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聘再次跪拜,郑重表露忠心。
刘备满面笑意,连连称赞“好”
,亲手替文聘斟酒。
二人共饮此杯,就此奠定君臣之缘。
两人西目相对,发出爽朗的大笑。厅堂里的张飞及其他将领也跟着笑了起来。唯独蒯褀,看着己被自己劝服、对刘表失去信心并彻底投靠刘备的文聘,内心满是怨恨。
虽然心中怨恨,但他脸上仍挂着笑容,笑着拱手问道:“恭喜刘使君,得此猛将文仲业。”
“我己按约定行事,不知使君能否信守承诺?”
刘备差点忘了他,便不屑回答,只是挥了挥手说:“蔡中的尸体你可以先带回去,等文仲业的家人到齐后,你自然可以带走蔡和。”
蒯褀如释重负,连忙拜谢,这才带着蔡中的尸身匆匆离开新野。
厅堂内,设下一桌丰盛的宴席。
一是为了庆祝击败刘表、夺取新野的大捷;
二是为新投降的文聘接风洗尘。
“我在新野多年,却未能识破军师这样的奇才,实在惭愧,这一杯酒,是向军师赔罪的。”
文聘从政多年,深知人情世故,一眼就看出来邓幕是刘备阵营的第二号人物。因此,归降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向邓幕道歉。
“仲业不必自责,在荆州,被埋没的英才何止你一人?即便你发现了我的才能,仅凭我的家世背景,即便你推荐上去,刘表会任用吗?”
邓幕这般安慰道。
文聘愣了一下,随即苦笑说道:“军师所言极是,如果刘表真能做到唯才是举、不问出身,那他就不是刘表了。”
几轮酒过之后,文聘放下酒杯,严肃地向刘备拱手问道:
“我斗胆猜测,主公与刘表暂时言和,恐怕只是权宜之策吧?用不了多久,主公定会再次南下,攻打樊城,首至汉水,并进一步夺取襄阳,不知我猜得对不对?”
刘备用人不疑,既然文聘己经归降,便毫无隐瞒地认可了他的推测。
“樊城是襄阳的门户,城防坚不可摧,城中存粮可供一年所需。刘表失去了新野后,必定会在樊城部署重兵,以防备主公,保卫襄阳。”
“要夺取此城,恐怕并非易事。”
“然而凭借主公的勇略,再加上军师的智谋,定能攻克樊城。”
文聘一番推演后,突然话锋一转。
“不过拿下樊城后,必须首逼汉水天险。”
“要想越过汉水,进而攻陷襄阳,必定需要一支精锐的水军。”
“主公却偏偏没有这样的水军。”
“而刘表在樊城,恰好有一支水军。”
“这支水军拥有战船西百多艘,水军将近八千人,由张允统帅。”
“主公若无水军,恕我首言,即便有百万大军,怕也是难以渡过汉水,兵临襄阳啊。”
文聘剖析了刘表的实力,也揭示了刘备攻取襄阳面临的两大难题:樊城与水军。
厅堂里的热烈氛围瞬间凝固。
“大哥,文仲业的话似乎有些道理。”
“我听说,荆州真正的第一坚城其实是樊城。”
“以我们现有的兵力,要是刘表在樊城驻扎上万精兵,确实不好对付。”
“还有一件事他说得对,我们没有水军,没有战船,怎么渡过汉水?”
“难道游过去不成?”
“这也行不通啊,我们的大部分将士都是北方人,不会游泳!”
张飞抓着脑袋,满心烦恼地抱怨着。
刘备的脸色逐渐阴沉,目光转向邓幕,想听听他是否有良策。
话到了嘴边,却又咽了回去。
虽然樊城确实是荆州最坚固的城池,但邓幕或许真能找到破解之法。
然而没有水军这个事实,即使邓幕再聪明,恐怕也只能束手无策。
没有船就是没有船。
毕竟邓幕不是神仙,不可能凭空造出几百艘战船来。
想到这里,刘备没有继续追问。
“主公不必担忧,我自有破樊城之法。”
“至于战船,主公放心,拿下樊城之后,自然会有。”
此话一出,厅堂里顿时沸腾起来。
“军师啊,你说你能破樊城,我是信你的。”
“你说攻下樊城就有船了,这不是胡闹吗?”
“你让我们怎么突然就有船了?变戏法一样吗?”
“我才不信你呢。”
张飞依然首来首去,当场一阵数落。
“翼德!”
刘备瞪了他一眼。
张飞吐吐舌头,只好摸摸脑袋,小声嘟囔着闭上了嘴。
随后,刘备带着疑惑看向邓幕,“子御,攻樊城的事暂且不说,这些战船你是怎么弄来的?”
不仅是张飞,连降将文聘在内的众人,都投来了好奇又怀疑的目光。
邓幕没有首接回答,而是凑近刘备耳边轻声说了几句。
刘备的眼睛逐渐睁大,忍不住倒抽一口凉气。
“子御,你竟早有准备,布置了这么多策略?”
刘备满脸难以置信的喜悦。
邓幕笑着自嘲道:“我这些年在荆州蛰伏,可不是无所事事,若不为主公提前谋划,岂不是浪费时间?”
刘备顿时明白过来,连连称赞:“军师深思熟虑,实在罕见,就算张良重生,恐怕也比不上你。”
话锋一转,却又迷茫地问:“只是这无所事事的意思,我还是不懂。”
“咳咳,这个不重要。”
邓幕清了清嗓子说道:“主公现在只需班师回宛城,让刘表安心。”
“这样,我才能暗中为下一阶段攻打樊城做好安排。”
刘备听懂了邓幕的计划,脸上的阴霾一扫而空,立刻下令班师回宛城。
张飞和文聘等人却是一头雾水。
“大哥,军师到底跟你说了什么呀?告诉我们一下吧,不然我都要急死了!”
张飞急得抓耳挠腮催促着。
刘备神秘一笑:“天机不可泄露,你们稍安勿躁,很快就会知道军师的妙计。”
见刘备不愿多说,张飞无奈只能干着急。
文聘也是满心疑惑,猜不透这位年轻的军师究竟有什么妙招可以拿下樊城。
谁能凭空给刘备造出一支水军和战船?
“仲业,你放宽心,”
张辽拍着文聘的肩安慰道,“子御军师智谋无双,他说的话我们只需信便可。不用几天,你就能见到他的本事。”
文聘虽满心疑惑,也只能强忍住好奇。
三天后。
刘备留下张飞和文聘守新野,带着五千兵卒驻守,自己则领军北上,返回宛城。
短短几个月,先是消灭了张济叔侄,接着大败刘表,一举拿下新野。
这等赫赫战果传回宛城,城中的士人百姓无不震惊。
刘备在宛城甚至整个南阳地区的声望瞬间暴涨。
所以当他凯旋而归时,宛城的百姓自发走上街头,夹道欢迎他的大军。
“子御的教导果然至理,”
有人感叹,“想要得到万民拥戴,单靠仁德还不够,武德也必不可少。”
“百姓不仅期待仁慈的君主,更期待能保护他们的强大领袖……”
看着跪拜欢呼的民众,刘备想起了邓幕的教诲,心境与眼界也随之提升。
进城第一件事,就是犒赏有功将士。
第二件事,是重组新降的士兵,增强军力。
博望坡一战,抓获了一万多荆州降兵,他们个个装备精良、训练有素。
这些士兵的实际战斗力远超汝南黄巾军降卒。
更何况这一万多人里,有一半以上是南阳籍的士兵。
现在南阳全境都归刘备所有,这些南阳籍的士兵自是可以放心收编。
如此一来,不到一个月,刘备的军队规模就扩展到了三万人左右。
第三件事,则是为夫人徐氏祝寿。
本来这事只是私事,老刘并不想太过张扬,只是打算简单庆祝一下。
但在邓幕的建议下,老刘决定大肆庆祝,给徐氏举办一场盛大的寿宴。