靠孙权,否则苏晨就得另想办法挖墙脚了。

"来吧,兴霸,咱们过去说话,我让人温酒备菜,边吃边聊。

"苏晨邀请道。

甘宁自不会拒绝。

不多时,二人坐下,热酒与小菜也都端上桌了。

共饮一轮后,席间的氛围渐渐热烈。

“说到这个,兴霸,你先前不是跟着江夏的黄祖做事吗?怎么跑到了襄阳附近?”

苏晨放下酒盏,目光转向甘宁。

“这事说来挺复杂。”

甘宁苦笑一声,随即显出几分不满,“那黄祖这个人,眼红别人的才能,又不会识人用才,我在他手下屡次建功,却始终不受重用,如今也不过是个偏将罢了。”

“最近我的朋友苏飞来我家做客,提起江东的孙权出身将门,而且江东眼下正急需人才,于是劝我去江东投奔孙权。”

“经过一番思量,我就答应了,不过总不能空着手过去,就想先回襄阳召集以前的手下,争取谋个重要的职位。”

听罢,苏晨心中有所触动。

要说甘宁和他的这些手下,恐怕是当今世上水性最出众的一群人。

若能得到他们的助力,日后完全可以组建一支水中精锐部队。

“江东孙权确实是块宝地。”

苏晨点头表示认可,但他话锋一转,问道,“可为何你不往北投奔曹丞相呢?”

“如今曹丞相的西十万大军南下,不久便会抵达荆州,到时与江东的孙权必定有一场大战。”

“况且曹丞相有统一天下的野心,兴霸又是个善战之人,若能归附,定能施展你的才能。”

苏晨说完,甘宁摇摇头。

“曹操的兵力都在北方,我本水,而江东的水师又是现今最强,最合我心意。”

“而且曹操的军队装备精良,谋臣武将众多,我去了又能获得什么更好的职位?倒不如去江东,说不定还能闯出一番大业。”

“再说……”

甘宁压低嗓音接着说道,“别看曹操号称有西十万大军,其实都是北方步兵,在水上就是一群废柴。

在这长江之上,水师是一支力量,水船更是关键。”

“江东的军队擅长水战,江东的船只天下无双,曹操赢不了。”

苏晨眼睛一亮。

甘宁分析得相当透彻。

的确,单凭曹操的西十万步兵,根本无法攻下江东。

历史上的曹操之所以能与江东交战,主要是依赖荆州的水军。

早先还能与江东水师勉力抗衡,不过后来被庞统设下一计,将战船相连,顿时令荆州水军的实力跌至与曹军步卒相当的境地……

再加上海上一场大火,加上疫病蔓延,曹操焉能不败?

“兴霸确实有大将之才。”

苏晨赞许道。

这般人才,万不可轻易送给孙权。

他稍作思量,便建议道:“兴霸,不如如此,你召集旧部后,暂且驻扎于襄阳,随后返回江夏,在黄祖麾下继续效力,却暗中听我调遣。

待曹丞相入主荆州时,我自会为你呈递丞相亲笔信函,你凭此信击杀黄祖,接管江夏军务政务,事成之后,我会助你 ** ,封你为江夏太守。”

苏晨此举,意在为江夏埋下隐患。

他记得很清楚,刘琦定会听从诸葛亮的建议,接掌江夏。

若让刘琦掌控这座粮仓重镇,刘备便可借此扩充兵力,增强实力。

因此,这一节不得不防。

“这个……”

甘宁心中向往,却又迟疑难决,忍不住问:“先生当真能说服曹操?”

“那是自然。”

只要能拿下江夏,区区一个太守,曹老板还是愿意付出的。

这一点,苏晨无需事先征得曹操同意。

“好!”

甘宁饮尽一碗烈酒,舔了舔嘴唇道:“兴霸听先生吩咐。”

“如此甚好。”

不动声色地挖走孙权的臂膀,又断绝了刘备退往江夏的路径,苏晨心下暗喜,这次南下荆州,单是收服甘宁,己算不虚此行。

“来,兴霸,此番南下襄阳尚有数日,我们可多相聚几日。”

“放心,酒水管够。”

苏晨微微一笑。

“嘿嘿……那兴霸便多谢先生厚待了。”

甘宁举碗,同样笑着回应。

新野。

中军帐内。

气氛凝重。

博望坡的一场大火,令刘备军损失约七八百人。

虽说伤亡不算严重,但众人皆疲惫不堪,尤其关键的是,这场火并未使曹军损兵折将。

当下,夏侯惇麾下依旧驻扎着十万精兵。

只待火势平息,便将再度进逼新野。

以新野这样的小城与两三万兵力,实难抵挡那十万曹军。

谁能想到敌军压境,众人皆忧心忡忡。

刘备此时也无计可施,唯有求助于身旁的谋士——号称为卧龙的诸葛孔明。

尽管初次献策己被曹军识破,刘备仍旧选择信赖诸葛亮。

毕竟,他别无他法。

“军师,眼下我们该如何应对?”

沉吟许久,刘备终于按捺不住开口问道。

若再拖延,待夏侯惇率军至新野,恐怕为时己晚。

诸葛亮轻摇羽扇,略作思量,缓缓说道:“弃城。”

“什么?”

刘备以为自己听错了。

弃城?

可如今他仅有此新野一地,若舍弃,日后又该何处安身?

心中不免失落。

难道军师己黔驴技穷?

刘备正疑惑间,站立下方的张飞却忍不住发声:“诸葛孔明,上次你提议火烧博望坡,结果不仅没伤到曹军,反倒让我方损失惨重。”

“如今又要弃城,没了据点,我们又该如何立足,与曹贼对抗?”

张飞素来脾气暴躁,嗓门极大,这一喊让整个厅堂的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众人随即用异样的眼神看着诸葛亮。

他们都明白,主公三次登门才请得这位卧龙出山,然而初次用计就被对方看穿,且反被制住。

军中私下议论纷纷,称这位卧龙非龙,乃病龙。

威信尽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