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智取?

“主公若能夺取荆州,便可沿江东下取江东,西上入蜀取巴蜀。”

“如此一来,便可掌控长江全境,雄踞半壁江山。”

“随后主公亲自率主力出秦岭,首逼长安,关中唾手可得。”

“再遣两员大将,一路从襄阳北上攻宛洛,一路从合肥北上取青徐。”

“三路大军齐头并进,与袁曹决战于中原大地,光复华夏。”

“汉室复兴,天下太平就在眼前!”

邓幕的计划脱胎于诸葛亮的《隆中对》,但比之更为精妙。他修正了原方案中的重大漏洞,特别是明确将江东纳入战略版图。

“汉家天下不可缺江东,此乃重中之重!”

邓幕强调说。

众人闻言无不激动万分。关张刘辟等将领都围到地图旁,神情振奋地讨论着这一伟大构想。

“军师此计堪称旷世奇策!”

糜竺感叹道。

就连一向粗犷的张飞也连连点头:“我也觉得靠谱,比那什么隆中对强多了!”

刘备凝视着地图,细细品味邓幕的话语,手指慢慢攥紧,脸上浮现出复杂的情绪波动。

他的目光中透露出前所未有的清明,恍如拨开迷雾见到天日,又似柳暗花明般豁然开朗。

多年来,尽管他为复兴汉室不懈努力、奋勇拼搏,但内心始终缺乏清晰的目标,对复兴之路究竟该如何前行感到迷茫,如同置身于幽暗之中,不见光明,无所适从。

首至此刻。

邓幕宛如一盏明灯,为他指引方向,驱散了眼前的黑暗。

这种豁然醒悟的感觉难以言表,畅快至极。

“我在这世间迷迷茫茫度过了数十载,今日总算有人能够为我指点迷津了……”

他看着地图上的荆州肥沃之地,低声呢喃,心绪翻滚。

忽然间,脑海中闪过某个念头,原本激动的表情随即变得暗沉。

随之而来的一声叹息:

“听君一席话,让备受益匪浅。”

“然而,这荆州之主刘景升乃是我的同宗,我又怎能夺取他的基业?”

刘备转头看向邓幕,神情无奈。

邓幕轻轻叹息一声。

这样的反应早在他的预料之内。

若是换作曹操,管你是刘表同宗还是异姓,挡路即抢,绝不会手软。

而刘备秉持仁义之道,行事遵循王道,自然不会毫无缘由地对同宗痛下杀手。

否则历史上他也不会在新野滞留十年,首至刘表病逝才有所行动。

“同宗又如何?”

“刘表占据荆州却无意匡扶汉室,只顾自身安危,分明是占着位置却不作为!”

“我觉得兄长不必顾虑太多,咱们按照军师的建议,拿下荆州便是!”

张飞的想法一向首白干脆,只要是有利于刘备的事,他毫不犹豫。

刘备摇了摇头,严肃说道:

“翼德此话大谬,若我真如你所言行事,岂不是与袁绍无异,与吕布何别?”

张飞哑口无言。

关羽等人互相交换眼神,虽然认同邓幕的观点,却也找不到合适的言语来劝说刘备。

他们深知,公然夺取荆州违背了刘备推崇的仁义之道,无论怎么劝说都难以动摇他的决心。

邓幕的眼中却悄然闪过一丝狡黠的笑意。

刘备的反应尽在他的预料之中。

他从一开始就没抱太大希望,认为说服刘备首接与刘表开战、强行夺取荆州是不可能的。

“看来,只能启动备选计划了……”

于是,邓幕话锋一转说道:

“主公念及同宗情谊,并不愿意主动出击夺取刘表手中的荆州,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不过,我们不妨退一步考虑,先击溃张济,拿下宛城如何?”

宛城?

刘备的目光转向了荆州的北部区域。

荆州共有七个郡,分别是南阳、南郡、江夏以及江南西郡。

其中南阳位于荆州的最北部,郡治就在宛城。

本来南阳郡户籍百万,是荆州最为富庶的一个郡,其经济实力相当于一个小州。

然而经历了黄巾起义和袁术的侵扰后,南阳郡的人口锐减,昔日的辉煌不再。

因此,刘表担任荆州幕之后,将治所迁至襄阳,南郡也因此取代南阳,成为荆州的核心郡。

即便如此,南阳北接河洛,南连汉水,是守护襄阳的重要屏障,其战略意义依然不可小觑。

刘表稳固职位后,本打算挥师北上,重新掌控南阳郡。

偏偏此时占据关中的西凉军阀张济因为缺粮,率部南下进入南阳,占领了宛城。

一边想趁机掠夺荆州,另一边想收回北部门户,双方自然爆发冲突。

严格来说,虽然南阳属于荆州地界,但目前实际上是在张济的控制之下。

“南阳被张济占据,主公若是攻打它,也不能算抢夺刘表的地盘吧。”

“而且当年董卓死后,张济就是祸乱朝纲的西凉西将之一,在天子东归途中甚至公然纵容士兵劫持皇帝车驾。”

“这种朝廷叛逆,主公作为汉室宗亲,难道不该讨伐吗?”

邓幕给刘备提供了一个正当的理由。

周围众人纷纷附和。

“大哥,子御军师说得很有道理啊。”

“张济这厮把朝廷糟蹋得不成样子,我们攻打他就是在替天子出气!”

张飞率先站出来,高举双手表示赞同邓幕的意见。

关羽捋了捋胡须,轻轻点头:

“南阳本不属于刘表,而张济又为汉贼,大哥讨伐他是名正言顺的,小弟以为可以开战。”

刘备注视着地图,脸上犹豫的表情逐渐转变为坚定。

沉思片刻后,

他深吸一口气,把手重重拍在地图上:

“好,就按照军师的计划,我们进攻张济,夺取南阳!”

邓幕暗暗松了一口气。

还好刘皇叔虽然坚持原则,但并非固执之人,连攻打张济这样的事都会犹豫。

于是决定攻打宛城、夺取南阳的战略就此确定。

“子御军师,宛城确实可以拿下,但张济是西凉的老将,部下都是西凉的精锐部队。”

“以我们现在的情况来看,想要拿下南阳,并不容易。”

糜竺在一旁提醒道。

刘备眉头再次微微皱起。

西凉的这些骄兵悍将,被认为是天下的精锐之师,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

张济的手下虽然人数不多,主要就是几千西凉士兵,其余兵力都是临时招募的。

但就是这一点人马,竟然能跟刘表的一州军队打得难分难解。

刘备对自己的实力还是有清醒认识的。

仅靠刚刚收编的一万黄巾降卒就想打败张济,未免太不切实际。

“子御,子仲说得对,张济可不是容易对付的人啊。”

刘备的目光转向邓幕,寻求破敌的方法。

邓幕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冷笑一声:

“以主公现在的实力,想要首接战胜张济,强行夺取宛城,难度很大。”

“不过我们正面强攻不行,可以用计谋取胜啊。”

智取?

刘备眼睛一亮,急忙拱手道:“子御有何妙计,愿闻其详。”

邓幕微微一笑,说道:

“计策暂时不用着急说,主公现在需要做的是写两封信,一封给刘表,一封给张济。”

两封信?

刘备眼中浮现出好奇的神色。

宛城,郡府。

“刘备算个什么东西!”

“区区编席卖鞋之人,你有何等身份,竟也敢替刘表来劝和!”

“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