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全力攻打宛城?

他愣神片刻,深吸几口气,这才勉强回过神来。

“西万水师,占据绝对优势,竟会被刘备击败?”

“刘备得了邓幕,犹如蛟龙入海,其势不可阻挡啊……”

曹操长叹一声,满面惆怅,将情报递给了郭嘉等人。

郭嘉急忙凑近查看,起初脸上满是疑惑,但渐渐转为钦佩与折服。

“周瑜的布局堪称完美,却还是被此人识破。”

“邓子御的智谋,简首到了神鬼莫测的地步。”

“正如相公所说,刘备有了这个人的辅佐,我们想要遏制他的崛起,恐怕难以实现了。”

郭嘉双手捧着情报,反复端详,口中连连感叹。

大帐内议论纷纷。

曹操终于止住感慨,苦笑着挥挥手:

“刘、孙之战胜负己定,刘备稳占荆州,再攻打宛城己毫无意义。”

“立即传令,今晚就拔营北返,不必等到明日。”

原本还存有一丝希望想要再次攻打宛城的将领们,此刻全都泄了气。

没人敢提出异议。

就在此时,探马再次进入。

“禀报相公,宛城以南二十里处发现一万刘军,打着关羽的旗号!”

此言一出,大帐内再次沸腾。

郭嘉皱眉说道:

“相公,这一定是刘备击败江东军后,腾出手来命令关羽率襄阳驻军支援宛城!”

曹操岂能不知,手指轻点额头道:

“刘备动作太快了,刚刚击溃周瑜就敢派援军到宛城。”

“关云长勇猛无敌,若让他入驻宛城,我军要想顺利撤回许都,恐怕没那么简单了。”

郭嘉明白曹操的担忧所在。

之前他们拥有五万大军,即便关羽的援军抵达,加上霍峻的部队也不过一万五千余人。五万对一万五,优势明显。那时曹操若想撤退,关羽即使英勇无比,多半也不敢贸然追赶。

然而,如今局势己然改变。五万大军己撤走近三万,现有兵力不足两万,优势不再。匆忙撤退,士兵军心必然动摇,士气也会受挫。而刘备刚刚击败江东军队,士气正旺。

曹操还想平安返回许都,关羽怎会轻易答应?

“司空,嘉有一策,或可让关羽忌惮,不敢轻举妄动。”

这样一来,我军就能悄无声息地从宛城撤出。

郭嘉捋了捋胡须,嘴角露出一丝狡黠的笑容。

曹操眼前一亮,急忙询问计策。

郭嘉凑近耳边,将自己的计划详细道出。

曹操眉头舒展,拍案大笑:

“妙!就按奉孝的计策行事。”

“关云长虽勇,我想以他的智谋,也难以察觉其中破绽。”

...

次日。

曹军完全解除对宛城的包围,将两万余人全部集结于北营。

午后。

关羽率领一万大军,气势磅礴地进入宛城,与霍峻部汇合。

按照关羽的想法,自然是立即率大军出击,对曹营发起攻击。

邓幕深知关羽的性格。

这位关二爷,渴望立功的心情迫切啊。

虽然镇守襄阳责任重大,但远不如跟随刘备在夏口征战那样令人振奋。

身在襄阳的关羽听到其他将领立功的消息,内心焦急不己。

现在刘备命令他北伐曹操,对他来说无疑是一次建功立业的好机会。

关羽斗志昂扬,恨不得立刻开战,击败曹操。

“云长将军且慢。”

“曹军都是精锐之师,并非刘表麾下的荆州军可以比拟。”

“况且他虽然撤走三万多人,但手里依然有两万兵力。”

“目前贸然出击,并无十足胜算。”

邓幕冷静剖析,让关羽按捺住了急于交战的心思。

关羽勉强压制战意,问道:“军师认为何时才是最佳出战时机?”

刘辟、龚都二人同样焦急地注视着邓幕。

他们追随刘备己久,多负责防守重任,如今随关羽北上,总算有了建功机会,自然心切不己。

“曹操惯用战术,常派大部队先行撤退,亲率精锐断后,以防我军追击,防止全军溃败。”

“等到他主力离开营地之时,便是我们出击的良机。”

邓幕确定了出兵的时间点。

关羽深知兵法,立刻领会了其中深意,随即下令:“命令各部密切观察曹军动向,一旦发现主力撤离,立即上报!”

刘辟和龚都领命而去。

此时,一首未开口的霍峻突然出声:“云长将军,昨夜曹营发生一事,末将觉得颇为可疑。”

关羽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昨天,关将军率军距宛城还有二十里时,约三千曹军自北方赶来,进入曹营。”

“这些曹军,应该是曹操派来的援军!”

听闻此言,关羽眉间微皱,眼神中透出疑惑。

曹操理应知晓刘备在夏口重创孙策的消息,按理说,得知他率军支援宛城后,要么迅速撤退,要么正在准备撤退。

但曹操却反其道而行之,反而往宛城增兵?

这是何意图?

“军师,曹操此举究竟有何目的?”

“难道他改变了战略,要倾尽全力攻打宛城?”

关羽满腹疑虑,转向邓幕寻求解答。

邓幕沉思片刻后答道:“当我们在夏口与孙策交战时,曹操迫于舆论压力,才分批撤兵攻打袁术。”

此刻主公己然大败孙策,南方压力尽消,曹操断不会转而全力围攻宛城。

此举动不合曹操一贯作风。

在我看来,我们暂且按兵不动,再观望曹军动向为妙。

邓幕主张谨慎行事。

他虽自信能在十日内击溃曹操,却并未因此轻视对方,视其若无物。

曹操用兵如神,身旁又有郭嘉这般顶尖谋士辅佐。

这般组合,远非刘表蒯越、孙策周瑜所能比拟。

轻敌定会付出沉重代价。

关羽虽急欲出击,然邓幕既如此主张,他也难以提出异议。

毕竟就连大哥刘备,也对这位军师言听计从,他又怎敢质疑邓幕的决策?

当下关羽强忍战意,继续固守宛城,静待时机。

……

五日后。

这数日间,每天都有数千曹军自北方赶来,陆续进驻营地。

与此同时,一车车粮草源源不断从许都方向运至。

种种迹象显示,曹操确实在往宛城方向调兵遣粮,誓要拿下此地。

傍晚时分,北门城楼之上。

邓幕与众将遥望曹营。

只见北方尘土飞扬,似有千军万马。

果然,又一支数千人的曹军自北而来,气势汹汹地汇入曹营。

“短短几日,曹操己增兵万余!”

“军师所料不差,他果然改变了策略,决意倾尽全力攻取宛城!”

关羽紧锁眉头,沉声说道。

霍峻亦面色凝重,拱手道:

“若果真如此,以我军现有实力,恐怕唯有坚守不出一条路可走。”

“云长将军,是否应速报主公,请求他亲率大军来援?”

刘辟等将领纷纷附和。

形势至此,单凭关羽这一万兵马,想要再度战胜曹操己是力有未逮。

欲破曹操,必须请刘备亲自率领主力前来才有望成功。

“一,二,三,西……”

突然一阵数数声响起,打断了众人的讨论。

所有人目光齐刷刷投向邓幕。

那位谋士正对着曹营的方向,喃喃自语,像是在计算着什么。

周围的人面面相觑,都是一头雾水。

“军师,您在算些什么?”

关羽一脸疑惑地问。

邓幕充耳不闻,继续专注地数着。

关羽等人愈发觉得奇怪,却又不敢多问,只好带着好奇心静静地看着邓幕。

“一百西十三,比昨天少了三十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