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野心不小

邓幕在震惊过后立刻看穿了孙策的意图。

刘备顿时醒悟,面露愧色,自责道:

“备本是出于好意,想换回子敬你的家人,让你无后顾之忧,助我复兴汉室。”

“却不料此举激怒了孙策,连累了你家人的性命。”

“子敬,备对不住你。”

鲁肃擦去眼泪,努力平复情绪。

“是孙策喜怒无常,性情暴虐!”

“他们要拿我当作败仗的替罪羊,挽回自己的颜面。”

“我家人的遭遇全因孙策与周瑜,与使君无干!”

鲁肃悲愤地说完,深吸一口气,向刘备深深行礼:

“肃多谢使君提携,今日幡然醒悟,愿归顺使君!”

“肃愿充当前锋,助使君攻下江东,必杀孙策与周瑜!”

鲁肃投降了。

不仅投降,还怀揣着满腔仇恨,决心与孙策势不两立。

“子敬请起。”

刘备连忙扶起鲁肃。

看到大才投奔,老刘心中自然欢喜,但想起鲁肃的家人皆被孙策杀害,心中又满是歉意,高兴不起来。

“主公,我对柴桑的防御,江东军的部署一清二楚。”

鲁肃提及,孙策与周瑜手下多名淮南将领,例如蒋钦、丁奉等,都是他向孙策推荐的。

他建议暗中写信劝这些将领投靠主公,作为内应。

请主公立刻率军顺流东进,他必定助主公攻下柴桑,打开通往江东的道路。

鲁肃迫切希望刘备立即出兵对付孙策和江东。

刘备看着邓幕,有些犹豫。

眼下夏口之战刚结束,军队还没休整,立刻攻打柴桑显得太仓促。

而且之前与邓幕约定的是先去宛城教训曹操。

既然现在鲁肃己归降,形势变化,咱们也该灵活应对。

主公可以继续驻扎夏口,做好随时进攻柴桑的准备。

宛城那边,可以让关羽率军前往,我单独去与他会合对付曹操。

十天之内,我一定击败曹操,前来与主公汇合。

到时候我们一起顺流东下,首取柴桑!

邓幕迅速调整策略,为刘备制定了新计划。

声称十天内击溃曹操。

这话听着真是大胆。

原本愤怒的鲁肃也被邓幕的豪言震惊。

曹操用兵如神,比孙策更强大。

荀彧、郭嘉等人的智慧也在周瑜之上。

听说曹操在宛城有近五万大军,邓幕真的能在十天内打败曹操?

鲁肃坦率地说出了对曹操实力的担忧。

刘备一听,也忍不住问:

子御,关羽北上宛城最多只能带一万多人。

加上霍峻的五千人马,总兵力不到两万。

你真认为这两万人能在十天内击败曹操?

邓幕微微一笑,反问:

主公,我什么时候说过话不算数?

刘备心里一惊。

回想一路以来,无论多么以少胜多,邓幕总是谋无失策,从未失败。

即使这次面对实力远超刘表和孙策的曹操,想必也不在话下。

刘备满心欢喜地道:

“军师智计超群,既然定下十日破曹,那必然可以做到。”

“我和子敬就留在夏口,静候军师凯旋而归。”

宛城。

“这位霍峻,确实是个难得的人才。”

“刘备是如何寻觅到这样的人才,并且敢于委以重任……”

曹操望着屹立不倒的宛城,虽有几分不甘,却也不得不佩服。

他率领五万大军围攻宛城,己经将近一个月。

原本以为宛城兵力不过五千,守将霍峻更是毫不起眼,认为攻下宛城轻而易举。

谁知强攻一月,用尽各种方法,却依然无法撼动宛城分毫。

这时曹操才明白,自己碰到了硬茬。

“听说刘备攻下襄阳后,邓幕推荐了不少默默无闻的隐士,刘备全都委以重任。”

“这霍峻想必也是邓幕推荐的。”

郭嘉分析道。

“邓幕推荐?”

曹操眼中闪过一丝异样,随即感叹:

“没料到邓幕不仅足智多谋,还是个识人之才。”

“刘备得到此人,真是福气。”

曹操话语间,掩饰不住对刘备的羡慕之情。

嫉妒了很久之后,曹操才收起感慨,问:“子孝他们的军队现在到哪儿了?”

“预计子孝将军的部队己经越过颍川,目前正沿着汝水往南行进,进入汝南境内。”

“至于妙才将军的部队,应该也己经经过许都了。”

郭嘉一一回答。

曹操再次看了一眼宛城,无奈地扬起马鞭:

“刘备这一手布局,算是抓住了我的要害。”

“明天我们也要拔营返回北方,去对付袁术了。”

“再不动手,朝廷的威严就要彻底崩塌了。”

曹操颇为苦恼。

半个月前,刘备上书天子,请求曹操率军讨伐篡国的逆贼袁术。

随后许都又传出谣言,说他也想效仿袁术,废除汉室自立为王,妄图登基称帝。

又传来消息,说是袁绍听闻袁术称帝,勃然大怒,打算发兵穿越自己的领地,去攻打那个逆贼袁术。

一时之间,众人的指责都集中到了他这个汉朝司空身上,让他成了众矢之的。

曹操虽然知道这是刘备的计谋,但也只能忍气吞声,决定从南阳撤兵,转而攻打袁术。

没办法,谁叫他打着天子的旗号号令诸侯呢。

天下的忠汉之士都在注视着他。

放过袁术这个篡位的逆贼不去讨伐,反而去攻打刘备这个汉室宗亲,天下人会怎么看他?

宛城打不下来,民心又失,真是里外不是人,得不偿失啊。

所以在十天前,曹操就己经下令,各路军队分批返回北方。

现在围攻宛城的曹军,实际人数只剩下两万多人。

最后一次攻城失败后,曹操彻底放弃了攻占宛城的想法,命令鸣金收兵。

锣声响起,曹军缓缓撤退。

中军大帐内。

曹操一边喝闷酒,一边和郭嘉等人商议第二天拔营北归的事宜。

“刘备和孙策在夏口一带对峙,己经两个多月了。”

“刘备有荆州作为后盾,孙策则有水军的优势,这两家可以说是势均力敌。”

“依我看,他们这样的僵持,没有半年的时间,是分不出输赢的,恐怕不会轻易结束。”

“如果我们讨伐袁术顺利的话,说不定能趁着胜利的余威,再次围攻宛城。”

“或许还能与孙策联手,将刘备的崛起扼杀在萌芽阶段。”

郭嘉见曹操情绪不佳,便笑着安慰道。

曹操的脸色这才稍显好转,目光落在地图上的夏口位置,嘴角微微上扬。

“奉孝说得对,那小霸王可不是刘表那种固守一方的贼人可以比拟的。”

“我看这小子野心不小,这一仗,怕是不拿下荆州,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也好,就让他们继续纠缠下去,等我收拾完袁——”

话还没说完。

典韦匆匆进帐,呈上一道帛书。

“禀司空,夏口紧急军报!”

“刘备击败了周瑜,重创江东水军!”

“周瑜中箭受伤,率领不到一万残兵,逃回柴桑!”

大帐之中,顿时一片喧哗。

曹营的文武群臣无不面露惊恐之色。

“啪!”

曹操摔碎手中的杯子,猛然站起,一把从典韦手中抢过那卷帛书。

“黄盖诈降之事被邓幕察觉,周瑜火攻之计失败,反而被刘备火烧,西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

“黄盖被杀,蒯越被杀,刘琮被杀,陈武被杀……”

这一幕幕令人胆寒的战事经过,每一字都如炸雷般在曹操耳边炸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