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凤雏

谁知刚迈出帐外,突感腹部剧痛,忍不住呕出一口污物。

身边亲兵大惊失色,赶忙上前搀扶。

“将军,您还好吗?”

“无妨,只是腹痛难耐,速带我去茅厕。”

夏侯惇被一名亲兵扶持,双腿颤抖,全身泛起阵阵寒意。

不多时。

夏侯惇从茅厕出来,面色略显苍白地望向几名亲兵,发现他们虽显疲态,却并无异样。

心头警觉陡升。

恰在此时,接到消息的于禁等人赶到,见夏侯惇的模样,无不脸色骤变。

“将军乃先锋主帅,万不可出任何差池!我己派人请来城中名医,还请将军即刻随我们前去诊治。”

于禁神情焦虑地说道。

“有劳文则了,快带路。”

夏侯惇亦想弄清自己究竟为何突发腹痛。

他一向体魄强健,极少患病,即便负伤也能迅速痊愈。

如此情形实属首次。

众人连忙搀扶夏侯惇进屋。

几名大夫早己候立一旁。

见夏侯惇入内,纷纷行礼。

“夏侯将军,老夫等冒昧打扰了。”

“请将军脱下铠甲以便诊察。”

在夏侯惇点头之后,几名侍卫帮他卸下铠甲,几位医者行礼毕,才上前查看夏侯惇的病情。

“夏侯将军,在腹痛前您可进食过什么?”

一位年长的医者询问道。

“进食了何物?”

夏侯惇皱眉思索片刻。

这些日子整日忙于军务,未好好用餐,倒是刚才饮了一杯热茶。

他的目光首指茶盏。

“我喝了一杯热茶。”

夏侯惇坦然回答。

“快,取将军所泡之茶与水来。”

医者们立刻吩咐道。

夏侯惇摆手示意,侍卫迅速取来了茶和水。

医者们逐一查验,片刻间,一碗清水被煮沸,众人投入药材,清水随即变色。

几位医者顿时瞪大双眼。

“敢问夏侯将军,这水来自何处?”

年长的医者抬眼看向夏侯惇。

夏侯惇一时语塞。

这种后勤琐事,他又怎会知晓?

于是望向身旁的一位侍卫。

“回禀将军,此水取自城外的一股山泉。”

“水质有问题,请将军前往查看水源。

我们仅能为将军开些药方,按时服用便可,但这水切不可再饮用。”

留下药方后,众人便告退离去。

夏侯惇眯着眼瞥了药方一眼,随后站起说道:“披甲,去看看。”

江陵城外,有一天然山泉。

泉水清澈甘甜,是城内多数百姓的饮用水源。

然而,因夏侯惇率军抵达,兵马践踏导致水源一度中断。

待大军修缮城池后,水源才得以恢复。

身为全军主帅,夏侯惇自然优先享用此水。

原本不过是小的后勤隐患,却让他隐约察觉到些许异常。

等他到达水源附近,一眼望去,眉头就不由自主地抽动。

水中漂浮着几具腐烂的尸体,不知死了多久。

“来人,将尸首打捞上来,查明身份。”

夏侯惇下令道。

“将军,是进山狩猎的农户,但身上有刀伤。”

刀痕?

夏侯惇强忍着刺鼻的气息瞄了一眼。

确实有。

他又仔细端详了几人的情况。

突然,一个细微之处引起了他的警觉。

一名农夫背部留有箭伤。

典型的军用弓箭造成的伤害!

他瞳孔骤然收缩。

这几个人要么是被士兵杀害,要么曾是军人。

“抬回去焚毁,封锁这片区域,贴告示于城中,此地的水暂不可饮用。”

“遵命。”

回到城内。

夏侯惇心中总有些忐忑。

尽管只是一些尸体和腹痛问题。

但联系近期军营状况,他不禁感到头皮发麻。

“速召全军,彻查所有水源。”

部署完毕后,

他又急忙起草第二份军情急报,

让人火速送往襄阳。

……

襄阳。

中军大帐里。

曹操正与群臣商议要事。

文官武将齐聚,除了在外征战或驻守各地的,几乎无一缺席。

文臣之中,多了个新面孔。

这人长相丑陋,体态臃肿。

除了贾诩,其他谋士对他避之不及。

毕竟世家子弟,对外貌颇为看重。

况且他还自称“凤雏”。

什么意思?难不成你和诸葛亮一样,也是个绝世天才?

那我们这些人算什么,废物吗?

文人间本来就互相轻视,这些出身名门的文人更显傲气。

因此从不正眼看庞统。

对此,

庞统毫不在意,甚至带着些许鄙夷。

他早己下定决心,待曹军落败后,会让这些人见识一下何为真正的智谋。

他仿佛觉得,世间唯有自己清醒。

“报!”

就在帐内氛围渐浓之际,一名传令兵急匆匆闯入,单膝跪地。

“夏侯惇将军急报!”

“是元让的消息吧,定是攻下了江陵城。

快呈上来。”

曹操挥了挥手,身边的许褚立刻上前接过军报,递至曹操手中。

曹操急忙展开阅读。

看得越久,眉间越是凝重。

军报传来,大军虽己攻占江陵,但局势依旧充满挑战。

然而,最令曹操焦虑的是刘备。

“为什么这刘备总能化险为夷?”

“就在眼皮子底下,又让他溜了。”

砰!

曹操一拳砸在桌案上,吓得旁人纷纷回头。

众人面面相觑,不明所以,不明白曹操为何大发雷霆。

是为了刘备?

这似乎没有必要。

毕竟此刻的刘备己是落魄之徒,值得如此动怒吗?

可谁也不敢多问,倒是程昱思索片刻,拱手问道:“丞相,有何烦心事?”

“你自己看吧。”

曹操将军报甩给程昱,程昱打开,下意识地朗声读了起来。

可才读几句,就急忙停住,呆立当场,不知该如何应对。

“仲德,说说你的看法。”

陈群等人也十分好奇,这是何等消息,竟让丞相与程昱如此震惊?

几人传阅之后,脸色皆有变化,最后递到了庞统手上。

他匆匆瞥了一眼,随即低头,眼中闪过一抹欣喜。

天佑皇叔,天佑大汉。

几位武将也凑近瞧了瞧,却没看出个端倪。

张辽抱拳问道:“不过是江水泛滥罢了,何须丞相如此忧心?”

“程昱,你来说说。”

曹操摆手,示意程昱回答。

“是,主公。”

程昱长叹一声,转向众人说道:“昔日高祖皇帝斩白蛇起义,凝聚民心,被视为赤帝子。”

“此乃顺应民意,亦为大义之举。”

“刘备最擅笼络人心,以仁义闻名,断不会错过这般良机。”

“主公担忧刘备借此事再度崛起。”

原来如此。

听完程昱的解释,诸将恍然大悟。

原本,丞相对刘备就怀有戒心。

如今,敌人竟因意外收获而处境好转,丞相岂会高兴?

对此,众人无言以对,唯有默然。

倒是陈群神情微变,上前几步说道:“丞相,之前有过传闻,说有一位襄阳名士在丞相府内,要不请他现身,让我们请教一二?”

众人听罢,眼睛顿时一亮,齐刷刷地望向了曹操。

咦?

曹操皱眉,扫视了一圈群臣。

心里颇感无奈。

没想到过了这么久,这些人依然对这事儿念念不忘。

“不过是些闲话,不可轻信。”

“根本没人,以后别再提了。”

曹操首接否决了三次。

陈群听完,微微一笑,恭敬地退到了一边。

对啊。

肯定是有这么个人,只是丞相不愿意明说罢了。

大家心里既好奇又无奈。

“报……”

这时,另一名传令兵匆匆跑进来,高声喊道:“夏侯惇将军紧急军报!”

刚才刚送来一封,现在又来一封?

难道有什么大事发生了?

众人瞬间紧张起来,急忙把目光投向了传令兵手中的竹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